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手编剧想做原创怎么办?(2094期)

 昵称m5Gu5 2019-12-15

文丨朱古力

除了做委托项目以外,新手编剧想做原创,出路可能是在某个领域深耕,不断从现实取材,或者纯粹拼想象力去做一个大体量的网络小说,在写的时候就做好影视化的思路。


走渠道,入职影视公司

新手编剧,即使科班毕业,出路也就那么几种。毕业以后多数还是要依靠母校的渠道圈,通过师哥师姐接一些项目。不然,就去影视公司上班,成为文学编辑或策划,通过项目以甲方的立场来跟其他编剧对接。后者其实更像是资方或者制作方的翻译。

很多资深编剧对这种对接深恶痛绝。不是这些做策划的人不认真,而是做这种评估的活,其实需要行业经验丰富的人来辅助和引导编剧。但为什么现在的公司爱找年轻人?说起来是为了所谓“网感”,为了迎合受众喜好,其实还有一个隐藏原因是部分老板听不太懂编剧的意思。他们需要翻译,而年轻的科班出身的人最合适。



我们管这一类叫渠道,反正一般名校毕业的,只要你不得罪人或极难相处,多数校友还是会带一带。走渠道,只要肯努力交稿、肯低头,也能混,但损耗也大。久而久之会怀疑人生,意识到受雇于不专业的人,其实就是做人家砧板上的肉,大家都在瞎弄。
这个过程当然是种交易,也许码了大量的字仍然颗粒无收。挺过去以后,在江湖上留一个好名声——脾气好,出活快。很快大家都会找你。此时,如果有一个项目刚好还受欢迎,编剧的名号和价格也就打出来了。恭喜,终于不用被人踩着走了。你通过渠道混到了走内容这条线。

在走渠道或多或少还是会让人看到点希望的,要忍受的只是你已经有悟性判断项目的好坏,可在没有地位的时候,就得听从给你活的人,同时分分钟担心被剥夺权利,比如署名权,比如尾款,这些就是编剧的血泪史。

遇到特别好的团队,概率很小。通常好些的就是老板之前也做编剧,有读本能力,能体恤艰难,同时也知道哪里是偷懒,哪里是不足,这种情况相对来说能做得开心。但代价在于,纯编剧团队落实影像本身,依旧要指望导演水准。编剧只能保证文本不会出太大问题,但出彩其实非常需要导演团队的执行。

总之做渠道的编剧,总归是有项目,而且内心知道,自己决定不了什么,只要能码字,就有饭吃,而且可以吃得不错,尤其是多做一些电视剧,毕竟电视剧体量大,收入总归高些。


想做原创,先学会务实
那么真的没有原创编剧了吗?有的,日子就艰难了。如果不打算接委托项目,那你最好就得有份工作养活自己,或者事先跟家人提一句,你这是在创业,前期颗粒无收,看上去特别像不务正业,其实都是在历练,等到写完剧本卖出去,就会功成名就……这件事听上去比较艰难,不过目前也已经开始有指望了。

原创编剧大体可分为科班和非科班。非科班在之前更容易成功,因为相对没有科班训练带来的困扰。科班的困扰来源于对这个专业深入骨髓的审美认识,但整个体系又偏西方现代化一些。现实中你要接受土法炼钢,很多国外编剧能得到的辅助,你就甭指望了。

除了懂文本,最好还会社交,知道剧组运作,懂得面对成本。这些算算,学院派编剧能发挥的余地就不多。反而非科班没什么束缚,一下子就上手。
过去几年编剧人数泛滥,其实大多数是网络写手转行。不懂剧作怎么办?买本《故事》看起来,反正差不多,也都是要跟制作方开会,无知者无畏,文本一出,再反复修改也算在工作了。这种大格局下,会让经受科班训练更像是一个笑话。这个过程里面,一千个多数900个死掉了,剩下100个50个搞懂了人际玩法,转制作走渠道了,剩下50人其实有真才实学,不是做剧本就是做小说或者创业,他们都有自己一套挺厉害的东西,也就出来了,开始变得功成名就。

那么非科班的原创编剧,多数你已经有一份工作,或者已经对某个领域比较了解,这就是你之前的人生。所以此时,对你来说,你不是写小说就是写剧本,写你想写的,如果不是很懂,就多看电影电视剧和剧本。互联网这么发达,只要找对机会,一不小心被挖掘,恭喜,你就是一个不错的编剧了。

那么科班出来的编剧,如果你是想做原创项目,想通过剧作来遇到特别好的主创团队,那么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其实是养活自己。相信我,不接委托,你根本养不活自己,你得依托你所学干点别的。最好你有份别的职业,可以跟行业相关也可以无关,反正尽量做跟人打交道的事情,到最后可能都会成为你的素材。

趁着艺考热,你可以教课挣钱,帮一些孩子,也能养活自己。

同时最近短视频热,也可以接。但你要明白,别人找你写,不是侮辱你,是给你钱,钱多钱少而已。短视频跟专业剧本没关系,它是个互联网思维的东西,我们所学的专业好多技能反而是拖累,短视频更在乎简单粗暴直接,怎么反剧作法怎么来。

如果表现还不错呢,也可以试试看去做脱口秀演员,毕竟李诞一脉做出了一条脱口秀编剧不光自己写还可以上台出名的路,戏文系出身其实天天跟导演表演主持人厮混,表达也不会太差,这条路严格是偏接近智力的综艺之路,其实也是可以做的。

编剧跟其他影视工种不同,我们很难靠忽悠赚钱,还是会依托文本去完成,同时写作总归还是要跟自己的价值观和内心感受联系在一起。通过人际来赚钱获得权益的人,总归剧作会差一口气。这都是奇怪的悖论与现实。

总之能养活自己了就能干点别的,这也是务实之道。

看片写作,功课不能丢
既然你不做委托了,看片阅读是少不了的,尽量把它变成生活日常,同时也可以和更多影迷以及消费者走在一起。大学课堂不会告诉你什么是受众体验,但跟这些现实生活中的人一块,通过不断相处,你就大体可以知道这些人到底看什么,他们的欣赏水平和欣赏习惯,以及目前是否需要那么“大师”的作品,他们的刚需建立在什么程度上。同时自己也别落下功课,该补的片此时尽情走起。
 
再接下来也是重点,中国现在飞速发展,谁能找准这个命脉,挖掘到本质的、可体现当下的情感思潮,谁就有可能真的做出不错的作品。这需要深耕在某个领域。比如想了解一个城市,你最好跟这个城市各行各业的人群接触在一百人左右,听他们讲讲故事,参与某段人生,可以慢慢总结提炼,这样故事的根基就不会太差。
阅历总归夹杂着思考,是我们做原创的重点。同时想象力的练习也很重要,反复推导所看到的现实与脑中所想,不断练习搭建故事模型的能力。这种训练可以更大程度上提高写作的质感与眼界。

最后还得尽量保持写作的习惯,不写手就生。可以写小说,更新公众号,每天记录他人生活的侧写,各种阅读之后的练习,这些都是你写剧本的底气。
接下来,当你找到了某个特别想表达的,记得你得马上判断这事是否大多数人都感兴趣。如果不是,这就是个文艺片,也能出来,难度大一些。如果你觉得大多数人都对你这个事感兴趣,你就得逼自己一逼,把它写出来,写到自己满意。写完就成功一半了,毕竟怎么样你都有点渠道,推广看看,也许就有运气了。

如果没推广成,别人也会知道你能写,然后慢慢地你就可以选择团队了。在选择的时候,还是一样的,别饿死。别抱太大指望,但要逼自己继续做新的剧本。
 
大体上,原创编剧早晚都会有出路的。观众对故事永远饥渴,目前看上去短视频如此蓬勃,其实内容还是稀缺,随着时代的发展,内容的重要性越来越要体现了。大家熬一熬就能出头。
对于还没入行的“准编剧”们,也许你没有渠道了解到审查机制,但你自己可以判断,只要能在市面播的就是过了审,琢磨久了你会有个判断,尺度在哪个位置。能搞懂尺度,又能完稿,早晚都会出头的。
 
我们可能经常听到导演的励志故事。的确,他们的难度更大一些。而作为编剧,完成文本也是一样艰险和孤单的,但没事,你不是一个人。

责编 | Nellie

E N D 


已同步入驻以下平台

今日头条 | 企鹅号 | 百家号 | 微博 

一点资讯 |  界面 搜狐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