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总是太着急,而忘记了用心

 进入丛林我是王 2019-12-14


内容来源:2019年11月15日-17日,在第28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进行了以“积极心理如何帮助中国企业家度过经济寒冬”为主题的精彩分享。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主办方审阅授权发布。

笔记达人 | 离镜
封面设计 责编 | 子墨
第  4391  篇深度好文:4105 字 | 8 分钟阅读

点此听精华版音频 ↑ 更多精彩内容,还需阅读全文哦

全网首发·活动笔记·文化生活

本文优质度:★★    口感:水蜜桃

笔记君说:

当前中国企业家普遍出现了五个重要的心理情绪体验:急、烦、燥、愁、苦。大家都容易着急,急就烦,烦就燥,燥就愁,愁就苦。

而出现这些心理问题并不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不是性格的问题,不是原生家庭的罪过,也不是社会的罪过。那么原因到底是什么?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别着急,跟着笔记君一起走进今天的文章寻找应对之道吧。

以下,尽情享用~

经济不振国本有危,如何让大家充满信心和力量度过经济寒冬,是我们国家很重要的问题。今天很高兴和大家谈谈心,来讲讲这个问题。

一、为什么会觉得急、烦、燥、愁、苦?

我们做过调查,发现中国企业家普遍出现五个重要的心理情绪体验:经济不好大家很着急,急就烦,烦就燥,燥就愁,愁就苦。
 
这其实不是你的问题,而是外界的问题。
 
1.市场原因

 
外界市场不好,再怎么智慧,再怎么努力,再怎么强调心理力量的强大都是无济于事的。
 
2.技术原因
 
很多企业的竞争对手都是从一些莫名其妙的地方来的,你根本想不到,就像惠普没想到干掉自己的是微软。究其根本,是这些对手掌握了更先进的技术。
 
3.心理原因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心理学家叫菲尔斯(音同),获奖原因是他发现一个企业、一个组织,甚至一个国家能够长盛不衰是因为这个国家的人民能活出激情来。
中国太多经济学家、心理学家把这个心理学概念翻译成大繁荣,其实,激情不是大繁荣,而是一种心花怒放的感觉。

 
如果你活出心花怒放的感觉,做事情就有劲,想问题就全面,追求就有感召力,自己就有魅力。如果非要用繁荣这个词,那就是一种心理的繁荣。
 
那些影响了企业,影响了创新,影响了发展的心理活动,叫做失败的心理原因。
 
4.时代原因
 
我们为什么会觉得活得很累呢?这其实是时代的原因。中国社会现在已经进入到新时代。
 
如今,新时代的标准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们对物质的需要已成为过去,现在,大家更追求的是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亚里士多德2000多年前就提出:
 

美好生活的需要是要活出幸福愉悦的感受,人活一辈子没有活出幸福的感受,你说你的生活很美好,那一定是自欺欺人。

 
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跟时代发展密切相关的。当我们为吃饭而思考的时候,我们的心理感受不重要,生存是第一目的。

40年改革开放,我们已不用再为生存问题而思考担忧,转而关心自己的生活是不是足够美好,这是心理问题。
 
去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给了理查德.泰勒,也是因为他有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叫做赢者的诅咒。
 
当一个人活得赢得各种奖项的时候,包括当上隐形冠军的时候,已经付出巨大代价,这个代价自己不知道,是一种诅咒。
 
比如一瓶水值多少钱,不是由成本所决定的,也不是由劳动所决定的,而是由需求所决定的。所以,计算一瓶水的真实价值一定是计算需求的平均数。

 
因此,我们追求成功、追求财富、追求地位、追求影响的时候,其实都付出了巨大心理代价,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5.工作的意义不明确
 
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彼得森教授,曾在世界经济排名前18位的工业大国里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在工业化国家里排名第二的中国,人民在工作中获得幸福感的比例是最低的。
 
这是因为我们很多人生活是为了工作,而很多国家的人工作是为了生活,这是不一样的追求,不一样的境界。

二、“科学版的阳明心学”才是真正药方
出现这些心理问题不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不是我们性格的问题,不是原生家庭的罪过,也不是社会的罪过,而是工作的性质、时代的特征,也是我们自己的个人特性。
 
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积极心理学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致良知,知行合一
 
康德有一句名言:“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康德把仰望星空和思想道德连在一起,就是因为这是人性的体现。阳明先生说的知善知恶为良知,道德之心也是人的天性。
 
但是大家一定要意识到,这是几百年前的智慧,不是现代人的智慧,我们现在研究心理学一定要有现代心理科学的理论、方法、研究证据作为基础。而科学恰恰能够帮助我们弘扬心理学的智慧。
 
良知一定是人类几千万年的进化历史选择出来的竞争优势,现代心理学发现:人的良知除了道德之心之外,还有梦想之心、审美之心、沟通之心、创造之心、自控之心、智慧之心,这就是科学、心理学对阳明心学的一种探索发展。
 
研究心理学一定要有现代心理科学的理论、方法、研究证据作为基础。特别企业家,不光要学阳明心学,还要学科学版的阳明心学,就是我们所提倡的积极心理学。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类跟6000万年前相比,一个特别明显的变化就是直立,我们喜欢堂堂正正、大大方方向前看,向远看,向高处看。
 
人身上最长一条神经通道叫迷走神经,它是人类脑区最长的一条。以前人在爬行的时候迷走神经就存在,现在我们直立之后,迷走神经就张开。现在发现当我们张开迷走神经的时候,道法自然,感受了一种人的伟大积极力量。
 
这就是我们看见那些美好的事物一定会抬头挺胸,下巴上扬,看见不好的事情肯定收下巴,压迫迷走神经的原因。比如,人被针扎了一下,肯定是低着头喊一句“哎呦”。
 
这也是人类美好的事物、崇高的东西都修得高高的原因。比如,庙一定修在山上,人民英雄纪念碑一定要高耸入云,教堂一定会修一个通尖塔,都需要我们抬头挺胸,做出人的天性,人的感情,人的感受出来。

 
应对所有的寒冬,就是把人的天性做出来,做人做的最好的事情,抬头挺胸,向前看,有梦想,有感情,就是人的特性。
 
有些中国企业家受到一些管理学院大师们的忽悠,老去讲狼性。其实,狼已经快成为濒临灭绝的生物了,北欧国家、美国都找不到狼了,你说弘扬企业做狼,这不是诅咒企业死得早吗?所以大家一定要学科学的方法,不能老讲故事,故事谁都能讲。

三、知行合一,从5件事情做起
知行合一,外在的环境条件改变不了,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些小小的事情,让自己感受到一种积极的力量。
 
对此,我们可以从5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做起:
 
1.要笑
 
笑脸,是人的天性,小孩生下来四个星期就会自发笑。
 
但很多时候,出于各种原因我们会装笑,这就没有感染力,也没有魅力了,因为装笑不能产生眼角肌的变化,这叫皮笑眼不笑。
 
2.要动
 
动,也是人的天性。想一想几千万年的进化历史选择的是行动还是不行动?一定是行动。
 
人是行动的生物,每天运动15-30分钟,大脑产生出积极的神经化学递质,会产生内啡肽,内啡肽可以让你特别开心。运动上瘾都是内啡肽的作用,快到终点的时候每个人都是特别开心地奔向终点。
 
3.要说
 
爱说话、想说话、会说话,这是人和动物不一样的地方,话让我们开心。领导为什么喜欢作长报告?教授为什么喜欢拖堂?群众为什么喜欢八卦?人性使然。
 
沟通也属于“说”,它特别重要。人的语言不仅仅是符号,一定是身心灵的感受。
 
所以,人一定要说,说话让我们产生美好的感受。
 
4.要悟
 
悟性不是一种玄、虚、空的东西。举个例子:一个人走在水边,“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有悟性;一个人走到水边只会发呆,冷不丁喊一句“这么多水啊”,显然悟性很差。
 
因此,我们常说“跟聪明人讲话特别轻松”。
 
5.要观
 
中国人很智慧,发明了一个概念叫“又见”,简称观。通常,我们都以为是眼睛在观,其实不是,已有生命学家用科学的方法证明了人的视觉器官不仅仅是眼球、眼睛,还包括视交叉,就是在眼睛之后的神经通道,同时还包括大脑前额叶。
 
这意味着,只靠眼睛看,不一定看得到,除非你的心眼看见了。

 
这是我们的智慧,我们要观世界,就要用心去看,而不是用眼去看。

四、用心看,克服“无意视盲”
积极的方法有千万条,科学是最重要的。我有一个发明的概念叫“福流”,翻译自英文的“FLOW”。
 
我们发现,凡是成功人士有特别重要的经历,他们在做自己特别喜欢或者不得不做的工作时,能够进入到一种如痴如醉的状态,这种状态就叫福流。
 
做一件事情能够沉浸其中,忘掉时间,忘掉空间,这种感觉就是特别重要的沉浸体验。这种体验让我们特别开心,特别积极主动,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力量,中国企业家需要有澎湃的福流体验。
 
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智慧,叫做慧眼禅心的修行,我们有时候太着急,匆忙赶路,很难意识到生活在变化。生活其实有善意、有禅机,但要用心反复看才能看见。

 
用心去看生活中重要的真善美,就会发现生活很美好,有善意,有美意,有德意。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用心,克服“无意识盲”。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关键是用心欣赏自己周边的人、事、物。
 
最后,用海伦·凯勒的话来结束今天的分享:

我想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在森林里面走了一个小时却什么也没有看到,我一个看不见任何东西的盲人却看见了无数的事情:我看到了一片叶子上对称的美感,看到了银杏树表面那种光滑的触感,看到了树枝上那种粗糙的凹凸不平。 
我作为一个看不见的盲人可以给那些能够看见的人一个启示:
去善用你的眼睛,就像你明天将会失明一样;去聆听美妙的天籁、悦耳的鸟鸣、奔腾的交响曲,就像明天将会失聪一样;去用心抚摸每一个物件,就像明天将会失去触觉一样;去闻花香,去品尝每一口饭菜,就像明天你将永远无法闻到香味和品尝味道一样。


主办方简介——

《中外管理》杂志是中国内陆创办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的专业管理月刊,同时为企业提供从会议、培训、活动、考察到官产学合作等全方位管理服务的中文财经媒体,并正迅速发展为一个基于杂志底蕴,同时善于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的综合性企业管理服务平台。

自1991年正式创刊至今,《中外管理》秉持着“开拓视野,理念领先”的办刊理念,以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的杂志内容,成为读者忠诚度及美誉度最高、影响力最广的企业管理专业月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