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建作品的市场还会再好起来么? 文 / 尹苏桥 朱新建作品的市场还会不会在好起来?这是无数人都在追问的问题?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也先回忆一下自己倒腾朱新建作品市场经历。 大概吧!2002年的时候,刚念大一,李小山老师给我们上课,有一次,他请朱新建给我们演讲,我模糊底记得他的中心意思是“艺术是一门玩的学问,做艺术就是要玩的开心,不要太规矩,刻板”。记忆中,那时他还是个很精神的人。到了2005年的一天,在学校东门的天桥上再次看见他,苍老了很多,须发皆白。感觉他状态也不是很好。再后来,听说中风了。在学校和毕业后的几年,虽然时常听人说起朱新建,但是却从未认真关注过。 后来到了经典拍卖工作,看见老板家的墙上挂着一幅朱新建作品,是艺术家送给他和夫人结婚的贺礼。画着荷塘鸳鸯,很喜庆。看的次数多了,慢慢还真觉得画的挺有味。 第一次被朱新建的作品打动,是在一个朋友家看见几个朱新建的镜片《美人图》和几幅山水横条。突然彷佛灵光乍现,瞬间看懂了朱新建的作品,那是一种精神的愉悦,是真的喜欢。当时就把那批征集去拍卖,3000一张的底价,没想到都拍到了一万多一张。从这时我开始关注朱新建的作品和市场。向客户推荐朱新建的作品。推荐的理由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他的作品相较别的艺术家来说,很具有思想性,别具一格。二是他的作品价格低,大家都买的起。三是当一个艺术家名气大,画的好,价格低,那么甚至潜力也就很大,起码跌不到哪里去。就像现在我向大家推荐南艺吕少卿教授的作品一样,这样的价格,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2011年的一次经典拍卖招待宴会上。很多朋友问我接下来什么人的作品市场会有爆发力,我说朱新建的作品是被严重低估的,3年后精品会涨的5万一尺,当时基本上是3000到5000一尺,还有更便宜的。大家听了,哄堂大笑,觉得是个大笑话。谁晓得到了2014年朱新建精品居然涨到了50万一尺。 有一次我让一个朋友买一张朱新建,他不好意思,5万块钱,买了一幅精品美人图。谁想一年后,20万卖了,后来要感谢我,给我买个苹果手机,我说手机有了,折现吧! 笑话归笑话,不过朱新建的价格优势在山东客户的力捧下,逐渐的呈现出来,当时为了拉住山东客户,我极力主张公司推出朱新建专场,终于在2012年10月的经典四季拍上推第一个朱新建独立专场,开启了南京朱新建专场拍卖时代。 2013年8月份,我从经典公司辞职。有个朋友拿了张3景通屏20方尺,《空虚大地》,问我能卖多少钱?我说能卖100万,于是乎,这哥们第二天,拿着画,到处找人买,找了一圈,也没有人能出到100万。他很郁闷,卖不掉,这也不奇怪,虽然朱新建价格涨的比较快,但是单件朱新建作品100万,那时几乎算是朱新建最高价格了,这个价格可以买很不错的近现代作品,买朱新建还是很有风险。其实这也是我的一个小计谋,我太喜欢这张画了,很想自己过手卖掉,所以我必须出一个当时一般玩家出不上的价格,这样我就能靠价格锁定这张画。重要的是我这有能出的上价的人。果然最后到了第二天傍晚,5点钟的时候,画还是没卖掉,那个人又找到了我,我给介绍给了一个客户,在金陵饭店,90万成交,因为卖了一天,没卖掉,当然要打个9折。我拿了一点可怜的佣金。刚打完款,没十分钟。有个盐城朱新建大玩家,气喘吁吁的跑过来,一看画成交了,一屁股坐床上,很失落。他说他得到消息,也特别想要这张画,但是他在盐城,自己又不会开车,就立刻坐着大巴过来。。。。。。。我相信,如果他在南京,他肯定能出100万。不过后来他又入股了这张画,这些后话,就不表了。到了第二年,已经有人出到500万买,没卖。因为这件事,我又被大家一通嘲笑。后来800万放在西冷拍卖做封面拍,那时行情跌了,没拍掉,去年在嘉德320万落槌。 朱新建的作品算是我最早的个人收藏品。第一幅是我从2010年在刘师兄那2800元买了一幅一尺美人图精品。后来我的工资奖金几乎陆陆续续都买了朱新建作品,最多的时候,有30几幅精品。有些都是从拍卖会上高价拍到手的。到了2012年底,为了买房子一大半都卖了,凑了60多万首付。那幅2800元的美人图,卖了3万,2年增值10倍,也可以了噢。一年后,那张1尺的美人图,却卖了17万。到了2014年朱新建价格暴涨,我是捶胸顿足那个后悔啊,“要是不卖,我那批画至少市值500万,当时买2套也不用贷款啊”! 我2013年底离开南京,后来在又北京工作,也就没有分享到朱新建暴涨的红利。可是呢,当朱新建的画有又到了2012年的价格,还不好卖,而我买的房子却价值近500万,很多事情,就是这么滑稽。 我相信我的经历,也是很多朱迷的市场经历。南京有个前辈,喜欢朱新建30年,收藏了1000多平尺精品,要是在价格顶峰,至少一个亿。可是在市场爆发前,5000左右一尺全卖了。只收获了几百万,还有个朋友,很早就发现朱新建画的好,前后过手几千张,都是在几百几千一张卖掉了,价格涨的时候,他已经一张也没有了,最后却在最高价的时候,30多万买了张,三开美人图,成了接盘侠。 2014年的时候,我在北京中贸圣佳拍卖公司工作,当年春拍,有考虑过做个朱新建的专场,但是一看市场价格,已经高的离谱,我感觉距离崩盘不远了。当时我不想让客户倒在我策划的拍卖上,不然以后都不好见面。也就放弃了2014年春拍朱新建专场的计划。 世间的事“福祸相依”。这个话用在朱新建作品的市场上,真是特别的准确,朱新建市场的曾经优势条件,现在正好反过来成为制约其市场发展的压顶大石,目前朱新建的作品市场就被六块巨石形成的六指山给压住了。 第一,作品的笔墨高度,未臻化境。 朱新建画的虽然前卫,但是其还是在传统笔墨的范畴内。既然是传统笔墨,就要讲究传承,讲究法度。朱新建早期的作品,其线条吸收了董欣宾的很多西,美人图吸收了很多过去古代春宫图的样式,花鸟学了八大和齐白石,戏曲人物借鉴了关良,山水借鉴了八大,徐渭,颜色的灵感很多民间木版年画。可以说朱新建的作品看着奇葩,但是绝对不是胡来,不是异想天开,处处有传承,处处有出处。只不过他很聪明,会改装,用新的图示,巧妙地嫁接,改装到大部分人看不来。所以朱新建能够汲取百家之长,融汇贯通到自己的作品里,所以朱新建的作品你看了会很有味道,如一锅大补汤,人参,鹿茸,大黄蛇,鳄鱼尾巴,熊掌。喝哪一口都很鲜,吃哪一口都很补。因为他选的都是上好的材料,再加上他是个高明的师傅,极会烹调。 美则美矣,然终究未臻化境。什么叫未臻化境?《道德经》中说“一生二,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中国的艺术大师要将这句话反过来用。就是要万物生一,最后凝为一口生气,注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去。朱新建要是能将这一锅大补汤,熬成一颗大补丸,炼成一颗金丹,那就是顶级大师的境界了。不信,你单纯地将朱新建的线条拿出来和齐白石、黄宾虹比较一下,是不是还是显得弱了点呢?毫无疑问朱新建是具备成为一流大师的能力的,但是可惜的是,天不假年,如果他能再活20年,也许还真能画出一番开宗立派的气象,朱新建晚年的相貌已经很有大师范了。所以在这个时代,艺术家想做大师,活的久点很重要,一来可以不断提升和发展自己的艺术水准,二来把跟你一辈的优秀艺术家都熬光了,剩下你一个,就算资质不顶级,但是也可以“于无佛处,称尊也”。黄宾虹,齐白石,林散之如果60岁死了,他们的艺术成就绝对到不了后来的高度。 第二,情色的画面与传统道德冲突。 前几天南京一大boss要买朱新建,大家找了很多给他,他挑选了十几幅朱新建的斗方美人,很便宜,只有三万多一张。很多朱迷就开始议论,说boss刚接触朱新建作品,还分不清朱的艺术水准,只捡便宜的买,一通议论。 不过我认为,boss买的斗方美人图,恰恰是最能代表朱新建艺术水准的作品。尖下巴,挺胸,蜂腰,翘臀配上那狐媚的眼神,春情荡漾。把男人对女性的本能渴望刻画的淋漓尽致。独特的艺术符号,中锋用笔,完美地写出了女性水润的肌肤。可以说2000年后的斗方美人才是最能代表朱新建艺术性与思想性高度统一的佳作。 朱新建不光会在笔墨、色彩、图示等技术性方面去选择自己需要的东西,同样在作品的思想性上他也是个会选择的人。性,对于中国人来说,是讳莫如深的话题,尤其是在文革刚结束,挑个贴面舞都要判几年劳改的时代。朱新建是个传统性道德的挑战者。朱新建将男人,女人内心的深藏的本能欲望,将过去的深闺密玩,通过水墨手段,变成了可以进国家美术馆展览的艺术。这不但是对传统水墨的绘画内容和形式的挑战,更是对传统道德文化的一种挑战。朱新建的作品,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性解放的现实,是这个时代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 但是朱新建代表作品美人图系列,情欲渲染表达,像是一副药劲十足的春药,极具挑逗之功效,过于浓烈。凡事过犹不及,如此则走向了另一个反面。 装饰,审美是艺术品很重要的一个作用,朱新建的美人图情色画面,就不好公开场合悬挂。很多藏家买了朱新建的作品,只好自己放书房欣赏,没办法在家里客厅悬挂,毕竟家里有老人、孩子。这样限制了朱新建作品在礼品市场的功能,尤其政商之间的高端特色礼品。 第三,跟官方文化自信的主流意识形态不符合。 我记得大概几年前跟朋友探讨朱新建市场问题,就聊到过,国家意识形态对其市场的影响问题,“如果国家政策偏右,则其作品可能会有较大空间,如果国家政策偏左,则其市场会受到国家大的意识形态的打压和影响,不会好到哪里去”。朱新建的作品,无论如何短期内不会成为国家意识形态所欣赏和推崇的作品。 当然别说是在中国,就是情色文化发达的美国,日本,政府也不会把情色艺术家的作品当成他们国家形象来推广。 所以对于朱新建的作品,目前虽然官方不会刻意去打压,但是会有所限制,比如有的地方拍卖,太暴露,赤裸的春宫图就不给上拍,网络拍卖,也要关键部位打个马赛克,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最大的boss是政府,艺术家的作品只有获得大boss的加持,才能够在书画市场熠熠生辉。徐悲鸿,齐白石,李可染,潘天寿、黄宾虹无不是如此。这个就要求艺术家拥有丰富的艺术经历,高洁的人品,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要能够与官方主流意识形态所提倡相和谐。朱新建的作品不会是国家要树立和弘扬的文化样板工程。 第四,作品数量太多。 朱新建的画属于简笔写意画,画起来速度应该是很快的。朱新建究竟有多少张画存世?目前不好估算,但是按照每年1000张的量,30年(1984—2014)计算,应该有3万张左右。因为朱新建的作品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平尺或者说每张只有几百块钱,那么他要维持自己“花天酒地”得生活,就必须每年至少有个几十万的开销,那就得卖出1000张左右的画,而且他基本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 加上他为人豪爽,作品送人也不少,所以我粗略估计,打个折扣,朱新建目前存世的作品包括手稿在内大概有25000张左右。作品流通量大,为后来朱新建作品的市场爆发,带来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经过炒作,几轮换手后,市面上流通的作品最多占总量的60%。还有40%的作品也许根本没有露过面。没露面的作品其成本今天可以忽略不计。随着市场逐渐稳定,增值预期不再,那么这些几乎无成本的沉底的作品,会逐渐的释出,对其当前的市场价格产生巨大压力。 第五、基础客户实力需要再提高。 据说朱新建的葬礼上很多人声泪俱下,哭的一塌糊涂。我只是听说未亲见,不过我绝对相信这是真的,而且我更相信中国这100年来,再也没有一个艺术家像朱新建一样,去世的时候,能给玩家带来如此的悲伤。 究其原因,不外乎朱新建的作品给很多玩家带来了巨大的实惠。 那么玩朱新建的人主要是哪些人呢?我认为开始的时候以各行各业的文艺小资和农民企业家和小画廊老板居多。朱新建的画通俗易懂,有笔墨趣味,有思想趣味,关键是价格便宜。没点另类的文化素养你还真欣赏不了朱新建。朱新建的画里农民画的元素,也特别能激发那些爆发了的农民企业家的审美情趣。因为朱新建的作品价格低,适合一些实力一般的小画廊买卖。江苏的一些顶级收藏财团,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将朱新建列为重点收藏品种。 所以那些开始玩朱新建作品的人,如我!呵呵!是真心出于对他的作品的喜欢和欣赏。当然这些人因为喜欢朱新建也没少受身边人的白眼和奚落。 可是突然有一天,朱新建的作品一夜之间几乎超过了同时代的所有艺术家作品的价格。自己偷偷把玩的那些几百块钱一张买来的作品,增值了百倍,乃至千倍,几张邹巴巴的画,可以买一辆豪车,甚至一套房子。幸福和surprise来的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猛烈。 市场暴涨不但让很多人赚到了一笔不菲的财富,也给了很多主流画廊圈之外的人以玩画信心。过去很多艺术市场边缘玩朱新建作品的人,不但资本一夜激增,更因为自己手里有朱新建作品,迅速改变了自己在艺术品市场的地位。 其实我接触过一些玩画的人,对于美术史和市场并不甚了解多少,但是碰巧,玩了几张朱新建,赚了一些钱,瞬间自信心爆棚。感觉自己是美术理论和市场方面的双料大师,能够指点江山。接着在新水墨板块上无知无畏,横冲直撞,没过多久大批在朱新建获利的人,又回吐了利润,很多人因为发了朱新建作品的财,胆子突然变肥,甚至借贷炒画,最后深陷债务泥潭。 不过艺术家对待市场问题要以朱新建为榜样。艺术家要多画画,多一点真性情,少一点锱铢必较,别搞的比严监生,葛朗台等中外吝啬鬼都更刻薄。经纪人和藏家都是给你抬轿子的苦人,你总得给点辛苦钱吧,你说钱都装你口袋了,哪个傻子继续给你抬轿子? 第六,移动互联网的削平价格壁垒。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也为朱新建作品市场的爆发起到了很重要的作品。记得那时微信刚出来不久,朱粉通过微信建群,全世界朱粉联合起来,全国朱粉大串联,全国画廊一片朱,全国朱粉一盘棋,齐唱赞歌,撼天动地。说实话,在书画艺术界,很难再复制,绝对是个奇迹。很快把很多人口里的“流氓画家”直接抬成了朱爷,迅速神话,你要是在群里,敢对朱爷有微词,立刻踢出。所以微信对于朱新建作品的价格暴涨,推波助澜,功效甚大。 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微信对朱新建市场的破坏力也逐渐显现出来。这个破坏力就是微信的无限互联。信息不对称是书画市场重要的生存法则。现在有了微信,哪里有货,哪里看真假,共享了资源。价格壁垒被打破。且网拍的交易成本低,周期短,每天都可以拍,对作品的吞吐量大。在市场低迷的时候,高频交易,绝对是价格第一杀手。 朱新建的拍卖市场主体已经从实体拍卖公司转到了网络平台。如果市场还在实体拍卖公司手里,也许他们有时还能找到一些有实力的大买家,把朱新建的市场,作出不同波段的小高潮。但是现在朱新建拍卖市场基本被几家网拍垄断,南京两家网拍平台,在最近1个月时间,就推出近200张朱新建作品,价格都是过去高峰时期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根据凯文凯利的理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凡事可以复制的产品,其价格都呈现下行趋势。谁降价快,谁就能获利多,或者说减少损失多!朱新建虽然已经不在世。作品不可再生,但是其作品存世量大,关键是可能还有上万张几乎无成本作品没有露面过,这批作品很可能将会不断通过网络平台释出,这跟一个活着的在不断复制作品的艺术家别无两样,这将会对现有的市场价格造成巨大威胁。 你如果手里有朱新建作品,有没有感觉这两年的市场是一年不如一年啊?南京这两家做朱新建网拍的平台已经认清形势了,这就是个生意,已经不像几年前那么狂热了,所以他们也都能随行就市,赚到钱就可以了,别的烦不了了! 以上六大不利因素,交织发酵,加上目前整体经济不给力,直接导致了朱新建作品价格如过山车一样骤起之后,继而骤落。在两三年时间里,演绎了一出不仅仅是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罕见的艺术品市场奇观。大家都是演员!几家欢喜,几家愁!朱新建作品的行情,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部分作品维持在普品3000到10000一平尺,精品3到5万一平尺。这样的预测,是不是显的很砖家,很愚蠢? 后记! 如果你觉得我哪里写的不好,写的不对,你可以写文章来批驳我,我是欢迎的。你也可以视而不见。当我纯粹胡扯。但是千万别学泼妇骂街,像香港的那些蒙面人,讲道理,讲不过人家,就在那扯着嗓子喊号子,飙脏话。那就幼稚无知了! 尹苏桥 2019年12月14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