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骨文不枯燥,带你走进有趣的甲骨文

 mengk4fz0yyf5h 2019-12-14

提到甲骨文,大家一定觉得离我们太遥远了,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用于文献记录的文字,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大家是不是觉得这种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一定很晦涩难懂和枯燥呢?其实不是的,因为甲骨文是象形文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是表意文字,当我们深入研究时,会发现这些文字非常有趣,不妨我们往下看。

大家猜猜下面这些是什么字呢?

第一个是乌龟的“龟”字,用甲骨文写出来就像是乌龟的简笔画;第二个是“猱”字,是一种猕猴,看上去也很神似;第三个是“果”字,看上去就像一颗长满果实的树;第四个是“屎”字,这个字看上去就更生动和形象了,把拉屎的过程都描绘出来了。

我们再看下,甲骨文中“甫”字的写法,这个字有两部分特征符号组成,上边是甲骨文字的“屮”,就是现在我们熟悉的小草,下边是甲骨文字的“田”,就是田地的意思。通过图片我们知道,从甲骨文一步一步地演变成了现在的这个“甫”字。

我们再来看甲骨文里的“笔”字,从甲骨文和金文来看,“笔”是一个典型的会意字,描绘了一只手拿着一支毛笔的画面。古人向来喜欢以三代多,所以,这支毛笔有三根毛。

我们再看一个“尽”字,甲骨文中“尽”字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左上方是一只手,手中拿的是一个刷子,下面是一件类似簋、盘、豆一类带有底座的器皿(当然后来的锅碗瓢盆均可统称为“皿”)。描绘的是一个人拿着刷子洗刷餐具的场面,餐具都洗了,说明其中的食物吃完了,所以“尽”字的本义就是器物中的东西没有了、吃完或用完了。

今天我们先简单地介绍这几个字,通过这几个字的分析和讲解大家也能从中了解到一些甲骨文造字的规律,我们后期会继续讲解甲骨文的一些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