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坚守扶贫一线 谱写青春歌曲

 昵称kCGTxDpp 2019-12-15

李子兴,兰州市皋兰县黑石镇黑石村人,就职于皋兰县石洞镇人民政府,长期居住在石洞镇城中社区天河家园(县医院对面)。

2012年,他大学毕业后,抱着年轻人要去外面闯一闯的心态只身前往富士康科技集团,为了证明大学生并不是眼高手低贪图享乐,他刻意的隐瞒学历和车间里的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认真细致的做好每一天的工作,整整三年时间里从来没有请过一次假,不管是从事任天堂游戏机零件的配送,还是苹果手机的测试都做到细致入微一丝不苟。2013年在烟台富士康工作期间找回了丢失的36块液晶屏为公司挽回了两万元的损失,2015年在新郑港区富士康由于表现优秀不到半年时间就被提拔为储备干部。当年五月份,他准备辞职返回家乡时车间里的工友们才知道这个平时吃苦耐劳沉默寡言的年轻人是一名大学生。

他想告诉别人大学生也可以每天上班十二个小时,也可以白班夜班交替上,也可以吃着大锅饭干着粗活,也可以钻到油污的机器里维修设备,也可以和工友们躺在一块纸皮上睡大觉,也可以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的工作。

虽然领导和工友们极力的挽留,不过他的志向不在于此,他希望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天下的老百姓。

2015年六月份他在家学习一个月后参加七月份的基层服务考试,以全县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石洞镇人民政府,在十一月份正式上班。一进入单位他就投入到紧张的脱贫攻坚工作中,按照镇党委镇政府的工做安排,在2015年十一月份到20167月份之间在做好自己国土执法工作的同时,还担任石洞镇东湾村的扶贫联络员,主要负责东湾村的扶贫工作。

2016年八月份他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号召,遵从单位安排部署,成为石洞镇一个工作和生活艰苦都比较艰苦的贫困村—明星村的驻村工作队员,一直到2018年六月份,后调到工作和生活环境更加艰苦的石洞镇丰水村,打算一直干到2020年全国脱贫需要撤回驻村工作队为止。努力完成镇党委镇政府安排的各项具体工作,积极地走访入户、填报资料、及时更新录取国家和省上的扶贫信息平台、监督落实各项扶贫政策、详细了解每个贫困户的家庭信息和生产收入情况,完善扶贫资料,调整扶贫措施,总结扶贫经验。

他常说自己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自己的根就在农村,要把对家乡无限的热爱投入到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工作中去。

自从参加扶贫工作之后,各种困难相继而来,首先是吃饭问题,自己不会做饭,只能吃馒头或者泡面,有时一吃就是一两个月。实在没办法就自己尝试着做饭,虽然做的特别难吃,不过已经很知足了。其次是交通问题,自己家里条件有限没有私家车,每次上班只能坐公交车,最难得是入户走访,由于没有车只能拿着干粮走到贫困户家里去,常常都是用一个小时走到贫困户所在的村小组,然后用三个小时入户走访详细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及时排解群众心中的疑问,帮助村上化解矛盾纠纷,最后在用一个小时走回来,虽然路途有点遥远,不过全当锻炼身体了。

为了帮助村民推销农副产品,他很早就申请了淘宝账号,希望利用网店售卖,可惜明星村和丰水村的农副产品马铃薯等都属于质量很重价格很低的产品,由于成本太高售价很低根本无法走快递网店的渠道,所以只能依靠微信朋友圈和QQ号来推销产品。每次有顾客需要农副产品时他直接联系农户,自己出钱先购买,自己负责运输,然后交到顾客手中,从来没有加过一次价,也从来没有收取过一分钱的中介费。

这几年随着自媒体的崛起,他在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阿里大鱼号和腾讯企鹅号等自媒体上写了大量的关于扶贫方面的文章,介绍兰州地区的扶贫政策措施、贫困户的致富经验和乡村农副产品,积极的回复网友的各种扶贫问题和咨询,利用线上线下的渠道回复了上万条信息,村民们有任何问题就来咨询这位扶贫的小李。他积极参加今日头条上组织的三农扶贫项目,了解全国各个贫困地区的农副产品和生产生活状况,沟通交流扶贫措施和致富经验,帮助推销各自的农副产品,增加贫困地区的收入。

由于扶贫工作在繁忙的时候,常常都是“5+2”“白加黑”,熬夜加班的填报资料、录入信息平台、完善扶贫资料,他每天在做好自己的扶贫工作的同时,还要帮助村上做好各项村务工作,自己又长期坚持利用自媒体宣传扶贫政策措施、致富经验和驻村中发现的问题和经验,长期的使用电脑等电子产品导致他的视力受损,成了高度近视,两个眼睛加起来都快到2500度了,被县残联确定为视力四级残疾。

由于工作积极努力,和其他驻村干部一起圆满的完成了各项扶贫任务,所在的丰水村驻村工作队被兰州市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评定为2018年先进驻村工作队。

他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任何一个需要帮助的村民。他常常告诉村民自己的能力有限,能帮助村民的地方也有限,不过只要是自己能办到的就绝不推辞,但是对于希望违规享受低保和扶贫补助的村民则严词拒绝,保证在自己所在的贫困村决不能出现人情保和亲情保,让政府的每一份扶贫资金都用到最需要的人身上。

很多年轻的干部都不愿意到贫困村扶贫,因为那里的生活、工作条件都很艰苦,但是他在贫困村一待就是三年时间,他时常鼓励身边的扶贫同志说,自己当了二十五年的农民,当了三年的产业工人,以前打工和学习中吃了很多的苦,这点真的算不了什么,是人生中可遇不可求的经历,回想国家对我们恩重如山,就是牺牲一切都难以报答,我们都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刻小小的螺丝钉,就因该到贫困山区去,到困难群众中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坚守在扶贫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从事着不平凡的事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