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坚守贫困山村五十年,只为坚持心中的信仰

 昵称kCGTxDpp 2019-12-15

陈玉才,于1942年8月29日出生在皋兰县石洞镇明星村,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一代热血青年。从1965年开始到2015年年老退休,这五十年来一直坚守在穷困、落后的乡村做一名救死扶伤的乡村医生。

    从小生长在沟壑纵横的山村,陈玉才曾不知多少次看到庄稼人田间汗滴禾下土的艰辛,也不知听到多少次农家院里乡亲们身患疾病的无奈呻吟。这些深深的印记,使他从小就萌发了将来学医为父老乡亲解除病痛缠绕的愿望。1960年,刚年满十八岁的他,由于朴实勤劳、品行端正被村生产大队选为财产保管,管理生产大队的生产资料和集体财物。两年后,由于吃苦耐劳、表现良好被任命为生产大队的会计。那是1965年,只有23岁的他,面对着这片土地上因生活穷困、缺医少药而被病痛折磨的父老乡亲,毅然决然的投身到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医生行业中,当时生产队的医疗室是一间简陋的小屋,村医的收入也很低,工资主要靠村里的补贴,虽然条件极其艰苦,但为了贫困山区的百姓,他把自己一生的心血毫不保留投入到救死扶伤的事业当中,整整五十年时间,让一个风华正茂的青春少年变成一个双鬓斑白的迟暮老人,医治了无数的父老乡亲,治愈了无数的疑难杂症,救活了无数的病人患者。

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一天,村里年迈的杨奶奶晚上出现腹痛难忍的症状,老人的家人赶忙去找陈医生,这时陈医生已经脱衣休息了,听到病人的呼唤,他二话不说,就穿好衣服去了杨奶奶家,这时的杨奶奶面色苍白、汗流浃背、在病床上痛苦的呻吟着,陈医生断定杨奶奶是突发阑尾炎,和她家人用农用车连夜将杨奶奶送到了县医院,得到了及时的救治,天亮时杨奶奶的家人寻找陈医生,却发现一夜未眠的陈医生不知去了哪里,后来才知道陈医生的孩子也正发着高烧,陈医生是抛下了自己的孩子,去抢救杨奶奶的。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始终把每一位患者当作自己的亲人,视群众的身体健康犹如自己的生命,刻苦钻医术,一心扑在全村及附近各村数千群众的疾病预防和医疗卫生这些平凡而又崇高的事业上。
    常言道医者父母心,他对群众是发自内心的热情和关心。耐心听取病人描述病情和痛苦,分析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工作时严肃认真,细致诊查每一例病人,谨慎用药,既要把病人的病治好,也要尽量减轻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记得最近一次一个黑石乡的小伙,在3月10号突然身上出现了红疹,后来遍及全身,脸上和身上到处都是成片的红斑,去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医院的大夫诊断是过敏,要求住院治疗,每天打激素,结果过敏源检测,这位小伙对激素过敏,所以没法治疗;于是去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医院大夫诊断药物过敏,全身的皮肤进行了病原检测,开了一些治过敏的药物;后来这小伙又去了甘肃省人民医院,对本人的过敏食物和过敏药物进行全面的检测,又看了一些治过敏的药物;小伙回家后,一直服用大夫的开得过敏药,但是病情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后来听说陈大夫医术高明,寻找陈大夫,这时的陈大夫已经年老回家,听说有人的了急诊就不顾年迈的身躯,回来观察小伙的病症,发现这不是过敏引起的,而是由于气候的突变、身体体质和情绪变动导致的湿疹,于是开了一个排除体内湿气的药方,小伙喝了陈大夫的几副药就药到病除,遍及全身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看到以前全身红斑,奇痒难耐,身上抓的血迹斑斑的儿子重新恢复了生机,母亲感动的留下了眼泪。你没有得过病,你就无法体会病痛的折磨;你的家人没有得过病,你就无法体会那种焦虑和痛楚。

在乡村简陋的诊所里,陈玉才基本上是又看病、又抓药。患者说,陈医生不仅医术好,而且看病方便,价格也低,每次看病吃药的钱不超过30元。在一个大夫在一个贫困山村,不但要治病救人,而且想尽方法要把药价降下来,对贫困人的一种人道主义的关怀。作为乡里乡亲,陈大夫每次面对病入膏肓,将要失去生命的病人时,难掩心中的伤心和痛苦,往往和病人家属哭作一团。

曾有人问,这么没日没夜,图的是什么,即没有高的收入,也没有啥职位,他回答是凭一个人的良心,一个医生的道德。多么朴实的一句话,多么真挚的感情。这五十年来父老乡亲都可以看见一个背着药箱骑着自行车行走在崎岖乡间的赤脚医生,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白天还是夜晚,下雨还是下雪,每当群众生病的时候,他都毫不犹豫的放下手中的饭碗,放下怀抱中的孩子,告别妻子和年迈的父母,及时的去救助患者,十里八乡一提起这位大夫,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夸赞他是一个医术高明、善良朴实的好人。在明星村附近崎岖蜿蜒的山路上,在电闪雷鸣的雨夜,在大雪封山的寒冬,这位朴实的医生不知摔倒了多少次,不知受雨打风吹多少次,这条路上有他留下的数不尽的汗水、血水和泪水,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事。他就是这样一个憨厚的人,在贫困的山村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儿时的愿望,为了生病的乡亲,为了曾经的承诺,整整坚守了五十年。

对于陈玉才来说,不管行医道路多么艰巨,行医条件多么困难,他都怀着一颗金子般的心,一种对生命不离不弃的执着情怀,终年扎根农村,弘扬乡村医生“执着坚守、甘于奉献”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勾画出“白衣天使”的大爱形象,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生动内涵。陈玉才克服了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匮乏的物资条件,在基层第一线,谱写了一曲最美的生命赞歌。

五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爱惜,五十年的默默的热情的无私奉献,五十年的风风雨雨,五十年的感动………这仅仅依靠坚强的意志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一种扎根于乡村乐于工作拥有梦想的坚定信念、始终有一颗把救死扶伤的医者宗旨放在第一位,装着百姓装着热爱的心灵。陈玉才这样的乡村医生是皋兰县明星村的骄傲,是兰州人民的好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