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新任女总理最近刷屏了↓ 年仅34岁,颜值在线,是芬兰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理,也是全球最年轻的在任总理。 她叫桑娜·马林,刷新纪录有点意外。 在当选总理前,马林担任芬兰交通部长。上周,今年6月才上任的时任总理安蒂·林内,因为处理一起劳资纠纷不利引咎辞职了。马林和林内同属执政党社会民主党,在最后的党内投票中,她赢了对手3票成为社民党党首,顺利继承了政府总理职位。 对于外界关心的性别和年龄,马林其实看得很开: “我从来没想过自己的性别和年龄,我只想进入政坛的原因和哪些方面赢得了选民支持。” 马林说这话是有底气的。因为在芬兰,年轻女性早已成为政坛的重要势力。 一个显眼的事实是,现在的芬兰政府由5个党派联合执政,除了马林所在的第一大党社民党,其余4个党派领导人也全都是女性,都在政府中出任要职—— 卡特丽·库姆尼(Katri Kulmuni),32岁,经济部长 玛丽亚·欧希萨洛(Maria Ohisalo),34岁,内务部长 丽·安德森(Li Andersson),32岁,教育部长 安娜-玛佳·亨利克森(Anna-Maja Henriksson),55岁,司法部长 也就是说,除了55岁的亨利克森,其余4名党首都是不超过35岁的年轻女性。 看看别人家的35岁…… 但这并非因为马林上台后才有的现象。其实在林内担任总理时,芬兰政府的全部20个部长中,已经有11个女性部长了,早就超过了“半边天”。 此外,马林也不是芬兰的第一位女总理。 2003年,芬兰选出了第一位女总理安内莉·耶滕迈基,2010年又诞生了第二位女总理玛丽·基维涅米;而早在2000年,芬兰还产生了第一位女总统塔里娅·哈洛宁(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这是政府高层,再来看看议会。 芬兰议会现有200个议席,在今年年初的议会选举中,女性议员增至93人,刷新了2011年最高纪录的85人。女性议员比例高达47%,虽说不是全球最高的,至少能排进前五了。 在芬兰,女性参政议政之所以会成为社会常态,源于走在世界前列的性别平等。 早在1972年,芬兰就成立了直属于总理的性别平等政策委员会,负责顾问指导、推动法案、促成官民合作或自主进行相关研究,一步一步推动性别平等。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8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显示,在全球性别差距最小的国家榜单中,芬兰位列第4。 有意思的是,在这份报告中,前三也都是北欧国家,分别是冰岛、挪威和瑞典。另一个“拖后腿”的北欧国家丹麦则排在第13位。 再来看另一个数据。北欧五国女性议员比例平均为42.3%,全世界最高,比第二名的美洲地区高了整整12个百分点。 所以才有了数据在现实世界中的直观映射—— 冰岛总理卡特林·亚科布斯多蒂尔(43岁,2017年上任)↓ 挪威首相埃尔娜·索尔贝格(58岁,2013年上任)↓ 丹麦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42岁,2019年上任)↓ 也就是说,北欧五国中除瑞典外,其余四国政府现任首脑清一色是“铁娘子”。 至于唯一的例外瑞典,虽然历史上从未有过女首相,但早在1986年,瑞典的32个政府部长中,就曾一度有过16名女性。 放眼全世界,女性领导人并非罕见。 在南美、南亚的相当多数国家,其实都产生过女性首脑。比如世界第一位女总统贝隆夫人,就诞生在阿根廷。但这些国家无论是数据还是现实感受,都不是性别很平等的国度。 南美、南亚等国家的特殊之处在于,绝大部分女性首脑背后都站着一个强有力的男性或家族。贝隆夫人继承了贝隆将军的政治遗愿,英迪拉·甘地的姓氏就决定了她的强大政治资源。 但在北欧乃至欧洲其他国家,女性领导人都是凭本事在跟男性的同台竞争中胜出的,她们也因此在世俗社会有着更少的束缚。 比如,对于芬兰女总理马林的出身,不少媒体报道的是“单亲家庭”,但她实际上来自一个同性家庭。她在2018年1月生了个女儿,但她跟伴侣一直没有登记结婚。 这要在其他国家,马林别说当总理了,恐怕找份普通工作都得被异样眼光审视。 冰岛前总理约翰娜·西于尔扎多蒂走得更远。2009年就任的她是冰岛历史上首位女总理,也是世界上第一位公开同性恋身份的总理。
平等和公平,早已根植于北欧人的理念中。 还记得几个月前的一部纪录片《在他乡的童年》吗?第二集芬兰篇播出后让人直呼“芬兰的童年让人羡慕到流泪”。 纪录片中的两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 其一是女性产假之优渥↓ 其二是社会氛围之平和↓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34岁美女当总理才不会被芬兰人当做是什么大新闻。在他们看来,总理不过是一个月薪12173欧元的职位而已(芬兰人平均月薪3000欧元左右),虽说赚得多点、看着光鲜亮丽点,可能还远不如一个清洁工活得自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