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宗元水平很高的一首七律,托物寄兴,撼人心魄

 江山携手 2019-12-15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很多读者都喜欢他的寓言,深蕴哲理、启迪深远。但柳宗元却一生遭遇坎坷,曾被贬为邵州刺史,在赴任途中,又被加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被召回长安,但不久有被贬柳州,最后终老于此地。虽然他的经历与苏轼很相似,但柳宗元不如苏轼旷达,他更加消沉和悲愁,所以也很少有大气磅礴之作。下面介绍柳宗元水平很高的一首七律,托物寄兴,撼人心魄。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唐代: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都因参加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元和十年,柳宗元等人循例被召至京师,再度贬为柳州刺史。诗人到达柳州以后,登楼之际,面对满目异乡风物,不禁百感交集,写成了这首诗。

诗人回忆起他们几个人一起在长安时的生活,那时他们都很年轻,也都有雄心壮志,不仅希望奋发有为,也期待着通过自己的努力,造福百姓、利于社稷。可惜壮志未酬,却各奔东西,如今几十年过去,不知那哥几个身体如何,还能否挺得过这冰刀霜剑和人言可畏。

诗人心里想着,愁绪却从四面八方无边地袭来。“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柳宗元登上高楼放眼眺望,茫茫海天、愁思万里,浩渺无际、难以收拾。身处蛮荒之地,不怕条件艰苦,不畏酷暑相逼,只恨山高水远,一番真情无人理解,一腔幽怨无处可述。

诗人正愁断肝肠,忽然一阵狂风吹来,又把他从遥远的长安拉回柳州。“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惊风骤来,开满荷花的水面波摇浪动,密雨横潲着爬满薜荔的高墙。“飐”,风吹浪动;“薜荔”,是一种攀爬在墙上的藤蔓植物。荷花出水,藤蔓满墙,本是夏日美景,但“惊风、密雨”,却令人心悸神伤。对自然景物的感受,正是他贬谪生涯悲愁抑郁心境的反映。

如此困境,无限悲愁,诗人不禁又开始心伤,“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群山耸峙、树林茂密,层层叠叠、阻隔视线,诗人望眼欲穿,却被群山阻隔,那弯曲的江河也似九转回肠,却让诗人一肚子苦水无处倾倒。

最后在一声悲怨中,整首诗的达到高潮,“共来百越文 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大家都来到这风俗迥异的,但又分居各处,连音讯都不能通。百越,是少数民族的通 称;文 身,身上刺着花纹。想起了他们共同的经历,愤慨、抑郁的感情十分强烈,也让自然景物色彩因此而变得非常浓重。

细味全诗,被贬不毛之地,却心系朝堂,不忘故交。每欲登高望远,又被层峦叠嶂遮住视野,诗人进亦不能、退亦不甘。“惊风,密雨”更是一语双关,身陷仕途的风雨之中,难以自拔,却又无人理解他的苦衷;又以“岭树、江流”,比喻远望之难和思念之苦,托物寄兴,手段高明。

而“犹自音书滞一乡”这一句,更表达出柳宗元虽然牵挂朋友和朝廷,可是音讯难通,前途未卜;而“江流曲似九回肠”,也正是诗人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