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人。这个问题很有难度。 【长期写魏碑,还要写好唐楷很有难度。魏碑和唐楷虽然同为楷书,但取法相去甚远。唐楷和魏碑不可兼得,先二选一。如果真要学唐楷,暂停写魏碑。千万不要用魏碑的思维,思考唐楷。】 如果你长期写魏碑应该知道魏碑的特点,魏碑斧凿而成,笔画很不规整。 上图左上角的魏字,华文新魏字体。 这样的字体算不算既魏碑又唐楷,或者说既不魏碑又不唐楷。 魏碑和唐楷在某些方面是截然对立的,魏碑雄浑朴茂看似自然天成,唐楷笔画平稳凝重,结构严谨,法度森严。要想同时写好魏碑和唐楷没有可能,你必须要做取舍。 其实华文新魏,更多的是按照唐楷修改的,只是将基本笔画细节弄得不那么”唐楷“。 也有人要说了,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赵孟頫不是唐朝的,他的字再看看有些是有魏碑的影子。 比如你看看赵孟頫的《陋室铭》,就有一些魏碑的影子啊。 我也认同赵孟頫看过或者学过魏碑,相传赵孟頫日书万字,耐心挑选有些字有那么点魏碑的影子很正常。 再比如赵孟頫的《胆巴碑》,硬着要找,当然能够硬凑出来,”石“这个字的笔画是不是可以说是某块魏碑上的某个字的某一笔。 练了很久魏碑,不要看到楷书或者直接说唐楷,找唐楷哪里传承魏碑。一定要把魏碑和唐楷分开。尤其我们当代学魏碑的书法家们写魏碑越来越”自然天成“,就是为了特意和唐楷做区隔。 如果你练过很长时间的魏碑,想练唐楷。请先停下来,不要练魏碑,专注练唐楷。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都可以练起。30年前,我们当时的学习楷书用的教材,主要是颜体和柳体。 【一人有感】 如果你非要想着融合魏碑和唐楷,总能找到各种”例子“。以我们当代学魏碑的书法家取法越来越”自然天成“,很明显是特意和唐楷作区隔。 尤其现在书法圈的环境下,唐楷和魏碑不可兼得,二选一。想要学习唐楷,先把魏碑放下。 以我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补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2020年1月21日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