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念路遥先生
路遥先生,是时代的一面旗帜,陕西“三座大山”之一,同时也是陕军东征的领军人物。晚上我看了一段先生生前的视频,顿时泪奔,在先生逝世二十七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略记一段肤浅的文字缅怀之。 生命无长短,平凡尚远大,人生路遥远,世界王卫国!有的人,一生像莲花,纯净得干脆,纯粹得让人心疼,仿若一泓清泉,让人陶醉,让人痴迷。我喜欢先生的格言:“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大多数平凡世界里的平凡人,一生何曾不是这样,默默无闻地开垦着自己生活的那片田地;又默默无闻地守卫着自己喜欢的那棵树那叶草那团花。先生,您生命在的时候,作为一根蜡烛,服务着别人,照耀着世界,燃烧着自己。到最后,留下了一座雄壮伟岸的大山形象,您虽然在陕北那块特殊情怀的黄土地上已然沉睡,却实实在在地用文字、用精神融进了全国人民激昂的心田。 好的文学作品,往往是不分年代不分地域的,当我在那个生命快要坚持不下去的夜晚,手捧先生的《平凡的世界》《人生》,内心又爆发了激越的奋斗意志。那些书里的人物命运和苦涩熬煎的日子是多么地贴近生活,又多么地催人奋进啊!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为它融入了作者对苍生、苦难、生活的无限同情和理解,同时,又传达着似金子般对待生活、对待人生的态度,依稀里的迷离里热血滚烫,满腔赤诚。诚然而言,路遥先生当属平凡世界的普通人寻找生活坐标和人生定位的第一人。我猜想,这大概也是《平凡的世界》能够经久不衰代代传颂的一个主要原因:任时代怎样发展,一个普通人要永远寻找自己在时代里的落脚点和定位点,而对于内心世界空虚浮躁的现代人,尤其需要精神粮食来调节自我,引导自己找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自购得《平凡的世界》三部纸质书后,我如获珍宝,完完整整地看过两遍,时至今日,还会放于枕边再次翻看。对于电视剧,也一直追剧到结束,每看一遍都有对人生更高层的领悟。一回想那些书中情节——少平求学,少安闯世事,秀莲,晓霞与兄弟两人的美好爱情故事就令人感动又揪心,好似那样质朴的女人和纯真的爱情只有天上才能寻觅。那些熬煎苦涩的生活场景和玉厚,玉亭,兰花,兰香的影子又时不时与现实重合撞击在一起。那碰出的火花又是那样的滚烫和耀眼,照得人不自觉地热泪盈眶!晓霞作为一个天使般的人物,她的生命像一朵未结藕的莲花,短暂而不短缺。她的人生又像黑暗中的一束光,或者说像迎着太阳花开微笑的向日葵,她照亮了孙少平的人生,也照亮了大多数青年人的内心,随后自己用一个天使般的微笑又刹然离去,让人惋惜,痛心不已。至于王满银,这样一个二流子似的人物,生活中又有他特别的可爱之处和荒唐好运;秀莲是代表着生活在现实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伟大而又令人感动;润叶是最心疼又最美丽的代表,我在感叹她不幸的同时,又对最终的结果抱着满意和释然的态度,转身,身边那谁谁不就是的润叶么。反观现实,对于一些事情,我们又常常会选择了妥协,选择了原谅,选择了理解这个世界,仿佛这才是现实生活原本的面目。我认为,《平凡的世界》伟大之处还在于能够将理想与现实分开,同时穿插进书中,所谓虚虚实实,“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也许就是这个道理了。 《人生》读过后,我恍然若梦,自己的人生和大部分青年人的命运又何尝不像高加林和刘巧珍的故事。初出茅庐时,涉世未深的我们桀骜不驯,总想着上高楼,为自己设想出一个多彩而又不切实际的理想化人生。随着走过的路不断加长变厚,我们最终在一次次挫败后,开始不断否定过去,嘲笑自己,原来我们一直就是书中的可爱可笑之人。我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迷失了自我,又幻想着能够在那个靠金钱和权利获得自我存在感价值感和归属感的世界里徘徊,最终等到撞的头破血流之后才猛然醒悟,原来我们都像没有根的豆芽,任风摆荡的芦苇,是我们太过贪婪,想得太美,做得梦太圆!偌大的世界里,我们找不到了自己的落脚点,我们漂浮,我们厌世,我们不满,我们暴露了自己的本性。若如猴子搬包谷似得一沓沓过去叠加的路程,一路过后,留下的只会是虚无。 先生英年早逝,陕北的黄土高坡上少了一位将信天游写进书中的好后生,陕西文坛乃至中国文坛失去了一位真正为平凡世界的普通人写书的大作家。每逢先生纪念日,纪念馆铜像前人头攒动,山河呜咽,猢鸟同悲,那是一位真正敬畏文学敬畏文字的良心作家!平凡的世界,我们的世界,先生笔下的世界;朴实的人生,我们的人生,先生笔下的人生!永远的战士,陕北的路遥,普通人民的先生!致敬,默哀,缅怀!先生已逝,人生漫长,平凡世界,路遥长存!·完·
作者简介:康颖第,现谋生于一家民营企业,八九年生,韩城人。文学爱好者,韩城市作协会员。作品多见于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