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过5本书了解零售业的历史与未来 | 新零售

 精致878 2019-12-14

零售的英语是Retail,wikipedia中这样定义:Retail来自古法文retaillier,意思是切碎。零售是商品供应链的最后一站,上游的所有供应商都是为商品増值的参与者,而零售顾客是消费者。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作者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其中最高的层次是主题阅读。主题阅读有些类似于做课题研究,材料不只是一本书,而是与同一个主题相关两本以上的书。这篇文章就是关于零售业发展的主题阅读的读书笔记与思考。零售业是商业社会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每个人的都离不开零售业,所以这是一个很有趣也值得研究的领域。

市面上讲零售的书很多,在经过筛选之后,我选择了5本比较有代表性的书来研读——《富甲美国-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自传》、《一网打尽:贝佐斯与亚马逊时代》、《零售的哲学:7-Eleven便利店创始人自述》、《刘强东自述:我的经营模式》、《智能商业》。这5本书所涉及的零售企业,覆盖了美国、日本、中国,时间跨度上从1945年至今,经营形式涉及实体超市、便利店、互联网店。由于美中日作为世界上GDP排名前3的国家,这5家企业也基本可以代表当今的零售业格局。阅读这5本书之后,收获及感悟颇多,分享如下:

1


近现代零售业的历史

零售行业最重要也最核心的特点就是一句话: 顾客需求是永恒的,而满足顾客的方式是不断螺旋式发展的。 整个现代零售行业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就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新零售业态打败旧零售业态的过程。任何时代的消费者,追求的永远都是“多、快、好、省”,再加上优质的售后服务。消费者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是随着社会进程和经济的波动变化的。技术的创新与革命,在促使新业态代替旧业态的过程中总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零售业态的一代一代更新,主线都是: 社会进程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消费者需求发生了新的排列组合——新技术导致更好地满足这种需求的新业态出现。张潇雨在《商业经典案例课》中为我们道出了零售业发展的历史规律。

从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仿佛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飞机、轮船、集装箱等物流技术的提升,计算机、互联网、手机的诞生都极大的改变了零售业的形态。1880年,借助邮政和铁路系统的发展,美国的西尔斯开始通过邮购进行销售,到1920年营业额已经达到2.5亿美元。在1920年后,美国的交通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到1930年美国的汽车登记数量达到2300万辆,人们的活动范围开始扩大,1941年电视广告开始走进家庭。这一时期,连锁经济店及大型超市开始出现。20世纪70年代,大型折扣超市开始爆发,第一家沃尔玛就是在1962开设。在1992年之后,互联网开始普及,1994年雅虎成立,1995年亚马逊成立,开始在网上买书,1999年阿里巴巴成立,2004年京东进入电商领域。2007年随着Iphone的上市,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2


《富甲美国-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自传》

(1992年出版)

1、概述

这本书的作者是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1918年出生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1940年大学毕业后进入连锁百货商店杰西潘尼工作,1942-1945年参军,1945年退伍后买下阿肯色州纽波特镇富兰克林杂货店,租约到期后,1950年在阿肯色州西北部赛洛姆斯普林斯镇又开了一家富兰克林特许经营加盟店,1960年已运营15家店,当年总销售额140万美元,1962年正式进军折扣销售行业,开设了第一家沃尔玛店,1969年成立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1972年沃尔玛公司股票获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1976年已开设125家店,1980年已开设276家店,1983年在俄克拉荷马州的中西部市开设了第一家山姆会员商店,1987年沃尔玛的卫星网络完成,是美国最大的私有卫星系统,1990年沃尔玛成为美国第一大零售商,1991年沃尔玛商店在墨西哥城开业,沃尔玛开始进入海外市场,1992年4月5日山姆·沃尔顿先生辞世。1996年通过成立合资公司进入中国,2010年《财富》杂志公布了美国五百强企业新榜单,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取代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登上榜首。

2、特点

  1950年开始实行自助销售。“当查理和我布置好本顿维尔那家店后,它成为了全国仅有的三家进行自助售货的百货店之一”。

  1962年开始小镇扩张,占领折扣销售处女地。“我们主要经营策略其实就是在别人忽略的小城镇里开设大型折扣店”。“当我们真正开始大规模开设分店时,飞机就变成了勘察新店店址的强大工具”。

③  1971年开始实施面向全体员工的利润分享计划。1991年沃尔玛的利润分享金额是1.25亿美元。

④  1978年开始建立自动化配送中心。“我们将货物运至分店的成本只有不到3%,而我们的竞争对手运送同样的货物到分店,花费的成本可能介于4.5%到5%之间”。

⑤  1983年卫星通信系统投入使用。“事实证明,卫星系统是绝对必要的,因为一旦我们在各个分店里有那些扫描设备,就能将所有的数据通过电话线传到本顿维尔总部。我们越快获取信息,就能越快做出反应”。

⑥  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控制成本,薄利多销。“差不多总一开始,我们的目标就是薄利多销,想方设法运用我们的力量同供应商打交道,以期能够向顾客提供最优质的商品”。

3、摘要

  不断试验,不断试着做出些与众不同的事情来,不断自我训练以深入了解零售业,不断努力保持自我处在潮流的领先位置。这是我天性中一个很大的矛盾之处,直至今日我也不能完全理解...我在经商之时总是不断冲击现有体制,不断创新,做出异乎常规的事情。

  不过我可以告诉你,在一生不断的激流勇进之后,我深信,沃尔玛会取得今日的非凡成就,其中一个真正的秘诀就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我们许多的上好机遇都是由社会需求催生的。

  我一向觉得,一个人要是能够理好自己的财务,肯定也能出色地管理我们的店。

  在零售业中获得成功的秘诀就是满足顾客的需要。

  金钱对我的意义从来就没那么大,即使是从账目意义上来说也是这样。只要我们有足够的事物,有不错的住处,有地方可供我饲养我的猎犬,有地方打打猎、打打网球,还有,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这就是有钱了。

3


《一网打尽:贝佐斯与亚马逊时代》

(2013年出版)

1、概述

这本书是作者是布拉德·斯通 (Brad Stone),讲述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的传记。贝佐斯1964年出生于美国新墨西哥州阿尔布奎克,1986年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进入纽约的一家高新技术开发公司FITEL,主要从事计算机系统开发。1988年进入华尔街的Bankers Trust Co,担任副总裁。1990年至1994年与他人一起组建套头基金交易管理公司D.E. Shaw & Co,于1992年成为副总裁。1995年7月16日成立Cadabra网络书店,后将Cadabra更名为亚马逊。1997年5月亚马逊上市。2000年亚马逊的宣传口号改为“最大的网络零售商”(the Internet’s No.1 retailer)。2001年亚马逊开始大规模推广第三方开放平台(marketplace)。2002年推出网络服务(AWS)。2005年推出Prime服务。2007年开始向第三方卖家提供外包物流服务 Fulfillment by Amazon(FBA)。2007年11月亚马逊于推出第一代 Kindle。2010年推出KDP的前身自助数字出版平台Digital Text Platform(DTP)。2016年10月亚马逊排2016年全球100大最有价值品牌第8名。2018年9月4日亚马逊股价一度超过2050.50美元,成为继苹果之后第二家市值破万亿美元的美国公司。

2、特点

  “反熵”(anti-entropy)这个理念,正是贯穿亚马逊二十年多年管理的核心思想。在物理学中,“熵”指的是一个系统混乱的程度,或者说是无序程度的度量——越无序,熵的值就越大;越有序,熵的值就越小。

  “飞轮效应”是指,一个公司的各个业务模块之间,会有机地相互推动,就像咬合的齿轮一样互相带动。一开始从静止到转动需要花比较大的力气,但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一旦转动起来,齿轮就会转得越来越快。这也是亚马逊这家公司真正的秘诀。亚马逊的三个核心业务:Prime 业务——也就是亚马逊的会员服务;Marketplace 业务——也就是第三方卖家平台;AWS——也就是亚马逊的云服务。

  “超级接口化”其实就是: 亚马逊的一个核心理念是,把自己内部功能化的业务,都转化成对外服务化的业务。 亚马逊不仅是一个零售帝国,还是一个可以输出自己的各种能力,帮助其他玩家打造自己的王国。现在很多科技企业都在强调自己在做“生态系统”,在我看来,亚马逊才是一个真正自由、开放的生态系统。

  自由现金流:一个公司股票背后本质的价值,是它能产生的自由现金流。 利润只是自由现金流的组成部分之一。你要从利润里刨去维持利润要投入的额外的钱,剩下的才是自由现金流。

  万税帝国:不管是电商、平台,还是人工智能,都只是亚马逊的手段,不是目的。 亚马逊的终极野心是:向所有网上的活动“收税”。

3、摘要

  杰夫·贝佐斯就具备了山姆·沃尔顿所描绘的那些品质。他一直不愿意让亚马逊屈从于任何官僚的慵懒作风,希望不断有新的想法涌现,想法设法改进网站的过去做法,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始终走在对手的前头。

  在对Prime的信心上,贝佐斯几乎是单打独斗,每天都要密切关注注册人数,每当零售团队在主业上降低对快运俱乐部业务的宣传力度时,他就出面干涉。

  贝佐斯沉迷于提升顾客体验,只要看到谁不专心,或者他认为没有展示其大胆设想才能的都会首当其冲成为他的出气筒。

  自20世纪90年代晚期开始,贝佐斯就一直声称亚马逊在电子商务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是一家技术公司,而非零售商。

4


《零售的哲学:7-Eleven便利店创始人自述》

(2013年出版)

1、概述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7-Eleven的创始人铃木敏文,1932年出生于日本长野,1956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出版社工作,1963年进入伊藤洋华堂,1973年执掌日本7-Eleven。20世纪60年代后期,日本的经济经历高速成长后,消费者的需求迅速高涨,大型超市迎来了繁荣期。不过进入70年代后,大型超市的开设受到当地商店街的强烈但对,铃木敏文希望寻求大型商店与中小零售店的共存方案。这期间,铃木敏文在美国加州研修时见到了美国南方公司开设的7-Eleven便利店,于是力排众议与美国南方公司签订特许权协议,将7-Eleven引入日本。1976年,日本7-Eleven超过100家。1980年,突破1000家。1993年,突破5000家。2003年,突破10000家。2013年,全球的7-Eleven超过50000家。

2、特点

  1974年密集型选址战略-品牌效应、提升物流配送效率。

  1978年引入订货终端机及POS系统-把控订货及销售。

  1980年推进适应便利店的物流体制-共同配送、小额配送。

  1999年提供便利是最终目标-在便利店安装ATM。

  2007年创建自有食品品牌7-Premium-提质增效。

  2011年推出送货上门-适应日本老龄化。

  2012年推行网络和实体门店的融合工作Seven网络购物。

3、摘录

  7-Eleven之所以经常被同行成为业界的先驱者,其核心因素在于我们从不放过任何细微的变化并能够予以恰当的应对,不论企业组织或是职员自身都能灵活地虽变化而做出改变。

  判断一项事业是否具有可行性,更应该从消费者的立场出发,以消费者的观点,深入考察是否符合需求。

  实现机遇并不需要特殊的才能,关键在于问题意识和思维力。其中,问题意识指能经常主动研究现行的工作模式是不是处于最优的状态,而思维力代表了深层次挖掘事物本质的能力。

5


《刘强东自述:我的经营模式》

(2016年出版)

1、概述

这本书的作者是京东的创始人刘强东,1973年出生于江苏宿迁,1998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在中关村创办京东公司,代理销售光磁产品,2004年,初涉足电子商务领域,创办“京东多媒体网”(京东商城的前身),2013年4月23日,京东宣布注册用户正式突破1亿,2014年5月,京东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2018年京东全年GMV近1.7万亿元人民币,合2537亿美元。

2、特点

  坚持正品,从中关村市场开柜台的时候,刘强东就坚持做正品。

  坚持低价。刘强东一直很相信价格的力量,所以哪怕是在草创初期,他就很爱打“价格战”。

  好的服务。当时刘强东还不懂什么叫“用户体验”,但是他和团队服务客户的时候一点也不含糊。

  彻底转型电商,在2004年,尝到了互联网甜头的刘强东想要把公司线下柜台全部关掉,彻底转型电商。

  2007年坚持自建物流,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客户体验。

3、摘录

①  公司想赚钱太容易了,但是不该赚的钱,京东永远不会动一点点脑筋,更不会花哪怕一秒钟的时间去思考。因为用这些渠道去赚钱,哪怕真的有利润,我们也不会感到骄傲和自豪,相反,我们会有深深的羞耻感。

  上市之后,其实我们销售的毛利率很低,甚至在全国的零售商里面是最低的,因为我们把大部分利润还给了我们的消费者。我坚信,这才是我们给用户带来的最大价值。

  要是仔细核算从用户下单到最后交易真正完成,包括退换货完成,我们大概有34个大的节点,100多个具体流程动作。这里面任何一个动作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用户体验。所以,可以说,从整个零售业来看,电子商务企业的用户体验其实是最难做的。

  作为一个企业家,你带领一个企业,其实就是一直在走钢丝,企业越大,钢丝越细。

6


《智能商业》

(2018年出版)

1、概述

这本书的作者曾鸣在2006年8月加入阿里巴巴,任总参谋长,参与了阿里巴巴整体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包括淘宝、支付宝、阿里云计算、菜鸟网的开创和发展。阿里巴巴是1999年9月,由马云带领下的18位创始人在杭州成立。2003年创立淘宝网。2007年在香港上市。2008年4月推出淘宝商城,后改名天猫商城。2012年从香港退市。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于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BABA”。2018年阿里巴巴的全年GMV达到4.82万亿人民币,合7194亿美元。

2、特点

  依托淘宝建立的生态系统。不管是天猫,还是支付宝,还是后来的蚂蚁金服和菜鸟集团等等等等,都是依托于淘宝这个全国垄断的C2C平台发展起来的。

  2008-2009年布局云计算业务,“我们认为数据是未来的方向,云计算是未来的方向。”

  造节“双十一”,不管是阿里内部的系统,还是物流快递,以及支付、仓储、供应链,甚至直到最后端的生产,每次节日就像是一次大型练兵,这么多年过后把中国整个的电商水平抬到了非常可怕的程度。

3、摘录

  我把中国这个市场的发展特殊性称作“三浪叠加”的时代。如果回到2008年这个时点,把传统零售称为1.0模式,国美、苏宁为2.0模式,淘宝则是3.0模式。

  智能商业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分别是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所谓的人类文明,最关键的并不是每一个个体,而是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协同能力,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优势。

  在未来10年里,智能商业的发展依然要靠三条主线的突破。在线化--IOT(物联网);智能化--AI(人工智能);协同网络的扩张。

  智能商业的核心特征就是能主动地了解用户,通过学习不断提升用户体验。而真正把用户、数据和算法创造性地连接起来的就是产品,这也是互联网时代特别强调产品重要性的根本原因。

7


最后的总结

一次性的读一批优秀的书籍,把其中内容及观点进行对比,是一种乐趣,同时也会收获很多。虽然这5本书讲的内容都与零售相关,但因为作者身份的不同,所描述的角度差别也是巨大的。《富甲美国》、《零售的哲学》、《刘强东自述》都是企业的领导者亲自写的,能让我们从第一视角来体察这些零售企业的发展历程。《一网打尽》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通过梳理贝佐斯与亚马逊的成长,相对更加客观。《智能商业》的作者曾鸣更接近于阿里巴巴的军师角色,描述的内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偏行业的分析。

读书的过程中,我也回想了一下零售业发展对于我这样的个人的影响。2004年之前,在东北老家的小县城里,柴米油盐会到家旁边的小卖店、农贸市场,衣服或者大件会到城中心的商场。2004年来到北京,一直到2009年,除了书籍之外,基本都是便利店、商场、超市。2009年至2016年,食品还是会去超市购买,各种电器、衣服基本都在电脑上通过京东和淘宝购买。2016年至今,基本都是通过手机购买,电器衣服还是通过京东、天猫,食品主要通过盒马、多点来购买,去商场的目的基本只剩下吃饭、看电影、带孩子玩,已不记得上次去沃尔玛是啥时候了,当然偶尔会去公司楼下的7-Eleven便利店买早餐。

经济学者薛兆丰讲过:我们看到的社会,只要有人在,就会有需求在。只要有两个以上的人在,他们的需求就不一样,需求不一样就会有交易。有交易就有信息不对称,有信息不对称就会有中间商。所以只要有人类存在,作为中间商角色的零售业就会一直存在下去,但其存在的形式,也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形态的变化而不断的演变。正如刘强东在《富甲美国》的序言中讲的:商业零售是伴随人类社会数千年演进的系统,有其自身规律,任何新兴技术必须遵循零售业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