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北故宫藏有一只“逆天”瓷器,采用失传绝技铸造,可以自由转动

 老徐趣读历史 2021-05-27

记得我们之前介绍过一件非常诡异的“清乾隆帝行围图转旋瓶”,因为它就是一台“穿越”的3D放映机,为此成为国家64大珍宝之一,更是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我们下面继续介绍一件“逆天”的瓷器,这件瓷器同样也是出自于清朝乾隆年间,那么这件瓷器到底如何的逆天呢?它可以自由地转动,听到这,相信大家同样也是愣住了吧,这样神奇的瓷器真的是出自于乾隆年间?

我们先来看下这件瓶子,它就是“霁青描金游鱼粉彩转心瓶”,也叫作“清乾隆霁青描金游鱼粉彩转心瓶”,这个名字还是非常具有腔调的,一看就是个高级货。

“清乾隆霁青描金游鱼粉彩转心瓶”它的规格是口径5.3厘米,高23.5厘米 ,深19.8厘米,而且这个瓶子分为了内外两层,这其实就是它能自由转动的终极奥义所在了。

其实你第一眼根本无法看得出此瓶是内外分离的,还以为就是个整体,其实它分为了4个部分,分别是内瓶、肩部、腹部和口颈,上图就是“清乾隆霁青描金游鱼粉彩转心瓶”的分离详解图。

那么这件“清乾隆霁青描金游鱼粉彩转心瓶”是如何制作的呢?其实过程说起来还是非常简单的,但是真正要做起来,那真的是“难于上青天”,我们知道古代的科技毕竟没有现代这么的先进,为此没有什么先进的仪器,为此在制作的时候很多时候凭借的是经验。

据悉制作这只“清乾隆霁青描金游鱼粉彩转心瓶”花了好几年的世界,期间更是失败了无数次。首先要制作内瓶,然后再制作外瓶,然后再将外瓶和内瓶烧制在一起,想一想这个工序也是极其的难,这就严格要求工匠们的技术经验了。

据文物专家介绍在转动内瓶的时候,我们能看到一幅池塘游鱼的画景,说实话真的是非常不可思议。那么到底这件“清乾隆霁青描金游鱼粉彩转心瓶”是哪位清朝大师制作出来的呢?

这个人就是清代陶瓷艺术家唐英,唐英这个人堪称是清朝一代瓷器制作大家,关键还极其富有创作精神。乾隆爷为了表示对唐英的褒奖,甚至直接将唐英制作出来的瓷器称为是“唐窑”!

可惜的是自从唐英去世之后,这种“转心瓶”的神级制作绝技就失传了,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个天大的遗憾啊!如今的这件“清乾隆霁青描金游鱼粉彩转心瓶”被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当中,无疑也是绝对的顶尖国宝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