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就这样随风而去

 苏迷 2019-12-15
齐红
《苏州日报》
2019-12-14 

  在生命的最后,陶文瑜将自己写下的组诗命名为《随风》(《钟山》2019年第6期),刚刚问世的诗集也叫《随风》。组诗中的每一首都是最好的诗,每一段都令人击节赞叹,每一行都淡定自如、举重若轻,每一首都让人泪流满面。其实是不想在这个时刻一遍遍读的,但又忍不住一次次进入:陶文瑜用“一生仅存的力气”(《安度晚年》),在最后的时光里,完成并赠送给我们一件珍贵的礼物。

  它是如此的“轻”,轻盈如风;又是如此的“重”,承载着不可一世的骄傲、深情、才华和勇气,并且必须要以这才情、理性与清醒一次次与死亡对话,琢磨人生,给出自己的一个回答——这就是《随风》了。

  看起来,那些诗句是如此超然、轻灵、洒脱、舒缓、调皮,一如陶文瑜惯常带给我们的轻松潇洒风:“院子里的花/会爬在我的窗口/她们要看看/我在干些什么”(《我的孙子陶最》),“我还要虚构几位仙人/邀请他们来我的房子里做客/仙风道骨的他们/在我面前超凡脱俗地/对答如流/我要假装崇拜地看着他们/要他们相信/我果然是一个新搬来的/凡夫俗子/然后心满意足地/坐上云头乘风而去”(《墓地》)。

  但这潇洒,并不是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坦然,而分明渗透着无尽的“怕”与“爱”——因为“怕”而更生“爱”,因为“爱”而愈发“怕”:“妈妈你还好吗/十多年前的一个傍晚/突然下起雨来了/你轻轻地说了一声/来接我了/那个接走你的/是谁/现在/他也在我的门口/走来走去”(《母亲》)。十年以来,那个“谁”,那个一直在门口“走来走去”的人,他随时可能敲门,随时可能进来,随时会以莫名的方式将他带走。十年以来,靠透析生活的陶文瑜非常清楚,那个“谁”已然坐在了他的对面。我们忌讳“谁”的存在,闭口不说他的名字,但是我们很清楚,死亡,就是对这个世界最冰冷彻底的告别。红的花,绿的草,爱的人,恨的事,富贵或贫贱,繁华或冷寂,丰盈的心灵,沉重的肉身,一切,都不再与你有关。它是无形,是虚无,是剥夺,是消灭,是绝望——有谁会不害怕么?陶文瑜也是怕的,怕与朋友再见,怕与亲人分离,怕被世界抛弃……不知道他的那些“怕”是否有过巨大、猝然的时刻,而我们看到的,都是细碎的、悠长的、温和的,一点一点将他包裹:“再也不能把你/像茶一样泡在杯子里/像号码一样存在手机里/像手机一样放在口袋里/也不能问你要去哪里/送到路口/朋友啊,今生/我们就此别过”(《随风》)。

  当死亡一步步靠近,那些绵密细长的“怕”就由“死”本身变成对“死后”的一些揣测与悬想:“我”将被如何处置呢?会不会“拿掉我像拿掉/一种摆设/比如广告牌或者/果壳箱”(《出差》)?究竟有知觉还是无知觉呢?“若是背后有人/拍你的肩膀”,回头的一瞬,会想到谁呢?但最后诗人终于意识到,或许所有的悬想都将是一场虚无,在渐行渐远、直到彻底消逝的过程中,你无法对存在与真相做出任何的揣测——“怕”就是这样从深不可测、无可把控的虚无里不断渗透出来。

  怕有多深重,爱就有多深情:“今晚走过大街/看着来往的行人/心思如托孤/真想托付每一个人/让他们的微笑/爬上你的窗口/最最啊”(《我的孙子陶最》)。直到最后,他不曾直接说出的那句话终于说了出来,他无奈地叹了口气:“我是多么依依不舍啊”——“所有的世俗/美丽的慌张”,还有“你们”(《再见吧朋友再见》)。

  怕着,留恋着——这是平凡的陶文瑜;拥抱着、超越着——这是非凡的陶文瑜。如小青老师所说:“你也害怕,你也恐惧,但是你的高贵,战胜了它们。”(范小青《我要用余下的全部生命,来寻找你》)大多数人没有能力、缺少能量战胜恐惧,越到生命的最后关头,越是被恐惧紧紧勒住,不能放松坦然。陶文瑜的非凡就在于,他用十年时间,一点点做好准备和铺垫,直至最后战胜并超越了那份“怕”——“在山水间造一间房子/我要过隐居的日子了/在我生活过的地方/一些人说我刚来过/一些人说我才离开”(《墓地》)

  在行将告别的时刻,他洒脱地挥了挥手,自己斩断了那份留恋——就让一切“随风”吧,惦念随风,遗忘随风,幸福随风,苦难随风,享乐随风,疼痛和折磨也会随风……

  《随风》就是这样,将“怕”与“爱”、“轻”与“重”以“陶文瑜方式”传递给了我们。所有的“怕”都融化在“爱”里,所有的“重”也都化解在了“轻”里:尘世是重的,贪恋是重的,肉身是重的;天堂是轻的,灵魂是轻的,飞翔是轻的。就这样吧,就此别过。

  悲伤之后我们仍要一如既往,我们仍要微笑或流泪,假意或真心,但我绝不会“拿出手机”,“删去”“你的名字”(《再见吧朋友再见》),偶尔我仍会来,在你的朋友圈逛逛,就像你仍在写字、画画、晒美食、开玩笑,直到有一天我也来到自己的终点。逝去未必随风,告别总会到来,愿在终极处,大家会遇见,一切皆是大欢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