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术 | 河南开封二曾祠与河南图书馆建筑研究(上篇)

 古建秦 2019-12-15

本文作者为:张亦驰 李路珂 张植程

题图:陈叙初赠予中国营造学社的二曾祠全景照片,约摄于20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藏)

本文原载于《建筑史》2019年第1期,公众号编辑时有删改。

原文参见:张亦驰,李路珂,张植程.河南开封二曾祠与河南图书馆建筑研究[J].建筑史,2019(01):197-208.

导读

河南开封二曾祠创建于19世纪末期,为祭祀曾国藩、曾国荃兄弟的祠庙建筑,重要的单体建筑有大门、享殿、瓣香楼、叠波亭、环凤阁等,组群中还有两组独立的院落,分别为北宋名贤祠和许公祠。晚清民国之际,二曾祠建筑由传统祠庙转变为公共图书馆;20世纪50-70年代,由于开封市图书馆的使用和扩建需要,原有建筑陆续被拆除;1984年,开封市图书馆在二曾祠故地北侧填湖新建阅览大楼,形成20世纪末期龙亭湖南岸的风貌。

从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前期的地图中可以看到,二曾祠原址位于开封市龙亭公园潘湖东南角,刷绒街西头路北。通过地方史志文献与近代影像资料的梳理,参考当地清代建筑的一般做法,可以使二曾祠这座已经消失的建筑,在图纸上得以重现。

上篇:历史与资料

二曾祠建筑群的营建和使用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现将各时期及相关的大事件列表如下,具体考证与相关史实详见后文。

二曾祠时期(1893-1908)

曾国藩,1811-1872

国荃,1824-1890

据光绪《祥符县志》记载,二曾祠始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这一时间与二曾先后离世的时间相去均有一定距离。按《清实录》记载,曾国藩于同治十一年(1872)去世,于湖南原籍和江宁、安徽、湖北三省省城建立专祠,此后不久,又先后有扬州府、天津府、保定、徐州府为曾国藩设立专祠;曾国荃于光绪十六年(1890)去世,于湖南原籍和江宁省城建立专祠。河南省在1872年和1890年均没有为曾国藩或曾国荃立祠,直到光绪十八年(1892)五月,方有河南巡抚裕宽奏请建祠,“予故大学士曾国藩、两江总督曾国荃在河南省城合建专祠,列入祀典”,获准后,二曾祠工程于次年完工。

光绪祥符县志图中的二曾祠和龙亭湖(1898)

一些1949年后编写的文史资料常将主持修建二曾祠一事归于许振祎。许振祎(?-1899)出身曾国藩幕府,光绪十六年(1890)起任河东河道总督,驻扎开封,负责治理河南山东段黄河事宜。清朝河道总督职权在地方巡抚之上,许振祎既为裕宽上司,又是曾国藩门生,在奏请建造二曾祠的过程中应该发挥了不小的影响,有可能是建祠一事最初的提议者。从1898年的《光绪祥符县志图》中还可见到,二曾祠选址与河道总督府距离不远,仅相隔一个街区;《河南名胜楹联》一书辑录的二曾祠楹联中,亦可看到许振祎的多处题咏。

许振祎去世后,其治理黄河之功绩被清廷以及河南继任官员所认可,光绪二十九年和三十年(1904、1905),两位继任的河南巡抚张人骏、陈夔龙先后上奏,请求在二曾祠中增设祭祀许振祎的祠典,即《光绪三十三年河南省城地舆全图》中,二曾祠东北角之许公祠。

光绪三十三年河南省城地舆全图(1908),许公祠第一次出现在二曾祠东北角

河南图书馆时期(1908-1957)

根据1909年的《河南图书馆书目跋》,河南图书馆发起于1908年秋七月,以许公祠为馆址:“城北二曾祠旁之许公祠,地势处中,宏敞雅洁,甚便庋藏,力主假用……留祠之正中五楹为享祀地,余悉得充馆用。计前后堂舍十有二间,分为藏书、阅书、经理等室,群房厩舍,以处夫役。又拨二曾祠东北院之漪菉山房为诸大府临视燕坐之所。水木青瑟,台榭掩映,与书香相间。

1912年,河南图书馆从许公祠迁出,辗转经历了五次搬迁,于1914年回到二曾祠。1922年因战事,馆址为测量局所占,图书馆被迫迁往南陶胡同;同年冯玉祥督豫,利用龙亭东湖东南角原有的湖堤开辟一条马路,向西通往午朝门,二曾祠内的小湖与龙亭湖主体水系分离。图书馆于1926年再次回到二曾祠。

河南省城街市图(1919)

1927年,民国河南政府拨款对图书馆进行改造,对二曾祠建筑群的面貌和功能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建筑形式上,原有的传统中式建筑被改为中西合璧的式样,一些较为通透的木质墙体改为砖砌实墙,祭祀空间进一步压缩,而阅览面积增大。具体内容包括:将图书馆原有的中式大门及二门两侧厢房拆除,新建三间西式大门;原祭祀二曾之享殿“辟为二室,中为过道”,将瓣香楼南侧“厂棚改为楼房,使阅览室容积扩大”,并为享殿、瓣香楼及东西厢房都更换了新式门窗,解决冬季狂风入室、读者锐减的状况。

1933年春,河南图书馆计划新建一批新式楼房;同年10月,民国政府教育部督学视察河南图书馆,认为这里“馆舍颇为宽敞,楼阁亭榭,景物亦佳。如能妥为整理布置,则庋藏阅览,与夫游息眺望,无不相宜。”计划中的新建未能落实。

最新开封市街全图(1939)

开封府城之图(支那省别全志第八卷 1943)

开封市图书馆时期(1957至今)

开封市图书馆创立于1956年,馆址选在许公祠内。第二年,河南省图书馆迁至郑州,原二曾祠建筑作为开封市图书馆继续使用。

1959年,图书馆对阅览楼(瓣香楼)、外借处、儿童阅览室(许公祠)进行了油漆修补,1961年又对外借处、儿童阅览室等处进行了维修。

1965年底开始修建二层外借楼一座,次年落成。

1974年,瓣香楼因破损严重被拆除,同年11月在大门处另建综合阅览室。

1978年底至1979年初,在馆院内西侧盖“八间房”;1982年,在“八间房”的基础上扩建、接盖二层“转楼”一座,楼内设书库、资料室等,并将“小灰楼”等19间旧房拆除。

1984年,在原二曾祠小湖上新建三层仿古阅览大楼,次年年底落成;将图书馆大门从南侧的刷绒街移至北侧沿湖的龙亭东路,这一格局一直保存至今天。

开封市图书馆现状  图片来源:网络

二曾祠的历史资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以河南图书馆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文字、图纸档案为主,也包括1949年以后的一部分测绘图纸和卫星影像等。第二类主要是历史照片,包括1910年之前日本和西方的旅行者拍摄的照片,以及河南图书馆的一部分档案照片。

文献与图纸

1941年的《河南省立图书馆概况》(以下简称《概况》),提供了河南图书馆时期对二曾祠建筑和院落最为完整的描述:

本馆面积,广约八亩余,原为曾文正公暨曾忠襄公祠。曾氏乃清季名臣,故建筑之宏伟,省垣居魁。清末慈禧太后回鸾,路经河南又以该祠为行宫,陈列设备,大可壮观,辗转至今,殆无残余。今之书库,乃前之瓣香楼,高约三丈,广约六丈,双脊高撩,伟然独尊,周有回廊,北可眺望龙亭,潘杨二湖,水波碧天,胜境绝佳,顶柱为铁梁所支,虽经年久,无大损害。楼分三层,上层为书库,中层后部亦为书库,前部为第一阅览室及杂质室,下层为儿童阅览室。楼之东西,各有通道回廊,后为小湖,曲径桥栏,能达湖心亭,东为双亭名曰叠波,西为单亭名曰光渌,盛夏避暑,实良所也。楼前遍植花木,碧绿葡萄,遍架滴坠,盈池荷花,亭亭玉立。西院瓦房二十余间,南屋藏佛经,西屋为储藏室,东屋为游戏室,西北有亮厅一座为书板陈列室。东院二十余间,北屋为办公室,东屋为编目室,南屋为馆长室,院内奇花异木,无不尽有。馆长室后小南院,房屋九间,曲径幽雅,院内遍植花卉,为职员宿舍。大门东为传达室即新民代笔问事处,西为新闻阅览室,院内东西亦有走廊,中部花木有铁篱环绕,故亦特别茂盛,人为风景,堪称优娴也,惜以本市土质过劣,建筑不坚,若能随时修缮,努力栽培,真乃洞天福地,实本馆之幸也。

此外,《概况》中还提到了对现有建筑的扩充改建计划,包括改筑书库,整理水系及建设游泳池,在室内增添暖气、风扇、电影、电话等装置,开辟西侧空地作为运动场,以及增设医药室和防疫设施等。《概况》最后附有一张平面示意图,以下简称为“1941年平面图”。

河南省立图书馆平面图(1941)

1956年的开封市区测绘图(以下简称“1956年平面图”)具有明确的比例尺,示意出二曾祠建筑群与周边道路、湖泊的关系,以及二曾祠各个院落和主要单体大致的规模(图3)。此外,这张图上,小湖西侧的光渌亭已毁坏。

1956年开封市区测绘图中的二曾祠故址(宋喜信先生提供)

1991年,应河南省建设厅编辑《河南省近代建筑史》的要求,开封市城建局成立“开封市近代建筑史编辑室”,调查了包括二曾祠在内的一些重要近代建筑,并于1992年完成《开封市近代建筑史略》。这次调查时,原二曾祠建筑已全部无存,但距瓣香楼拆除的时间还不到20年,调查者可能是根据记忆和当时得到的档案资料,以游览者的视角,详细记录了二曾祠的空间格局、建筑形制、景观绿化以及部分室内装修信息。除了文字资料,这次调研的成果还包括一幅“二曾祠示意图”(以下简称为“1992年平面图”)。此图不仅展示了二曾祠的平面格局,还体现出一些主要建筑屋顶形式的信息,并对院落中假山、水池、植被等景观小品有较为详细的表现。

1992年绘制的二曾祠示意图 (宋喜信先生提供)

 

除了以上提到的文献和图纸资料,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公布的冷战时期拍摄的卫星图像中,也可以看到1966年二曾祠建筑的卫星影像。通过与现状卫星图像比对校正比例后,可以在图中辨识出瓣香楼、叠波亭、环凤阁、大门,以及1964年新建的二层阅览楼。影像还显示了文字资料中未提及的变动,即原有东西向水榭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坡屋顶建筑。

1966年二曾祠区域卫星影像

历史照片

20世纪初以来,有不少日本和西方旅行家和学者在中国游历考察,并拍摄大量照片。二曾祠作为当时开封的名胜建筑,也出现在明信片和多位旅行者的镜头之中。

曾拍摄二曾祠的两位外国旅行家

左:法国学者爱德华·沙畹(Emmanuel-èdouard Chavannes,1865-1918)

右:日本学者桑原骘藏(1871-1931)

一张发行于1900年的明信片展示了二曾祠滨水建筑的全貌,照片中体量最大的建筑为瓣香楼,其左侧为叠波亭,右侧接近边缘处的建筑为光渌亭。

1900年发行的二曾祠明信片

法国旅行家爱德华·沙畹于1907年在二曾祠拍摄了一些照片其中的三张收录于1909年在巴黎出版的《北中国考古图录》。沙畹的照片以场景为表现对象,单体建筑多位于照片的两侧,对比1941年地图,可知前两张照片是从光渌亭上分别向东南和南侧拍摄,后一张是从水榭拍摄光渌亭,远景中可见开封龙亭的轮廓。

沙畹拍摄的瓣香楼

沙畹拍摄环凤阁及晚霞吟榭

 沙畹拍摄的光渌亭和远处的龙亭

日本学者桑原骘藏于1908年五月游历二曾祠,并分别拍摄了二曾祠享殿、北宋名贤祠(门殿)、瓣香楼和光渌亭。与沙畹场景式的拍摄不同,桑原的拍摄以建筑单体为表现对象,提供了关于建筑形式的更多信息。

桑原拍摄二曾祠享殿

桑原拍摄的北宋名贤祠(门殿)

桑原拍摄的瓣香楼

桑原拍摄的光渌亭

(书中标注为“金明池光渌亭”)

以上照片的拍摄均在1908年秋季之前,这些照片中记录的建筑,是河南图书馆成立之前,二曾祠建筑的最初形态。

1927年民国河南政府拨款对河南图书馆进行西洋式改造后,包括瓣香楼北侧在内的临水建筑增加了墙体和门窗,但功能与平面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而大门、二曾享殿以及瓣香楼南侧的变化相对明显,从河南图书馆档案照片中,可见详情。

大门原为中式殿堂建筑,1927年拆除重建,重建后为中西混搭建筑,大门使用三角山花、圆形壁柱和拱券门,两侧耳房使用中式坡屋面、三角窗楣以及有线脚装饰的方形壁柱。

改造后的河南省图书馆大门,摄于1932年

二门原为二曾祠享殿,面阔五间,硬山屋顶,正中三间有敞廊卷棚抱厦,前有月台。1927年改为二门,当心间改为过厅,两侧为东亚研究所办公用房。原正面木门窗改为实体砖墙,抱厦亦以砖墙封闭。二曾神位被转移至原北宋名贤祠享殿。

1930年的河南图书馆前院二门,照片中人物为殷墟甲骨文编撰委员会成员

瓣香楼:原为中式殿堂建筑,位于高约3米左右的墩台之上;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四面有周围廊,勾连搭歇山屋顶。1927年,将瓣香楼南侧原有厂棚改为三层西洋式楼房,一层与墩台同高,在原面阔五间的基础上,将立面划分为九间(二层为十间),并饰以线脚和三角窗楣。东西两侧有室外楼梯通往二层,原木门窗改为砖砌墙体,东、北、西三侧每间开两扇竖向长窗,三层窗户在立面上的高度约在柱高的3/4处。

约摄于20世纪30年代末期的藏书楼(原瓣香楼)南立面

约摄于20世纪30年代末期的藏书楼(原瓣香楼)东侧

约摄于20世纪30年代末期的阅览室内景

叠波亭:最早的影像资料是美国旅行家威廉·埃德加·盖洛(William Edgar Geil, 1865-1925)发表于《中国十八省府》中的照片,摄于1910年。照片显示叠波亭为两座四角攒尖亭相连的方胜亭,通过木板桥与水岸相连。改造后,各面以砖砌实墙包裹,并开设一些窗洞。

盖洛拍摄的叠波亭近景

北宋名贤祠:为原二曾祠享殿之后的一组东西向院落。院门位于西侧,为单层歇山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左右前方设八字墙,两侧连接复廊。享殿为二层歇山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不详,前有五间硬山单层卷棚抱厦。北宋名贤祠的祭祀功能一直未有较大变化,仅在1927年后将原位于二曾祠享殿的二曾神位迁至享殿之内。门殿的形象于桑原拍摄的照片中可见,享殿则多出现在全景照片的远景中。

环凤阁:位于瓣香楼西南侧,外观为二层歇山建筑。《开封市近代建筑史略》中记载环凤阁 “四壁皆为彩色玻璃窗”,《河南省志》提到拟砚山房紧邻瓣香楼,《开封风物大观》记录瓣香楼向西为环凤阁,《河南名胜楹联》提到,二曾祠中有一座“五色玻璃楼”,根据紧邻瓣香楼和使用彩色玻璃窗这两个特点,可知拟砚山房、环凤阁、五色玻璃楼为同一座建筑的不同名称。1901年11月,慈禧太后自西安返京,中途抵达开封,曾与光绪帝在环凤阁中设宴招待外国使节。环凤阁的形象在沙畹拍摄的照片中有清楚的展现,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下层腰檐坡度接近水平,檐下有外廊,腰檐以上的墙壁使用了大面积的玻璃窗。

1927年改造后,二曾祠建筑群的水岸线也产生了变化。二曾祠东西展开的水岸线,应是在原有湖岸的基础上,综合防洪和观景等方面的考虑,通过开挖、填湖、堆土等多种手段,形成曲折参差、高低错落的岸线。比较1900-1908年间拍摄的照片,与营造学社所藏1927年改造之后的照片,可见新增的两段镂空矮墙,分别是从北宋名贤祠门殿北侧廊庑附近到瓣香楼台基东北角,以及从瓣香楼台基西侧中部附近至晚霞吟榭;其中前者在1941、1956和1992年平面图中也均有所表现。

从营造学社收藏的照片上可见新增的两段矮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