分享

诗人隐居山林,这首七绝写景如画,让人心神荡漾

 江山携手 2019-12-14

古中有很多描写秋夜的作品,比如韦应物的“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格调古朴雅致、安闲恬淡;还有钱起的“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对比鲜明,运思入妙。

当年的曹孟德看见秋夜明朗额圆月,也曾感叹,“月明星稀,鸟鹊南飞。”可见诗人们很容易触景生情,抒发感慨。下面这首诗的名不经传,但笔下的秋景却别具一格,很值得细读。

山间秋夜

宋代:真山民

夜色秋光共一阑,饱收风露入脾肝。虚檐立尽梧桐影,络纬数声山月寒。

真山民,生卒年不详,姓名及出生地亦不详。他是宋末的遗民,曾为进士,为逃避世俗,隐姓埋名,故自称山民。此人销声匿迹,其诗源出晚唐,而安命委时,无一怨尤语。的志操识量,别人均不可及,为宋代遗民之第一流。

诗人平时深居简出,不过生活却自给自足。他在幽静的山林里独居茅屋,房前桃李芬芳,屋后清溪潺潺,时有莺雀于枝头欢唱,鸥鹭在溪中栖息。

诗人却从不打扰它们,有时还长时间地注视着,久而久之,山间的花鸟虫鱼、飞禽走兽似乎也与他成为挚友,他沉醉于这种闲适无忧的生活,更在大自然中物我两忘。

日月轮转,季节更换,转眼间夏去秋来,山野里更是凉爽无比。一天傍晚,诗人用膳完毕外出散步。他独自走在林荫小道上,一阵山风拂过,周围野花散发出阵阵幽香。再往远处眺望,天边浮现出一片片灿烂的晚霞。

不过很快天色就黯淡下来,刚开始还是淡淡的氤氲,接下来整个山林都笼罩在烟雾之中,直到一轮玉盘慢慢升起,月光如水,也如同泼墨渲染,整个秋林又沐浴在温柔的月色下。诗人不禁口占一句,“夜色秋光共一阑”。

秋夜的景色美不胜收,诗人只用七个字就加以概括,描绘出空无一人、寂静虚寒的深秋夜景。自古以来,描写秋夜的诗作数不胜数,稍不当心就容易落入俗套,不过次句“饱收风露入脾肝”弥补了这个缺陷。

风露,指秋风与白露;脾肝,指脾脏和肝脏,这里指腹中的意思。胸腹饱收风露的凉意,没有任何矫揉造作,只想与秋夜、秋山以及周围景物融为一体的愿望,也使读者领会到寂静而幽深的秋夜气氛。

诗人来到一座废弃的空屋旁稍作休息,只见旁边杂生了各种树木,几棵梧桐树利用它们高大的身躯占据了很大地方,也在月光下留下了婆娑的影子。诗人立在檐下,再次感受到秋夜的凉爽,继续吟出后两句,“虚檐立尽梧桐影,络纬数声山月寒。”

虚檐,此处指空屋;络纬,就是蟋蟀。化用柳宗元的“欻乃一声山水绿”句,静寂的夜晚,突然传来三两声蟋蟀的鸣叫,令人感到秋林寂静,山月添寒。

远处云杉高耸,近处泉水汩汩,周围还有柔软的青草、长满青苔的石块,诗人虽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却极其喜爱这里的草木和清泉。秋林的夜色美妙,富于变幻,诗人隐居山林,这首七绝写景如画,让人心神荡漾。远离尘嚣、没有烦恼,却有朦胧的月亮对着他微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