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最珍贵的宝物, 曾被当成废纸卖四千元, 现在花几十亿也买不回

 越女剑阿青 2019-12-15
众所周知举世闻名的甲骨文曾被无知的药贩当作药材来买卖,用来医治创伤,每斤价格为6文钱,如此珍贵的宝物,竟然因为人们的无知与愚昧差点要消失在这个世上,所幸在机缘巧合下被学者发现了龟甲上面的秘密,这才抢救下了一些价值连城的甲骨文。
而与甲骨文遭受过同样命运的还有明清时期的一批珍贵档案。这些档案包括一些前朝孤本残本,也有明清史料的记载,而这些都是后世用来研究这段历史的珍贵资料。如此珍贵的宝物在当时看守之人眼中却一文不值,他们将它胡乱地丢到一堆,后来甚至觉得太占地方准备烧掉,所幸这批宝物与甲骨文有着同样幸运,遇到了罗振玉。
罗振玉是学识渊博的清朝学部参事,当他听闻清廷中有一批档案即将要被烧毁,凭借着多年对文献史料的敏感,他直觉这一批档案的不简单。所以在它们将要被损毁前罗振玉没日没夜地翻阅着这些档案。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些毫不起眼残破的书卷,竟然是如此的珍贵难得,于是他赶紧向皇帝上书,请求皇帝能够将这一批档案交由他来保存管理。
得到皇帝同意后,罗振玉细心的将这些珍贵的档案分类,整理并妥善地将她们装进了8000个麻袋中,并且吩咐国子监要悉心的保管它们。可以说这一批档案能够此番能够逃离厄运全靠罗振玉的保护,可是在清代末年的乱世之中,这一批档案想要完整的被保存下来真的太难了。
没过几年,难以维系自己的家庭开销的他,被迫只能将这些档案转卖给了当时的收藏家李盛铎,希望李盛铎能够妥善对待这些档案,在此期间,李盛铎又将这些档案分拆开来给溥仪等友人赠送了一些。经过半个世纪的战争,档案流落民间辗转在各个主人之间,丢失残缺的档案不计其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到处寻索,这才找到了这批珍贵的档案,将其买下来。
可是这些档案从原来的8000袋变得只剩下最后寥寥的300袋了。命运多舛的清朝档案终于可以不再颠沛流离,可以妥善安全的存放在中国历史档案馆里,给更多人讲诉它所记载的那段历史。自古以来,我国都是一个注重历史记述的国家。对史料的记载最远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历代的帝王也十分重视修葺史料。
正是这些宝贵的史料使得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从来没有断绝,它是中华民族最为珍贵的宝藏。而那些在战乱中丢失的大批的明清档案,在当今就算是花上几十亿都买不到了。中国最珍贵的宝物,曾被当成废纸卖四千元,现在花几十亿也买不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