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棋打砸厨房,动静确实闹得很大,充分体现了司棋彪悍的一面。奇怪的是,动静闹得这么大,毁了那么多食材,司棋竟然没有受到惩罚,是王熙凤护短吗?如果这样想,那就太小看了这一事件在全书中所起的作用。 任何一个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独立的,都有前因后果的必然性。因此,要分析事件的性质,一定要结合前后文,充分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才能看到本质,得出真相。 管理乱象丛生,司棋打砸厨房是抄检大观园的前奏 司棋打砸厨房,发生在第六十一回。从第五十五回,王熙凤因小产病倒探春代理管家开始,贾府那些被王熙凤的雷霆管理而不敢发作的下人们,逮住了这个机会,各种矛盾频繁爆发。再加上贾母王夫人等因给老太妃送殡不在家,真正管事的人只有平儿,这些人更有了闹事的胆量,这就让读者看到了贾府底层仆人们真实的生存状态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有人的地方,都是江湖,江湖不论大小,都会自动形成帮派。贾府最明显的帮派对立,就是婆子与丫头之间的矛盾:以怡红院为首的丫头们恃宠生骄,对婆子们要么无视要么践踏,而婆子们本就有青春逝去不受重视的心理失衡,再被践踏,就激发了仇怨。 这种矛盾对立,在管理者缺位时,逐一爆发出来:从芳官与干娘因洗头而吵架,再到莺儿和春燕因折柳而与春燕娘发生冲突,还有芳官等几个小戏子因蔷薇硝而与赵姨娘打成一团,最后在抄检大观园时,以赶走晴雯芳官婆子们取得胜利而告终。 司棋打砸,只是这一系列矛盾链条中的一环,是抄检大观园的前奏。 柳嫂子的站队行为,激起了公愤,被司棋打砸时,没人同情她 司棋打砸厨房,动静闹得那么大,平儿也不来过问一下吗?这就涉及到一个管理原则了。对于管理者来说,不可能事无巨细都关注到。荣国府三百多人,每天都会有矛盾发生,即使如王熙凤般精力充沛,也做不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事事都知道。因此,有一个通行的管理原则,只要没有上升到违反法律法规,那就一律遵循“民不告、官不究”的原则。只有有人告状,把矛盾带到管理者面前,管理者才会过问这件事。 柳嫂子被司棋怒砸,无人告状,因为作为事主的柳嫂子理亏,不敢告,而那些旁观的婆子们更是幸灾乐祸,不会去告。 柳嫂子原本应该是婆子队伍里的人,但她却站到了芳官队伍里,用公物讨好怡红院的丫头,这属于背叛行为,背叛了那些婆子们。司棋的行为,对她们来说,真是大快人心,又怎会去告状呢? 这也正是柳嫂子失策的地方,甚至可以说她愚蠢,把女儿的未来,寄托在毫无实权且到处树敌的芳官身上,不惜得罪基层的婆子。因此,当她们母女被当成偷盗嫌疑被抓时,林之孝家的马上就把她的职位给撤了,可见林之孝家的也对她没什么好感。 一个失去群众基础的人,势必会得到“墙倒众人推”的后果,晴雯和芳官都是这样,柳嫂子也是这样。 司棋虽然也是丫头,但她特立独行,不站队,既不属于丫头的阵营,也不属于婆子的阵营。她的打砸行为,也不是仗势的行为,是她彪悍的性格所致。她的彪悍,让她不怕事,也不顾忌后果,惹到她了她就会发作,属于天不怕地不怕的女汉子。 因此,柳嫂子被司棋打砸,是必然会发生的。夜路走多了,总会碰到鬼,柳嫂子逢高踩低,那些没靠山的小丫头受着她的欺负只能忍气吞声,终于让她撞到了司棋的枪口上。 理亏的柳嫂子,除了自己收拾残局,哪有胆量敢去告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