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练太极拳的“八字心法”

 贵理工涛声涛影 2019-12-14


池庆升著    弟子杨鹏代为发表

 我在修炼杨氏太极拳十三势大功架里,总是融合于静、松、正、圆、轻、匀、舒、稳八字心法。架势的腾挪闪展,虚实开合,运劲伸屈,走圈划圆,呼吸细长,柔顺劲达等变换及气归神都以八字心法贯串于行功走架中。

八字心法是太极拳名家顾留馨所著《太极拳研究》一书太极拳整体动作的要求章节中对太极拳练习的心法。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有幸得到杨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顾丽生老师(已故)亲临传授十三势大功架拳法。这套拳法是杨氏老架的练法,总共有108个式子(含重复式子),全套练完需要30—45分钟。在行功走架始终贯穿着舒展而紧凑,松沉而浑厚,挺拔而稳健,以腰、胯为轴带动身躯的左右转动,随着步法的前后平衡移动。加上手、眼、身、肩、胸、腰、胯、膝、足等与各种招式划圈走圆的平圈、立圈、斜圈、顺逆等都含有虚实、蓄发、藏而不露的技击作用。它的运气法主要以腹式呼吸法为主,上升、前进、发力为呼,下降、后退、蓄劲为吸。运劲是螺旋而抽丝,发劲是松净而刚脆,迈步轻灵而稳健如猫行。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法和进、退、顾、盼、中定五步与上下相随,左右协调、四正四隅的方位乃至动中求静、静中触动、虚实相容,刚柔兼备,内外兼修的精气神意,极佳的杨氏传统太极拳套路之一。

 我把这八字心法根据我的个人体会,分别述说如下——(此句由杨鹏添加)

 练太极拳时,要屏除杂念,精神集中地去专心做好每一式子和动作,开始练拳时先是心平气和和双足贴地站立,静静的想要开始做的一招一式。如起势用意识落在右脚上,左脚变虚而后轻轻提起(不高过脚踝)向左侧轻落于地面与两肩略宽,随着双肩松沉的同时,双手臂换换举起至肩高两掌心相对,略比肩宽。紧接上式不停,随着双膝屈蹲的同时身体正直,左右手臂转至掌心向下换换落至腰间。臀部和膝盖成45°的小马步。头容正直虚虚上顶、双目平视、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收臀后要求如虚坐在方凳上,内固精神,外示安逸,心静如水。

 静能修身养性,健体疗病。在推手时静听(用粘黏连随之法)对方的来劲大小方向和招式,待得机得势将其引进落空而打出!

 练太极拳是一种内外放松、畅通气血、行经走络极好的练功方式之一。在下来的状态下,全身缓缓放松去认真做每一个式子和动作,当然不是软塌,不是泄气,更不是无精打采的状态和闭目养神的形象,而是内有松沉的鼓荡劲,外有以气催劲的虚实、刚柔和蓄发,顺畅运气走劲的螺旋行拳练法。

 松要做到全身各部肌肉、关节、骨骼,甚至是细胞也要得到充分放松。这样长期的练习,使练习者大脑得到空松感,处于养神状态的休息,而体内五脏六腑等器官在太极拳动中求静、静中触动的缓缓放松运动下得到极大锻炼,有着缓解高血压、肺心病、哮喘病、失眠等的极好效果!

 练习太极拳时,正是主要要求之一。以中正不偏,无过不及为原则,不论在行拳、摆架、发劲(内外劲)、,手法的回收、推按、划圈走圆的上下左右,身法的左转右旋,腰与胯必须保持协调中正,腿和膝盖乃至脚的起落、迈出回收、进步撤步、环形步等都要求。《十三势总歌》里就明确了尾闾中正神灌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也就是在练拳是,腰不软塌,躯干在含胸拔背的要求下,保持身躯的不前俯后仰,左右歪斜,始终中正不偏的姿势。在进步、退步、上步、撤步、环形步也要随身体的方向移动所谓步随身换,推掌、冲拳按掌(截掌)、分脚、蹬脚、摆脚、二起脚、临空外摆脚等都随身正而行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取得了良好习惯,如:坐有身正竖直的坐姿,站有挺拔的雄姿,走有轻灵的风姿。老年人显得沉稳、健康,年轻人凸出青春、健美而又气魄。

 练太极拳时,是在静松正的条件下,使得各部分在动作运行中,处处体现活之趣。旋转柔顺、内外圆活是太极拳练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要求之一。如拳式掤、捋、挤、按的练法就是各种圆圈变化而成的。左顾右盼左弓步、右掤式后,在走右弓步、右掤式的过程中就要有腰、胯的平圆划圈。右手臂、肩、肘、腕、手及胸的立圈划圈走圆等的练法。在此不一一举例,有兴趣下来研讨!

还有圆活之意,在练拳中不但有圆圈还要有圆活的运气、走架、行功、通经络等。《十三势行功解》说: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又曰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圆和圈在练习太极拳的行功走架,行经走络里是何等重要。又如杨班侯所著《九诀》在《乱环诀》中就有这样的说法,乱环术法最难通……陷敌深入乱环内,四两千斤着法成的技击要诀。对修炼太极功夫和连推手,太极散手者多么重要啊。

 练太极拳时有了静、正、松、圆的基本要求,在舒展的练法上就相对容易多了,在式子上特别是定式形态动作时做到大不散漫,小不萎缩就行了。如拳式白鹤晾翅右手上举在右肩、头之上,按拳论的沉肩坠肘坐腕。肩不能耸、肘不能抬、手不能过度上伸、腕做好不过不及配合身体的中正,头似虚顶、直竖、不偏不倚,左掌心向下放于左腰胯间也得沉肩坠肘、坐腕,这样与上举的右手形成半圆弧形,加之松腰落胯的左虚步,这样的白鹤晾翅就显得舒展而又大气

 练太极拳从起势到收势,要求做到速度均匀,快慢相间,顺畅而平和的完成全套练习。当然,在一招一式里特别是式子与式子之间的衔接动作,更得要求速度均匀,快慢相间,缓慢而平和这样才有可能练去自己先天的拙力僵力。练拳是从无极到太极,再太极回到无极的过程中,是特别重要的,在《十三势行功解》里的极柔软然后极坚刚更说明在太极拳技击功夫训练中的重要!

 练太极拳时,要显得轻灵。上举下落,前进后退,左旋右转,虚实变化的动作就灵活了,运行过程中就不僵不滞,气血畅通,轻灵的去完成每一个式子。

在杨氏太极拳十三势大功架练法里是主要的指导!轻能使虚实转换,细到骨骼、肌肉、气血走向等,轻能清除拙力,从柔到刚,得到刚柔相济的极佳效果。轻能使气遍周身不少滞,特别是在推手时,我能轻轻贴住对方身体的每个部位,轻听到他的用招(力的方向大小)我化开迅速击打。

 练太极拳时要,稳是基础是根基,处处才能稳重不乱。在拳式里有虚实变换,左右蹬脚、分脚、独立、摆莲、二起脚、旋风摆莲等,要保障轻稳才能完美的完成,特别是在杨氏太极长拳和小架里的抖弹劲、动步式子中冲击力的反作用力等等,没有定的功架是无法完成的。

 稳,在太极推手里极为重要。当你与对方打手时,在得机得势的时候用招法时,反被对方引进落空而击倒。所以在练拳中一定要注意处处稳重,注意虚实应变的各种练法和站桩功法的训练。

八字心法是我多年来修炼杨氏太极拳十三势大功架的体会之一,如果要将这套拳法完整深层次的学好,练好,有所效益,则还需要向各门各派的太极拳名家、名师,特别是前辈太极拳家的修炼经验和流传下来的文章,认真研读仔细体会,借鉴学习,用博采众家之长的态度取长补短,将会使我们在长期修炼过程中获得更多成果。

 当然,仅仅依靠八字心法来练好太极拳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按照太极拳的基本要求做起,下面我为初学太极拳的人总结几点要求。

 虚领顶劲,眼神注视,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坐腕舒指,身体中正,尾闾收住,松腰活胯,膝关节以似松非松,足掌贴地,分清虚实,上下相随,周身协调,内外相和,呼吸自然(当呼则呼,当吸则吸),用意不用力,气遍身躯不少滞(气贴于背,气沉于丹田),意气相随,式式柔顺,不拗不背,周身舒适,式式均匀,快慢相间,绵绵不断,行云流水,无过不及,练法含而不露,动中求静,静中求动的内气运行,做到轻则灵、灵则动、动则变的法则。

 另外,要深入太极拳世界,还得学习《易经》、中医的经络养生只是,有助于诸位太极拳内功的修炼。

                                                                           池庆升

                                                                                                                                                                 2009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