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都会背诵中国历史朝代歌,其中周朝的歌词是“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今天我们就聊一聊春秋的话题,重点说一说为什么把东周前半段称为“春秋时期”。
初秋时期势力图 对于这个问题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大概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根据史书记载,这一时期的大部分大事件都发生在春秋两个季节,所以人们就把这一时期称为“春秋”;另一种说法是因为《春秋》这部史书,据说是由鲁国的史官编撰后由孔子修订的一部鲁国国史,时间节点正好和春秋战国分界点相吻合,所以称“春秋时期”。
网络配图 下面参易阁从易经的思维方面说说我个人的看法,仅供参考。易经核心思想是阴阳,是一个太极图,也就是动态的平衡。而春秋时期的历史我们发现有两个特点:我们知道周代重礼,所以各国虽然不把周天子放眼里,但礼没坏,周天子还是有一定的地位;另一个特点是各国之间虽然相互攻打,但是很少有被灭国的情况。从《易经》的角度看,春秋两个季节都是阴阳相对平衡的,昼夜长短基本也相差无几,而冬夏的话就是一个至阴一个至阳,阴阳不平衡。所以称为“春秋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