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宗 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讳厚照,孝宗长子也。母孝康敬皇后。(明孝宗张皇后(1470年-1541年),河北兴济人,父为国子监生张峦,母金氏。成化二十三年二月,张氏选立为太子妃;十月,立为皇后。孝宗笃爱皇后,不立妃嫔,帝后宫中同起居,如民间伉俪。孝宗因为张皇后,颇为优待外戚,追封岳父张峦为昌国公,封妻弟张鹤龄为寿宁侯、张延龄为建昌侯。妻弟嚣张跋扈,言官时常进谏,孝宗努力为之调解。武宗即位后,严厉打击舅舅嚣张行为。武宗无子而终,张太后和首辅杨廷和定策立兴王世子朱厚熜为新君,即嘉靖帝,由此引发了争夺名分的惨烈大议礼。嘉靖获胜后,打击报复张太后,借故杀死其弟,张太后凄凉去世,葬礼被严重减杀。谥号孝康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弘光元年(1645),改谥孝成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弘治五年,立为皇太子。性聪颖,好骑射。 ![]() 十八年(1505年)五月,孝宗崩。千寅,即皇帝位。以明年为正德元年,大赦天下,除弘治十六年以前逋赋。戊申,小王子犯宣府,(宣府即宣府镇,是明初设立的九边镇之一,因镇总兵驻宣化府得名,也有简称"宣镇"者。所辖边墙东起居庸关四海治,西达今山西东北隅阳高县的西洋河,长一千零二十三里。)总兵官张俊败绩。庚戌,太监苗逵监督军务,保国公朱晖为征虏将军,充总兵官,右都御史史琳提督军务,御之。 ![]() ![]() 秋八月甲寅,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丙子,召朱晖等还。 九月甲午,南京地震。丁酉,振陕西饥。 冬十月丙辰,小王子犯甘肃。庚午,葬敬皇帝于泰陵。 十一月甲申,御文华殿日讲。(文华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的汉族宫殿建筑。位于外朝协和门以东,与武英殿东西遥对。文华殿明代是皇太子的东宫,清代为举行经筵的地方。殿后的文渊阁是藏书楼,《四库全书》49000余卷曾收藏于此。因其位于紫禁城东部,并曾一度作为"太子视事之所","五行说"东方属木,色为绿,表示生长,故太子使用的宫殿屋顶覆绿色琉璃瓦。) ![]() 是年,占城、安南入贡。 正德元年(1508)春正月乙酉,享太庙。己丑,大祀天地于南郊。 二月壬子,御经筵。乙丑,耕耤田。 三月甲申,释奠于先师孔子。 夏五月丙申,减苏、杭织造岁币。 六月辛酉,禁吏民奢靡。免陕西被灾税粮。是日,大风雨坏郊坛兽瓦。庚午,谕群臣修省。 秋八月乙卯,复遣内官南京织造。(江宁织造:明、清都在南京设局织造宫廷所需丝织品。明由提督织造太监主管。清初仍旧。顺治时曾由户部差人管理,旋仍归宦官之十三衙门,每年派人。康熙二年(1663),改由内务府派员久任。衔名初称"驻扎江南织造郎中",后改为"江宁织造郎中"(或员外郎)。)戊午,立皇后夏氏。 ![]() 冬十月丁巳,户部尚书韩文帅廷臣请诛乱政内臣马永成等八人,大学士刘健、李东阳、谢迁主之。戊午,韩文等再请,不听。以刘瑾掌司礼监,(其职责为提督太监管理皇城内一切礼仪、刑名及钤束长随、当差、听事各役、关防门茶、催督光禄供应等事。皇帝的最后意见。都要由司礼监秉笔太监用红笔批写在奏章上,称之为“批红”。因此,太监就成了皇帝的代言人。)丘聚、谷大用提督东、西厂,张永督十二团营兼神机营,(明代京军编制。洪武初即设,隶大都督府。十三年(1380年)改隶五军都督府。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分设京师京营和南京京营,规制渐臻完备。)魏彬督三千营,(三千营,明永乐时京军三大营之一,最初以塞外降丁三千骑兵组成。嘉靖年间蒙古骑兵发展到约七万人后改名神枢营。)各据要地。刘健、李东阳、谢迁乞去,健、迁是日致仕。己未,东阳复乞去,不允。壬戌,吏部尚书焦芳兼文渊阁大学士,吏部侍郎王鏊兼翰林学士,入阁预机务。戊辰,停日讲。 ![]() 十一月甲辰,罢韩文。 十二月丁巳,命锦衣卫官点阅给事中。癸酉,除曲阜孔氏田赋。 是年,哈密、乌斯藏入贡。 二年春(1507)正月乙亥朔,日有食之。乙酉,大祀天地于南郊。闰月庚戌,杖给事中艾洪、(艾洪, 滨州(治今山东滨县西北)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授兵科给事中。谏疏多可称赞。正德元年(1506)弹劾中官高凤侄得林钻营欲掌管锦衣卫事,被刘瑾列为奸党,受杖革职。复罚米输送宣府。后起官,终福建左参政。)吕翀chōng、(曾上疏请修明德行,消除灾祸,未被采纳。继又弹劾刘瑾党羽内监韦经贪赃劣迹,以及李兴、王舆盗砍陵木等不法情事。次年冬,刘瑾假传诏旨将大学士刘健、谢迁罢职,朝野上下为之侧目。而吕翀又一再上书抗争,以为"二臣去留,系国家安危",并直陈"且刚正者既去,则柔顺者必进,而遂左右之所欲,祸不可言"的隐忧,均无应报。在此之后两都台省,纷纷疏劾刘瑾罪恶,而刘瑾竟又矫旨逮捕了上书揭发者。吕翀受朝廷杖责后,削职为民。)刘蒨(蒨疏谏曰:“先帝大渐,召阁臣刘健、李东阳、谢迁于榻前,托以陛下。今梓宫未葬,德音犹存,而政事多乖,号令不信。张瑜、刘文泰方药弗慎,致先帝升遐,不即加诛,容其奏辨。中官刘瑯贻害河南,宜按治,仅调之蓟州。户部奏汰冗员,兵部奏革传奉,疏皆报罢。夫先帝留健等辅陛下乃近日批答章奏以恩侵法以私掩公是阁臣不得与闻而左右近习阴有干预矣。愿遵遗命,信老成,政无大小,悉咨内阁,庶事无壅蔽,权不假窃。”报闻。 正德元年,吏部尚书马文升致仕,廷议推补。御史王时中以闵珪、刘大夏不宜在推举之列。蒨恐耆德益疏,上疏极论其谬。章下所司,是蒨言,诏为饬言官毋挟私妄奏。孝宗在位时,深悉内臣出镇之害,所遣皆慎选。刘瑾窃柄,尽召还之,而代以其党。蒨言:“用新人不若用旧人,犹养饥虎不若养饱虎。”不听。寻与给事中张文等极言时政缺失五事,忤旨,夺俸三月。 刘健、谢迁去位,蒨与刑科给事中吕翀各抗章乞留,语侵瑾。各驰疏极谏,请留健、迁。瑾等大怒,矫旨逮铣、彦徽等,下诏狱鞫治,并蒨、翀、洪俱廷杖削籍。既而列健、迁等五十三人为奸党,及翀、洪并预焉。)及南京给事中戴铣、御史薄彦徽等二十一人于阙下。 二月戊戌,杖御史王良臣于午门,御史王时中荷校(以肩荷枷。 即颈上带枷。校,枷。《资治通鉴·后梁均王乾化三年》:“庚辰, 晋王 发 幽州 , 刘仁恭 父子皆荷校於露布之下。” 明 刘元卿 《贤奕编·方正》:“﹝ 吴廷举 ﹞又以事忤逆 瑾 ,被逮荷校九日,死而復甦。”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四:“兼以 苏成 激变、 高朴 败检之后,宗室侍卫骚扰荷校之餘,朝廷常慎选边臣。”)于都察院。(陈州(今河南淮阳)人,明朝政治人物。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南京监察御史 ,改江西清军御史。正德元年(1506),当时御史陆昆率众弹劾刘瑾等宦官,忤逆旨意被逮捕下狱。王良臣上疏论救,一并入诏狱。刘瑾被诛杀,起用为山东按察使司副使,官至按察使。) 三月辛未,以大学士刘健、谢迁,尚书韩文、杨守随、张敷华、林瀚五十三人党比,宣戒群臣。是月,敕各镇守太监预刑名政事。 夏五月戊午,度僧道四万人。己巳,复宁王宸濠护卫。(宁王朱宸濠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五世孙,即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的后裔。起初,封为上高王。弘治十年(1497年)袭封于南昌,弘治十二年(1499年)袭封宁王。) 六月甲戌,孝宗神主祔太庙。戊寅,罢修边垣,(犹边墙。指 长城 。 明 张居正 《答边镇巡抚高凤渚》:“正月承翰示,未及具復,兹又示 神 利 二堡工完,及 阳方口 边垣奏报疏,即下所司议覆矣。”《明史·蔡天祐传》:“ 天祐 以藩禄久缺,又岁当缮边垣,用便宜增淮盐引价。” 清 李调元 《蛱蝶词》:“今年知我在边垣,飞飞异地来相唁。”)输其费于京师。 秋八月丙戌,作豹房。(明朝的朱厚照(正德皇帝)建立的场所。关于其用途,存在两种见解:一种认为是治理朝政的政治中心与军事总部;一种认为是正德皇帝的享乐场所。) 冬十月甲申,逮各边巡抚都御史及管粮郎中下狱。丙戌,南京户部尚书杨廷和为文渊阁大学士,预机务。 十二月壬辰,开浙江、福建、四川银矿。 是年,琉球入贡。 三年春(1508)正月丁未,大祀天地于南郊。辛亥,大计(官吏每三年一次的考绩)外吏,中旨罢翰林学士吴俨、(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御史杨南金。(杨南金,字本重,邓川人。明朝官员。弘治十二年(1499年)已未科进士。曾任江西泰和县令,官至御史。据《重印大理府志》载,他为官时,"直节惠政,民有三不动之称,谓刁诈胁不动,财利惑不动,权豪撼不动。"他当御史时,"值逆理之党刘字任都宪,欲钳言官口,南金疏之,且入堂抗直不屈。宇欲缚之,遂解官服曰:'不做此官便了,岂可屈于权奸乎?'指叱而出,即日出部门,行二百里。理遣人追之,不及,除其籍。"(《滇中琐记》)他回乡后,也常谴责那些贪官污吏。) 二月己巳,令京官告假违限及病满一年者皆致仕。 三月乙卯,赐吕柟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夏四月乙亥,军民纳银,得授都指挥佥事以下官。 六月壬辰,得匿名文书于御道,跪群臣奉天门外诘之。下三百余人于锦衣卫狱,寻释之。(正德三年(1508年)夏,早朝时发现攻击刘瑾的匿名书帖,刘瑾令群臣跪于奉天门下曝晒。宦官李荣同情被罚大臣,送去一些冰块为他们解渴消热,遭到刘瑾的喝斥。宦官黄伟见因一封匿名信连累众人,气愤不过,发了几句牢骚,触怒了刘瑾,当天就被放逐到南京。文武百官被罚跪一天,也没有找到投信之人,傍晚,刘瑾下令把五品以下官员全部收入锦衣卫狱中,而主事何销、顺天推宫周臣、进士陆伸三人因中暑身死。后来,他听说此书是内臣所为,方释放诸臣回家。) 秋七月壬子,命天下选乐工送京师。 八月辛巳,立内厂,(又称大内行厂、内办事厂,职责为监视官民和厂卫,不可不说是权力滔天。明武宗正德时大宦官刘瑾专权,矫诏设大内办事厂,即大内行厂,简称内厂,由其亲自统领,比东厂、西厂尤为酷烈。正德五年,刘瑾倒台,明武宗下令撤销西厂和内行厂。)刘瑾领之。庚寅,下韩文锦衣卫狱,罚输米千石于大同。是月,山东盗起。 九月癸卯,削致仕尚书雍泰、马文升、许进、刘大夏籍。(革职。宋 苏轼 《上皇帝书》:"大则身首异处,破坏家门;小则削籍投荒,流离道路。")辛酉,逮刘大夏下狱,戍肃州。癸亥,振南京饥。 冬十月辛未,南京工部侍郎毕亨振湖广、河南饥。 十一月乙未,振凤阳诸府饥。 是年,安南、哈密、撒马儿罕、乌斯藏入贡。 四年春(1509)正月丙午,大祀天地于南郊。 二月丙戌,削刘健、谢迁籍。 三月甲辰,振浙江饥。己酉,吏部侍郎张彩请不时考察京官,从之。 夏四月乙亥,王鏊致仕。(王鏊(ào)(1450年9月22日 -1524年4月14日 ),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其为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明代名臣、文学家。王鏊自幼随父读书,聪颖异常。他八岁能读经史,十二岁能作诗。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为成化十一年(1475年)进士,授翰林编修。明孝宗时历侍讲学士、日讲官、吏部右侍郎等职。明武宗时任吏部左侍郎,与吏部尚书韩文等请武宗诛刘瑾等"八虎",但事败未成。旋即入阁,拜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次年,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王鏊在任上尽力保护受刘瑾迫害之人,并屡次劝谏刘瑾,终因无法挽救时局而辞官归乡。此后家居十六年,终不复出。嘉靖三年(1524年)去世,年七十五。追赠太傅,谥号"文恪",世称"王文恪"。王守仁赞其为"完人" ,唐寅赠联称其"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王鏊博学有识鉴,经学通明,制行修谨,文章修洁。善书法,多藏书 。为弘治、正德间文体变革的先行者和楷模。 他黜浮崇古的文学观和尚经术、去险诡的取士倾向,影响了一代文风。有《震泽编》、《震泽集》、《震泽长语》、《震泽纪闻》、《姑苏志》等传世。) ![]() 六月戊子,吏部尚书刘宇兼文渊阁大学士,预机务。 秋八月辛酉,遣使核各边屯田。是月,义州军变。(明洪二十年(1387)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在十三山驿(今辽宁锦县东北石山镇),寻移义州城(即今义县)。清初废。) 闰九月,小王子犯延绥,围总兵官吴江于陇州城。 冬十一月甲子,犯花马池,总制尚书才宽战死。 十二月庚戌,夺刘健、谢迁等六百七十五人诰敕。(亦作“ 誥勅 ”。朝廷封官授爵的敕书。《宣和遗事》前集:“﹝ 张叔夜 ﹞前来招诱 宋江 和那三十六人归顺 宋 朝,各受武功大夫誥勑,分注诸路巡检使去也。” 明 贾仲名 《昇仙梦》第二折:“今日箇受誥勅,做通判到 江西 。”《明史·太祖纪二》:“文武官年六十以上听致仕,给以誥敕。”) 是年,两广、江西、湖广、陕西、四川并盗起。(王浩八起义,明正德四年(1509)六月,王浩八等以姚源洞(今江西万年西)为根据地,聚众数万起事,攻城夺地,俘知县汪和,声势益震。东乡、瑞州民众纷起响应。此后,义军转战余干、贵溪、鄱阳等地,屡挫官军。七年八月,总制都御史陈金募乡兵近6万,分道阻遏要地,自率主力攻姚源洞。义军将领段勇十、洪瑞七中矢身亡。王浩八见势不利,被迫乞降,八年正月复起,六月被陈金俘杀。)琉球、安南、哈密、土鲁番、撒马儿罕入贡。 五年(1510)春正月丁卯,大祀天地于南郊。庚辰,籍故尚书秦纮家。(亦称收孥(nú子女,亦指妻子和儿女),就是在犯人判处某种刑罚时还同时将其妻子,儿女等家属没收为官奴婢。)(秦纮(1425--1505),字世缨,明代单县黄堆集人。景泰二年,26岁中进士,授任南京御史,后多次升迁,直至户部尚书。他一生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同权奸进行了不懈的斗争。秦纮担任南京御史不久,便发现一些太监肆意搜罗江南的珍贵特产翠羽、鱼钱,中饱私囊,便上书皇帝,要求严加惩治。结果,受到朝中权贵的忌恨和诽谤,皇帝听信谗言,把他贬到湖广,让他任驿站站长。天顺元年(1457年),由于御史练刚的推荐,秦纮任雄县(现属河北省)知县。雄县是珍禽天鹅的产地,当时该县的权贵杜任意捕杀天鹅。 不惧他官高势大,把他的随从捉住打了板杖,杜坚反咬一品,皇帝不察虚实,便把他革职下狱。此事传开,全县五千多民众到京城上书皇帝,为他请命。皇帝怕事情闹大,便把他从狱中放出,官复原职,调任府谷县知县。由于秦纮政绩突出,以后相继升任知州、行省参政、督察院石金都御史。在巡抚山西期间,他发现当时驻扎在山西的镇国将军奇涧的父亲庆成王钟镒不仅在皇帝面前为他作恶多端的儿子辩护,还反而诬告自己 。皇帝偏听偏信,将他逮捕下狱,并下令查抄其家产。太监尚亨奉旨查时,只抄到几件破旧的衣服、其余一无所得、皇帝感叹说:"秦纮做了高官,家里竟贫穷得这样子呀!"于是,立刻下令将他释放,并赏钱万贯,以表彰他为官清廉。同时,撤销了奇涧父子等人的官职,井削去他们二分之一的傣禄。) ![]() 二月癸巳,兵部尚书曹元为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预机务。 三月辛未,祷雨,释狱囚,免正德三年逋赋。乙酉,江西贼炽,右都御史王哲巡视南、赣,刑部尚书洪钟总制川、陕、河南、郧阳军务兼振恤湖广。 夏四月庚寅,安化王寘鐇反,杀巡抚都御史安惟学、总兵官姜汉。丙午,起右都御史杨一清总制宁夏、延绥、甘、凉军务,泾阳伯神英充总兵官,讨寘鐇。辛亥,诏赦天下。太监张永总督宁夏军务。是日,游击将军仇钺袭执寘鐇,宁夏平。(庆府安化庶人寘[zhì]鐇[fán](?-1510年),明宗室,庆靖王朱栴曾孙,安化惠懿王秩炵孙,安化恭和王邃墁(追封)庶一子,第二任安化王。弘治五年袭封。正德五年(1510年),反逆,伏诛,爵除。) 五月癸未,焦芳致仕。 六月庚子,帝自号大庆法王,所司铸印以进。丙午,刘宇罢。 秋七月壬申,洪钟讨沔阳贼,平之。 八月甲午,刘瑾以谋反下狱。诏自正德二年后所更政令悉如旧。戊戌,治刘瑾党,吏部尚书张彩下狱。己亥,曹元罢。丁未,革宁王护卫。戊申,刘瑾伏诛。己酉,释谪戍诸臣。(刘瑾本姓谈,陕西兴平人,六岁时被镇守太监刘顺收为义子,改姓为刘,后进宫当了太监,由于刘瑾善于投机钻营,得到明孝宗朱佑樘的赏识。弘治五年(一四九二年)立朱厚照为太子后,便命刘瑾侍奉太子,刘瑾投其所好,朱厚照越发宠信刘瑾。弘治十八年,朱厚照即位为武宗,很快便提升刘瑾为内监官,总督团营,司礼监等,掌握了内庭重权。武宗骄奢淫逸,不理朝政,刘瑾投其所好,广选鹰犬歌伎,专供武宗淫乐。每当武宗淫乐的关键时刻,刘瑾便呈上大臣奏折,请示汇报,武宗极不耐烦,让刘瑾批示了之,于是刘瑾权柄在手,贪污受贿大行其道。刘瑾唆使爪牙在京城附近掠夺民田,扩建府邸,多达三百余所,让各地镇守太监每人献银万两,贪污受贿不计其数。正德五年(一五一0年)初,刘瑾派亲信周东到宁夏以屯田为名,广聚钱财,乱改亩制,增加税赋,使得民不聊生,迫使安化王起兵讨伐刘瑾。武宗命都御史杨一清为总督,太监张永为监军,率兵征讨,平定了宁夏叛军。平叛中杨、张二人对刘瑾劣迹掌握得一清二楚,对刘瑾贪贿行为十分不满,返京后即向武宗揭发刘瑾罪状,说有谋逆之举,武宗大怒,当夜即捕刘瑾入狱,次日查抄家产,得数巨大,京城舆论哗然。正德五年八月二十九日,刘瑾在午门被凌迟处死。观刑者人山人海,欢声雷动。许多群众花高价买刘瑾之肉设案祭奠亡灵,以解心头之恨。) ![]() 九月丙辰,论平寘鐇功,封仇钺咸宁伯。戊午,吏部尚书刘忠、梁储并兼文渊阁大学士,预机务。己未,以平寘鐇、刘瑾功,封太监张永兄富、弟容皆为伯。癸酉,封义子指挥同知朱德、太监谷大用兄大宽、马永成兄山、魏彬弟英皆为伯。 冬十月己亥,戮张彩尸于市。(张彩,字尚质,号西麓。安定人(今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大柏林村人)。明弘治二年中举,次年(1490年)捷中殿试二甲69名进士。初授吏部主事。得刘瑾赏识、重用,复为吏部文选司郎中,继任右佥都御史。正德三年( 公元1508年)以吏部左侍郎升吏部尚书,后加太子少保衔。《明史》载:"彩一岁中自郎署长六卿,僚守官如故"。明正德五年(1510)秋,张彩因涉嫌太监刘瑾谋反一案被捕下狱。除刘瑾外,被捕的还有锦衣卫指挥杨玉、石文义等6人,均下都察院狱。同年八月刘瑾伏诛,其亲属15人及张文冕、石文义皆论斩。大学士焦芳、翰林院编修刘仁、侍读焦黄中、户部尚书刘玑、兵部侍郎刘震削籍为民。惟张彩证据不足羁押狱中。政敌张永、李东阳等煽动部分御史及两班科道,以张彩系刘瑾私党为由罗织罪名,张彩一再上疏申辩称冤,在狱中大呼"太祖、太宗、皇天后土此心可鉴。"当皇帝犹豫未定时,彩在狱中因气愤及饥寒交迫于冬十月病死狱中。都察院将其罪名改定"拟同刘瑾谋反"。葬后又掘尸锉于市。) 十二月己丑,贼陷江津,佥事吴景死之。 是年,日本、占城、哈密、撒马儿罕、土鲁番、乌斯藏入贡。 六年(1511)春正月甲子,大祀天地于南郊。癸酉,贼陷营山,杀佥事王源。 二月丙申,寘鐇伏诛。己酉,起左都御史陈金总制江西军务讨贼。 三月戊辰,赐杨慎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杨慎(1488年12月8日 -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 、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朝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他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卒于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杨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览群书。后人论及明代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杨慎为第一。他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著作达四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庚午,惠安伯张伟充总兵官,右都御史马中锡提督军务,讨直隶、河南、山东贼。丙子,免被寇州县税粮一年。是月,小王子入河套,犯沿边诸堡。 夏四月癸未,刘忠乞省墓归。是月,淮安盗起。 六月,山西盗起。 秋七月壬申,贼犯文安,(文安县隶属于河北省廊坊市, 于西汉初年置县,地处京、津之间。古为燕赵之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取"崇尚文礼,治国安邦"之寓意得名。)京师戒严。癸酉,调宣府、延绥兵入援。 八月己卯,兵部侍郎陆完将边军讨贼。四川巡抚都御史林俊擒斩贼首蓝廷瑞、鄢本恕。(明中叶四川农民起义首领。保宁(今四川阆中)人,又名蓝五。正德四年(1509年)冬与鄢本恕、廖惠率众起义,称顺天王,拥众十万,鄢本恕称刮地王,廖惠称扫地王,下置四十八总管,后转战川、陕、湖广三省。次年,明廷派刑部尚书兼左都御史洪钟总制湖广、陕西、河南、四川军务进行镇压,他率众由陕西汉中入大巴山,游击于蓬、剑之间。六年,兵败,与鄢本恕等以假降寻求缓机,在四川东乡附近遇伏被杀。)甲申,贼刘六犯固安。丙戌,召张伟、马中锡还。 九月丙寅,再调宣府及辽东兵益陆完军。 冬十月癸未,贼陷长山(在今甘肃秦安县南二里。《元丰九域志》卷3秦州:静戎砦有长山堡, 以山为名。《清一统志·秦州一》:长山“长八十里,迤逦经杜树坪,止于县之东南,其西连州北之三阳川,亦名三阳山”。),典史李暹xiān战死。甲申,贼焚粮艘于济宁州。(山东省古地名,现为山东省济宁市境内。地处鲁西南地区,京杭大运河沿岸,南与江苏徐州接壤。)丁酉,甘州副总兵白琮败小王子于柴沟。 十一月庚戌,太监谷大用、张忠、伏羌伯毛锐帅京军会陆完讨贼。丙辰,户部侍郎丛兰、王琼振两畿、河南、山东。戊午,京师地震。辛酉,敕修省。乙亥,瘗暴骨。 十二月癸巳,礼部尚书费宏兼文渊阁大学士,预机务。甲午,清河口至柳铺,黄河清三日。辛丑,贼掠苍溪,兵备副使冯杰败死。 是年,自畿辅迄江、淮、楚、蜀,盗贼杀官吏,山东尤甚,至破九十余城,道路梗绝。琉球、哈密入贡。 七年(1512)春正月甲寅,贼犯霸州,京师戒严。丁巳,陷大城,知县张汝舟、主簿李铨战死。己未,大祀天地于南郊。 二月丁丑,副都御史彭泽、咸宁伯仇钺提督军务,太监陆訚yín监军,讨河南贼。己卯,贼犯莱州,指挥佥事(官名。金 置按察司佥事。 元 时诸卫、诸亲军及廉访、安抚诸司,皆置僉事。 明 因之,都督、都指挥、按察、宣慰、宣抚等,皆有僉事。 清 初沿用, 乾隆 时废。《元典章·刑部·枉勘死平民》:“安抚司僉事 朱国楨 枉勘平人 谢二六 身死,虽无招承,其始谋情节,众证明白。”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兵制三》:“ 有明 武职之制……平时有左右都督、都指挥使、指挥使,各係以同知、僉事及千户、百户、镇抚之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二回:“宪恩深望知鼇戴,僉事威严展狗才。”朱元璋吴元年 (1367) 始设,为按察使司之正官,正五品。洪武十三年 (1380) 革,次年复设。分领提学、驿传、清军、分巡、兵备等道。各省因事而置,无定员。)蔡显等力战死。 三月辛未,副总兵时源败绩于河南,都督佥事冯祯力战死。 夏五月丙午,陆完败贼于莱州,山东贼平。甲寅,左都御史陈金讨平抚州贼。(陈金(1446年-1529年),字汝砺,号西轩,湖广武昌县(今湖北武昌)人。成化八年(1472)进士,授婺源知县,升南京御史。正德初,官至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以平苗民起事之功,正德三年(1508)十月迁南京户部尚书,次年冬进左都御史。镇压江西、福建等地农民起义,加太子少保。金累破剧贼,然所用目兵贪残嗜杀,剽掠甚于贼,有巨族数百口阖门罹害者。所获妇女率指为贼属,载数千艘去。民间谣曰:“土贼犹可,土兵杀我。”金亦知民患之,方倚其力,不为禁。又不能持廉,军资颇私入。功虽多,士民皆深怨焉。东乡之役,兵纵弩射,趫捷若飞,贼大窘。鎏兵要赏千金,金靳不予,乃纵贼使逸。桀黠者多不死,尚数千人。金急欲成功,遂下令招抚。其破姚源贼也,金喜,谓功在旦夕,与将吏置酒高会。贼觇诸要害无守者,乃悉所有赂目兵,乘暮遁去。时贼绝爨已三日,自分必死,沿途弃稚弱,散妇女。及抵贵溪,始得一饱食,遂转掠衢、徽间。金知失策,亦下令招降。贼首王浩八等故伪降以缓官兵,攻剽如故,卒不能尽贼。纪功给事中黎?#93;及两京言官交章劾金。乃召金还,以俞谏代。金遂请终丧去。)丙寅,贼杀副都御史马炳然于武昌江中。闰月壬辰,仇钺败贼于光山,河南贼平。 秋七月癸巳,江西贼杀副使周宪于华林。(在江西省高安市西北部。)丁酉,振四川饥。 八月癸亥,陆完追歼刘七等贼于狼山。(刘七(?-1512)明中叶农民起义军首领。刘六之弟,原名刘宸,他与兄刘六共同率众起义,参加了起义军征战的全过程。刘六身亡后,他与齐彦石率部沿江东下,转战东南。后在通州(俗称南通州今江苏南通)战败身亡。) 九月乙酉,陈金讨平华林贼。戊子,召洪钟还。都御史彭泽总制四川军务。丙申,赐义子一百二十七人国姓。 冬十月,免河南、江西、浙江被灾寇者税粮。 十一月壬申,时源为平贼将军,会彭泽讨四川贼。丁亥,留大同、宣府、辽东兵于京营,李东阳谏,不听。 十二月丁卯,李东阳致仕。是月,免两畿、山东、山西、陕西被灾寇者税粮。是年,安南、日本、哈密入贡。 八年(1513)春正月癸酉,右副都御史俞谏代陈金讨江西贼。壬午,大祀天地于南郊。乙酉,以边将江彬、许泰分领京营,赐国姓。寻设两官厅军,命彬、泰分领之。癸巳,户部侍郎丛兰、佥都御史陈玉巡边。 二月丙午,以平贼功,封太监谷大用弟大亮、陆訚侄永皆为伯。 三月戊子,置镇国府处宣府官军。甲午,以旱敕群臣修省。 夏四月乙丑,彭泽破贼于剑州。 五月辛巳,仇钺充总兵官,帅京营兵御敌于大同。 六月戊戌,河决黄陵冈。(又作黄陵渡。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黄陵冈,与山东曹县相近。《元史·木华黎传》: 金兴定四年 (1220),“金兵屯黄陵冈,号二十万,遣步兵二万袭济南。木华黎以轻兵五百击走之。遂会大军,薄黄陵冈。金兵阵河南,示以死战。木华黎……令骑下马,引满齐发,亦下马督战,果大败,溺死者众”。元、明时黄河多次于此北决。元至正中贾鲁、明弘治中刘大夏治河,皆以堵塞黄陵冈决口为重点工程。)乙卯,俞谏破贼于贵溪。 秋八月,免南畿水灾税粮。土鲁番袭据哈密。 冬十月丁未,俞谏连破贼于东乡,江西贼平。 十二月,南京刑部侍郎邓璋振江西饥。是年,哈密入贡。 九年(1514)春正月丁丑,大祀天地于南郊。庚辰,乾清宫灾。 二月庚子,帝始微行。丙午,礼部尚书靳贵兼文渊阁大学士,预机务。癸丑,彭泽、时源讨平四川贼。 三月辛巳,赐唐皋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夏四月丁酉,复宁王护卫,予屯田。 五月乙丑,费宠致仕。己丑,彭泽总督甘肃军务,经理哈密。 六月乙卯,开云南银矿。 秋七月乙丑,小王子犯宣府、大同。太监张永提督军务,都督白玉充总兵官,帅京营兵御之。 八月辛卯朔,日有食之。辛丑,小王子犯白羊口。乙巳,京师地震。己未,小王子入宁武关,掠忻州、定襄、宁化。 九月壬戌,犯宣府、蔚州。庚午,帝狎虎被伤,不视朝,编修王思以谏谪饶平驿丞。 冬十月己酉,遣使采木于川、湖。 十一月辛酉,废归善王当沍为庶人,自杀。(朱元璋七世孙,生性强悍,喜欢舞枪弄棒。正德七年(1512),有"响马"千余骑从邹县来到兖州,在东门外安营扎寨,攻打城门。朱当冱率人守城,以飞箭射退了攻城者,因此受到鲁王褒奖。从此,他更加喜欢练武,以健勇骠悍而闻名于当时。这在醉生梦死的皇族中无疑是出类拔萃的。) 十二月甲寅,建乾清宫,加天下赋一百万。是年,安南、哈密、乌斯藏入贡。 十年(1515)春正月癸亥,薄暮,享太庙。戊辰,薄暮,祀天地于南郊。 三月壬申,杨廷和以忧去。(杨廷和(1459年10月15日 -1529年7月25日),字介夫,号石斋,汉族,四川成都府新都人 ,明代著名政治改革家,文学家杨慎之父。历仕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杨廷和年少成名,十二岁时乡试中举,成化十四年(1478年)十九岁时中进士,授翰林检讨。明孝宗时为皇太子朱厚照讲读。正德二年(1507年)入阁,拜东阁大学士,专典诰敕。刘瑾诛后拜少傅兼太子太傅、谨身殿大学士。正德七年(1512年)出任首辅。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崩后,杨廷和计除平虏伯江彬,立武宗从弟朱厚熜(明世宗)继位。在朱厚熜未至京师时,总揽朝政共三十七日,革除武宗朝弊政,受朝廷内外称赞,加左柱国。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事件与世宗意不合,罢归故里。嘉靖七年(1528年),被削职为民。嘉靖八年(1529年)卒于新都,年七十一。明穆宗隆庆初复官,赠太保,谥号文忠。杨廷和善书,笔法工整。曾参与编修《明宪宗实录》、《明孝宗实录》、《明武宗实录》、《大明会典》,有《杨文忠公三录》传世。) 夏闰四月辛酉,吏部尚书杨一清兼武英殿大学士,预机务。 戊寅,召彭泽还。 秋八月丙寅,小王子犯固原。 冬十二月癸丑朔,日有食之。己卯,免南畿旱灾秋粮。是年,琉球、安南、哈密、撒马儿罕入贡。 十一年(1516)春正月乙未,大祀天地于南郊。 夏四月,振河南饥。 五月庚寅,土鲁番以哈密来归。甲辰,录自宫男子三千四百余人充海户。(海户是明代京师皇家苑囿南全唐诗海子内一种特殊户民。永乐年间,初置海户时,由京师附近和山西等地的编户齐民充当;随着社会上自宫人数急遽膨胀,明代最高统治者不得不把收录来的净身人发往南海子充当海户,南海子成为消融自宫者的场所,南海子海户成分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经济上,海户享有一定的赋役优免权,但是待遇和社会地位极低,属于贱民阶层。)是月,振陕西饥。 秋七月乙未,小王子犯蓟州白羊口,太监张忠监督军务,左都督刘晖充总兵官,帅东西官厅军御之。丙午,工部侍郎赵璜、俞琳饬畿内武备。 八月丁巳,左都御史彭泽、成国公朱辅帅京营兵防边。庚申,赐宛平县被寇者人米二石。甲子,杨一清致仕。(杨一清(1454年12月24日-1530年9月5日),字应宁,号邃庵,别号石淙,汉族,明朝南直隶镇江府丹徒(今属江苏)人,祖籍云南安宁。成化八年进士,曾任陕西按察副使兼督学。弘治十五年以南京太常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头衔出任督理陕西马政。后又三任三边总制。历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为官五十余年,官至内阁首辅,号称"出将入相,文德武功",才华堪与唐代名相姚崇媲美。)丁丑,礼部尚书蒋冕兼文渊阁大学士,预机务。 ![]() ![]() 九月,土鲁番复据哈密,侵肃州,杀游击芮宁。 冬十月己酉朔,享太庙,遣使代行礼。 十一月甲申,免湖广被灾税粮。是年,琉球、天方入贡。 十二年(1517)春正月己丑,大祀天地于南郊。遂猎于南海子,夜中还,御奉天殿受朝贺。 三月癸巳,赐舒芬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戊戌,以两淮、浙江、四川、河东盐课充陕西织造。 夏四月壬子,靳贵致仕。(靳贵,字充遂,号戒庵,江苏丹徒人,先世由庐州(今安徽合肥)迁京口(出自《京口区志》) 。明弘治三年(1490)钱福榜进士第三人。授翰林院编修。)丙辰,副总兵郑廉败土鲁番于瓜州。 五月丙子,礼部尚书毛纪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 六月乙巳朔,日有食之。 秋八月甲辰,微服如昌平。乙巳,梁储、蒋冕、毛纪追及于沙河,请回跸,不听。己酉,至居庸关,巡关御史张钦闭关拒命,乃还。丙辰,至自昌平。戊午,夜视朝。癸亥,副都御史吴廷举振湖广饥。丙寅,夜微服出德胜门,如居庸关。辛未,出关,幸宣府,命谷大用守关,毋出京朝官。 九月辛卯,河决城武。(城武,即今山东省成武县,西周分封郜国(今郜鼎集),后属宋国,再后入齐国。秦置城武县(今成武城区)。西汉属山阳郡(治昌邑)。东汉、魏晋属济阴郡(治定陶)。南朝宋属徐州北济阴郡(治单父)。北魏仍属北济阴郡,县治所徙至郜城(今郜鼎集)。北齐升为永昌郡,历代归属多变,至唐贞观十七年首次归属曹州,五代至金属单州,元复归曹州,明属兖州,清改属曹州府。今属山东省菏泽市。城武县建置两千多年来,县名"成"、"城"二字交替使用)壬辰,如阳和,自称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庚子,输帑银一百万两于宣府。 冬十月癸卯,驻跸顺圣川。甲辰,小王子犯阳和,掠应州。丁未,亲督诸军御之,战五日。辛亥,寇引去,驻跸大同。 十一月丁亥,召杨廷和复入阁。戊子,还至宣府。 十二月癸亥,群臣赴行在请还宫,不得出关而还。闰月丁亥,迎春于宣府。 是年,琉球、乌斯藏入贡。 十三年(1518)春正月辛丑朔,帝在宣府。丙午,至自宣府,命群臣具彩帐、羊酒郊迎,御帐殿受贺。丁未,罢南郊致斋。(即行斋戒之礼。)庚戌,大祀天地于南郊,遂猎于南海子。辛亥,还宫。辛酉,复如宣府。是月,振两畿、山东水灾。给京师流民米,人三斗。瘗死者。 二月己卯,太皇太后崩。(孝贞纯皇后,王姓,其名正史无记载(-1518年),中国明朝时期皇族女性,西安清平乡楼峰﹝今衢州市衢江区全旺镇楼山后村﹞人。为明宪宗朱见深第二任皇后。宪宗在东宫,英宗为择配,得十二人,选后及吴氏、柏氏留宫中。吴氏既立而废,遂册为皇后,天顺八年十月也。万贵妃宠冠后宫,后处之淡如。孝宗即位,尊为皇太后。武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正德五年十二月上尊号曰慈圣康寿。十三年二月崩,上尊谥曰孝贞庄懿恭靖仁慈钦天辅圣纯皇后,合葬茂陵,祔太庙。)壬午,至自宣府。 ![]() 三月戊辰,如昌平。 夏四月己巳朔,谒六陵,(宋代 永思陵 、 永阜陵 、 永崇陵 、 永茂陵 、 永穆陵 、 永绍陵 ,乃 南宋 高宗 、 孝宗 、 光宗 、 宁宗 、 理宗 、 度宗 的陵墓,在今 浙江省 绍兴市 东十八公里之 宝山 (又名 攒宫山 )。 明 贝琼 《穆陵行》:"六陵草没迷东西,冬青花落陵上泥。" 明 徐渭 《岳公祠》诗:"四海龙蛇寒食后,六陵风雨大江东。" 清 杨焯 《阎妃功德院法堂鼓》诗:"六陵真骨知何处?留得 阎妃 一鼓皮。")遂幸密云。 五月己亥朔,日有食之。驻跸喜峰口。戊申,至自喜峰口。 六月庚辰,太皇太后梓宫发京师,帝戎服从。甲申,葬孝贞纯皇后。乙酉,至自昌平。 秋七月己亥。录应州功,(应州,位于山西北部,史上多兵事。以龙首、雁门二山南北相应,故名应州。)叙荫升赏者五万余人。丙午,复如宣府。 八月乙酉,如大同。 九月庚子,次偏头关。癸丑,敕曰:“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亲统六师,肃清边境,特加封镇国公,岁支禄米五千石。吏部如敕奉行。”甲寅,封朱彬为平虏伯,朱泰为安边伯。 冬十月戊辰,渡河。己卯,次榆林。 十一月庚子,调西官厅及四卫营兵赴宣、大。壬子,次绥德,幸总兵官戴钦第。 十二月戊寅,渡河,幸石州。(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处于吕梁山脉中部,四周群山环绕,沟壑纵横,黄土梁峁起伏连绵,整个地势东高西低,分为山地区和丘陵区。)戊子,次太原。 是年,琉球、天方、瓦剌入贡。 十四年(1519)春正月丙申朔,帝在太原。甲辰,改卜郊。(用占卜选定郊祭的日期。《礼记·郊特牲》:“卜郊,受命于祖庙,作龟于禰宫,尊祖亲考之义也。”《穀梁传·成公十年》:“夏,四月,五卜郊,不从。乃不郊。”)壬子,还宣府。 二月壬申,至自宣府。丁丑,大祀天地于南郊,遂猎于南海子。是日, 京师地震。己丑,帝自加太师,谕礼部曰:“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太师镇国公朱寿将巡两畿、山东,祀神祈福,其具仪以闻。” 三月癸丑,以谏巡幸,下兵部郎中黄巩六人于锦衣卫狱,跪修撰舒芬百有七人于午门五日。金吾卫都指挥佥事张英自刃以谏,卫士夺刃,得不死,鞫治,杖杀之。乙卯,下寺正周叙、行人司副余廷瓒、主事林大辂三十三人于锦衣卫狱。戊午,杖舒芬等百有七人于阙下。是日,风霾昼晦。(常草菅人命,制造冤案,自毁长城) 夏四月甲子,免南畿被灾税粮。戊寅,杖黄巩等三十九人于阙下,先后死者十一人。(黄巩(1480-1522) 明福建莆田人,字伯固,号后峰。弘治进士。正德中,由德安推官入为刑部主事,迁武选郎中。谏武宗南巡,请诛奸佞江彬以谢天下。被廷杖五十,削职为民。即归潜心著述。世宗立,召为南京大理寺丞,次年病卒。有《后峰集》,又名《黄忠裕公文集》。) 五月己亥,诏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湖广流民归业者,官给廪食、庐舍、牛种,复五年。 六月丙子,宁王宸濠反,巡抚江西右副都御史孙燧、南昌兵备副使许逵死之。戊寅,陷南康。己卯,陷九江。(宸濠之乱又称宁王之乱、宁王叛乱,指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由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的叛乱,波及江西北部及南直隶西南一带(今江西省北部及安徽省南部),仅过四十三天,最后由赣南巡抚王守仁(王阳明)平定。宁王朱宸濠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五世孙,即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的后裔。起初,封为上高王。弘治十年(1497年)袭封于南昌,弘治十二年(1499年)袭封宁王。正德二年(1507年),朱宸濠先后贿赂太监刘瑾及佞臣钱宁、伶人臧贤等,恢复已裁撤的护卫,蓄养亡命,随意杀逐幽禁地方文武官员和无罪百姓,强夺官民田产动以万计,并劫掠商贾,窝藏盗贼,密谋起兵。 又企图以己子入嗣明武宗,以取得皇位。太监张忠、御史萧淮等先后告发朱宸濠之罪行,明武宗因下旨收其护卫,令其归还所夺之田。) 秋七月甲辰,帝自将讨宸濠,安边伯朱泰为威武副将军。帅师为先锋。丙午,宸濠犯安庆,都指挥杨锐、知府张文锦御却之。辛亥,提督南赣汀漳军务副都御史王守仁帅兵复南昌。丁巳,守仁败宸濠于樵舍,擒之。 八月癸未,车驾发京师。丁亥,次涿州,王守仁捷奏至,秘不发。 冬十一月乙巳,渔于清江浦。(清江浦,是"中国运河之都"江苏省淮安市主城区清河、清浦两区的古称。清江浦于1415年开埠 ,在明清时期是京杭大运河沿线享有盛誉的、繁荣的交通枢纽、漕粮储地和商业城市,至今已有六百年的历史。)壬子,冬至,受贺于太监张阳第。 ![]() 十二月辛酉,次扬州。乙酉,渡江。丙戌,至南京。 是岁,淮、扬饥,人相食。撒马儿罕入贡。 十五年(1519)春正月庚寅朔,帝在南京。癸巳,改卜郊。 夏四月己未,振淮、扬诸府饥。 六月丁巳。次牛首山,诸军夜惊。(牛首山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由牛首山、祖堂山、将军山、东天幕岭、西天幕岭、隐龙山等诸多大小山组成。牛首山属于宁镇丘陵西段南支,山高248米,因东西双峰对峙形似牛角而得名,《金陵览古》曰:"遥望两峰争高,如牛角然。"牛首山是中国佛教名山,文化底蕴深厚,是佛教牛头禅宗的开教处和发祥地。山周围有感应泉、虎跑泉、白龟池、兜率岩、文殊洞、辟支洞、含虚阁、地涌泉、饮马池等自然景观,及宏觉寺、弘觉寺塔、郑和墓和抗金故垒等人文景观。牛首山风景宜人,每岁届春金陵百姓倾城出游,故有"春牛首"之称。清乾隆年间"牛首烟岚"列入金陵四十八景中。) ![]() 秋七月,小王子犯大同、宣府。 八月癸未,免江西税粮。闰月癸巳,受江西俘。丁酉,发南京。癸卯,次镇江,幸大学士杨一清第,临故大学士靳贵丧。 九月己巳,渔于积水池,舟覆,救免,遂不豫。 冬十月庚戌,次通州。 十一月庚申,治交通宸濠者罪,执吏部尚书陆完赴行在。 十二月己丑,宸濠伏诛。甲午,还京师,告捷于郊庙社稷。丁酉,大祀天地于南郊。初献疾作,不克成礼。 是年,琉球、占城、佛郎机、土鲁番入贡。 十六年(1520)春正月癸亥,改卜郊。 二月己亥,巡抚云南副都御史何孟春讨平弥勒州苗。 三月癸丑朔,日有食之。庚申,改西宫厅为威武团营。乙丑,大渐,谕司礼监曰:“朕疾不可为矣。其以朕意达皇太后,天下事重,与阁臣审处之。前事皆由朕误,非汝曹所能预也。”丙寅,崩于豹房,年三十有一。遗诏召兴献王长子嗣位。罢威武团营,遣还各边军,革京城内外皇店,放豹房番僧及教坊司乐人。戊辰,颁遗诏于天下,释系囚,还四方所献妇女,停不急工役,收宣府行宫金宝还内库。庚午,执江彬等下狱。世宗入立。 五月己未,上尊谥,庙号武宗,葬康陵。 赞曰:明自正统以来,国势浸弱。毅皇手除逆瑾,躬御边寇,奋然欲以武功自雄。然耽乐嬉游,暱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犹幸用人之柄躬自操持,而秉钧诸臣补苴(补缀,缝补。语本 汉 刘向 《新序·刺奢》:“今民衣敝不补,履决不苴。”引申为弥补缺陷。)匡救,是以朝纲紊乱,而不底于危亡。假使承孝宗之遗泽,制节谨度,有中主之操,则国泰而名完,岂至重后人之訾议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