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不只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传统和怀念!

 昵称kCGTxDpp 2019-12-15

小时候最开心的一件事就是过年,可以买新衣服,可以吃好吃的,可以领到红包,可以放鞭炮,可以看到村里闹社火,真的是好吃又好玩的时节。

记得那时家里特别困难,穿的衣服都是表姐表哥表叔表姨给的,母亲改了改,就穿在身上,也不管合不合身,颜色搭不搭配,心里感觉还是挺好的,最起码还又衣服穿,因为班里还又穿的破破烂烂的同学。那时大家普遍都困难,虽然我读书的时候已经是九十年代了。说出来大家或许有点可笑,当时我们班还有偷吃同学早餐的人。虽然大家都困难,不过我们的老师都是一视同仁的,对每个同学都很负责,一直鼓励我们好好学习,长大后回报父母,报答社会,为国家的复兴做贡献。当时我们的小学老师为了教育好熊孩子,不知打断了多少根戒尺,不知打疼了自己的手多少次,真的是用心良苦。我读了十几年的书最值得怀念和尊敬的是我小学的老师,因为他们对学生确实是一种无私的爱和殷切的希望。他一直打你骂你确实为你好,是恨铁不成钢。

我们那里的传统除夕夜要给家族中年长的前辈拜年,就是除夕夜天刚一黑,给祖先烧完纸钱,大家族中血缘关系密切的亲族人,相互结伴而行为去有超过六十岁的老人的家里,在正堂屋里或者待老人的屋里跪倒在地,行叩拜大礼,祝福老人,希望老人长命百岁,希望家人平平安安。叩拜完后,老人要给大家发糖、瓜子或者炒的的豆子,希望后辈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回报乡里。之后,老人的儿子给大家敬酒,但凡喝酒的都要喝,喜欢的可以坐下来畅饮一番。

以前穷的时候,一年也吃不上几块肉,但过年的时候把家里的肥猪宰了,可以一连吃十几天的肉,嘴上油乎乎的,乡里乡亲看见都认为这家里条件可以,有肉吃,否则,认为这家困难,生活窘迫。这里给大家讲一个笑话,那时,有些家里困难,过年没有猪肉的人家,去别的人家弄一块猪皮,过年家人出家门的时候,把猪皮往嘴上擦一擦,看起来油乎乎的,以掩人耳目,防止别人看自己笑话。

我记得小时候,父亲过年会给我们姊妹三个每人一个红包,少则一元,多则五元。每次给我,我就把那一块钱放到我棉衣的最里面,没事的时候,摸一下我那一块钱还在不在,在的话就感觉心里很踏实。我一直把那一块钱省着省着,用到最该花钱的地方,比如夏天开运动会,实在口渴的厉害买一个一毛钱的冰棍吃。我在上初中的时候,又一年我把自己攒的年钱,一共五十块钱给我妈买了一件新的棉衣,因为我发现从我记事开始我妈过年从来没买过新衣服,我妈穿的都是我姨娘给的。儿时的困境,让我养成了一个好的习惯,吃东西和穿衣服从来都不讲究,我一直醉心于自己的喜好。

每当过年的时候,我就端着浆糊跟着父亲贴对联,我们的父辈几乎都会毛笔字,所以家里的对联都是自己写的,我们一起把家里的门框一个个的都贴上对联。当时家里穷的连一个灯笼都没有,有灯笼都是很久以后,我爸在城市里装修房子别人给的一个。

过年最高兴的事情就是看社火了,我们皋兰地区有名扬天下的太平鼓,以前没那么出名,后来参加了九几年的运动会开幕从此名扬天下。我们村每年都组织人员闹社火,有打太平鼓,有舞狮子的,有扮船夫和船姑娘的,有扮演瓜娃子的,特别是大年初五社火出窝的时候,每个村的社火都去我们乡镇汇演,那场面太壮观了,真的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大年十四去县城参加全县汇演,争取一个名次和奖状。当时我们村闹出一个笑话,社火队准备走了,人数一点,瓜娃子不在,当时没有手机大家四处去找瓜娃子,其实瓜娃子看见一个县城的人,就跪在地方给他们磕头,然后就讨钱。

过年还要走亲戚,以前的人确实厉害,我妈骑着自行车捎个我和我妹妹,我姐跟着骑着自行车走了几十里路去我外公家,我外公家特别靠近永登县,我们可以说骑着自行车从一个县城去了另一个县城,那是我妈年轻精力充沛,在加上要回娘家,骑着自行车一路狂奔,一点都不感觉累。当时我妈有个同学,在我外公家后面的山上住,我妈带着我们姊妹三人去看望她,她端上来一碟油果子,面里掺了糖,吃起来特别好吃,我们姊妹三个不一会就给她吃光了,真的在自己家里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油果子。

春节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节日,而是我们对以前生活点点滴滴的回忆,对那些逝去的人的怀念,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优秀文化的传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