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曹雪芹给黛玉的角色定位,就是“堪怜咏絮才”。“咏絮才”,用的是晋代著名才女谢道韫的典故。 ![]() 诚然如此,林黛玉的才华,在《红楼梦》中处处都有体现。第二十七回的《葬花吟》,哀怨婉转,凄恻感人;第三十七回的“海棠诗社”,黛玉的《海棠诗》又被誉为“风流别致”,“众人看了,都道是这首为上”,当李纨力排众议,定要推宝钗的诗作为首时,贾宝玉表示不服:“只是蘅潇二首,还要斟酌。” 随后,林黛玉又“夺魁菊花诗”,“风雨夕闷制风雨词”,写了《桃花行》等。那么林黛玉是否就是曹雪芹笔下,最有才情的女子了呢? ![]() 第七十六回,一个比黛玉更有才华的女子,翩然出现在黛玉和湘云联诗的现场。彼时,黛玉和湘云,正在凹晶馆即景联诗,史湘云的一句“寒塘渡鹤影”,让黛玉思忖半日,才精妙无比地对上了一句“冷月葬花魂”,黛玉此句一句,身后就有人笑道:“好诗!好诗!果然太悲凉了,不必再往下联了,若底下只是这样去,反不显这两句的好处,倒显得堆砌牵强了。” 二人回头一看,正是平日里清高孤傲的妙玉。二人随着妙玉来到栊翠庵,妙玉倒也毫不客气,一口气替二人续写下去。妙玉的续作,让黛玉和湘云都赞不绝口:“可见我们天天是舍近而求远,现有这样诗仙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 ![]() 妙玉的才华,最起码不在黛玉之下,甚至有超越黛玉的嫌疑。 妙玉的财富,也有超越贾府的嫌疑。第四十一回,当妙玉悄悄拉着宝钗和黛玉,到自己房里,亲自烧水给二人吃“体己茶”时,贾宝玉跟了来。妙玉拿出自己平常吃茶的绿玉斗给宝玉倒茶,贾宝玉不满:“她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句狂话,只你家里未必找得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 妙玉这一句“狂话”,已经足以证明,她的财富不在贾府之下。所以,一个成化年间的五彩小盖钟,只因为刘姥姥用来喝了一杯茶,她就要弃之不用了。 ![]() 曹雪芹给了妙玉超越黛玉的才华,给了妙玉超越贾府的财富,然而,这样的妙玉,也终究活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悲剧。 妙玉的判词,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妙玉的判曲,是“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典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 无论是判词还是判曲,都毫无争议地透漏出妙玉的悲剧结局。一个冰清玉洁的女子,“终陷淖泥中”;一个“才华馥比仙”的女子,却因“过洁世同嫌”;到头来,妙玉难逃“风尘肮脏违心愿”的悲剧。 关于妙玉的结局,历来都有很多读者在孜孜不倦的寻求答案,有的认为她被强梁抢去,有的认为她被权贵霸占。无论是哪一种可能,妙玉终究是落得“无瑕美玉遭泥陷”。 妙玉的悲剧,或许在邢岫烟说出那句,“闻得她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时,已经埋下了伏笔。或许,妙玉的悲剧,与她过于清高的性格,与她“世同嫌”的处境,不无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