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毕生抗击外侮、捍卫祖国的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与《止止堂集》。 戚继光还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多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地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 马上作 南北驱驰报主情, 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 都是横戈马上行。 评注:江花边草,同时象征世俗。本诗是作者戎马生涯的写照。 晓征 霜溪曲曲转旌旗, 几许沙鸥睡未知。 笳鼓声高寒吹起, 深山惊杀老阇黎。 评注:阇[shé]黎,梵语高僧之意。 望阙台 十年驱驰海色寒, 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 洒向千峰秋叶丹。 评注:有感于曾一起抗倭的汪道昆被弹劾罢官。 宿阿育王寺 十里青青竹作围, 连天山色欲西飞。 不因国愤冲双鬓, 便与支公老翠微。 评注:支公,即晋高僧支遁。精研《庄子》与《维摩经》,擅清谈。当时名流谢安、王羲之等均与为友。 题武夷 一剑横空星斗寒, 甫随平北复征蛮。 他年觅得封侯印, 愿学幽人住此山。 评注:武夷,即福建武夷山。 过文登营 冉冉双幡渡海涯, 晓烟低护野人家。 谁将春色来残堞, 独有天风送短笳。 水落尚存秦代石, 潮来不见汉时槎。 遥知百国微茫外, 未敢忘危负岁华。 评注:嘉靖32年(1553)作于山东,时年26岁。 “水落”句:传说秦始皇作石桥,欲渡海看日出处。时有神人驱石下海,石去不速,神辄鞭之,皆流血,至今悉赤。 “潮来”句:。汉武帝令张骞使大夏,寻河源,乘槎经月而到一处。又,文登所属登州故治为山东蓬莱,汉武帝曾于此望海中蓬莱山。 登盘山绝顶 霜角一声草木哀, 云头对起石门开。 朔风虏酒不成醉, 落叶归鸦无数来。 但使玄戈销杀气, 未妨白发老边才。 勒名峰上吾谁与, 故李将军舞剑台。 评注:盘山在今天津蓟县,古有“京东第一名胜”之誉,山顶有唐开国名将李靖舞剑台 登石门驿新城眺望 万壑千山到此宽, 边城极目望长安。 平生自许捐躯易, 遥制从来报国难。 尚有二毛惊岁变, 偶闻百舌送春寒。 庙堂只恐开边衅, 疏草空教午夜看。 评注:“捐躯易”而“报国难”,多少忠臣良将的共同心声! 韬钤深处 小筑惭高枕, 忧时旧有盟。 呼尊来揖客, 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 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评注: 韬钤,古代兵书《六韬》、《玉钤篇》的并称,后泛指兵书,借指用兵谋略。题意为:谈论用兵韬略引发的深层志趣。 “云护”句:看兵书一直看到天黑。云护指天黑,牙签代兵书。 末联“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如同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和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一样,已成为戚继光留给后世的励志名句。 ![]() 凯歌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评注:这是一首骚体诗,也是我国第一首军歌歌词。 编辑:新文、王明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