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眼肌麻痹针方

 中医聚会图书馆 2019-12-15

眼肌麻痹针方

【组成】 单眼上睑提肌麻痹,主穴鱼腰 辅穴阳白 太阳 合谷 外直肌麻痹,主穴瞳子髎 辅穴风池 太阳 光明动眼神经麻痹阳白 鱼腰 瞳子髎 四白 合谷 光明 臂臑眶上裂综合征取穴同动眼神经麻痹眼肌重症无力取穴同上睑提肌麻痹 

【出处】 王立早编著《中国针灸处方大成》

【功能】 疏经活络。 

【操作】 光明向对侧刺1-1.5寸,合谷直刺1寸,臂臑向上呈45度角刺0.8-1寸,三穴均施捻转提插法。瞳子髎透鱼腰。自瞳子髎沿皮呈15度刺向鱼腰;针阳白时,由阳白横刺向鱼腰(透针)。风池针尖向右眼方向进针,右风池针尖向左眼方向进针,捻转手法。患者均取卧位,针刺捻转得气后留针10-15分钟,中途要行针1次。眼部诸穴用轻刺激,远道穴刺激稍强。每日或间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如一疗程即愈,可再加针一次,以巩固疗效。

【主治】 眼肌麻痹,动眼神经麻痹,眼重症肌无力,及外伤性眼肌麻痹等。

【方义】 本方以局部取穴为主,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瞳子髎为手太阳经、足少阳经交会穴;阳白为足少阳经、足太阳经、阳维脉交会穴;四白属足阳明胃经穴;鱼腰、太阳为经外奇穴;风池为足少阳经、阳维交会穴。以上六穴是局部取穴与邻近取穴,以疏调眼部经气。合谷为手阳明之原穴,四总穴之一,"面口合谷收";光明为足少阳胆经络穴,臂臑为手阳明络之会,上三穴为远道取穴,以疏调手足阳明经气。

【临床应用】 本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眼肌麻痹,临床体会唯先天性者效果不理想,外伤性治愈较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