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腐酸”是什么?它到底有啥用?黄腐酸的九大作用真不是吹牛

 言于菜 2019-12-15
黄腐酸是构成土壤腐殖质最好的核心成分,是有机物分解再分解生成的分子量小、全水溶的有机芳香族类物质,是土壤中最好的腐植酸成分,是形成土壤团粒结构的核心物质。
黄腐酸含有羧基、酚羟基等官能团,有较强的络合、螯合和表面吸附能力,能减少铵态氮的损失;增加磷在土壤中移动距离,抑制土壤对水溶性磷的固定,使无效磷转化为有效磷,促进根系对磷的吸收;黄腐酸可以吸收存储钾离子,提高有效钾的含量特别是对钾肥的增效尤为明显。试验表明,黄腐酸能提高肥料中氮、磷、钾养分的利用率20%以上。

1、对氮肥的增效作用
黄腐酸的活性基团一般都是电子给予体,很容易与许多电子接受体构成配位化合物,称作络合物或螯合物。比如黄腐酸-尿素等,实际是络合(螯合)物,能使碳铵减少铵态氮的损失,提高氮肥的利用率。经氧化降解的硝基黄腐酸,可抑制尿酶活动,减少尿素挥发。
碳铵中添加黄腐酸,可使碳铵在6天中氮素挥发率从13.1%降为2.04%。在农田试验中碳铵肥效维持20多天,黄腐酸铵可达60多天。尿素中添加黄腐酸特别是硝基黄腐酸,可以生成尿素络合物,使尿素分解减缓,肥效延长,损失降低,使尿素的利用率相对提高30%,后效增加15%以上。氮肥利用率测定结果,添加黄腐酸后利用率从30.1%提高到34.1%,吸氮量增加10%。
黄腐酸配合氮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当氮素、黄腐酸充足时,植物可合成较多的蛋白质,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增长,因此植物叶面积增长快,能有更多的叶面积用来进行光合作用。对促进植物生长健壮有明显的作用。往往施用后,叶色很快转绿,生长量增加。

2、对磷肥的增效作用
降解的硝基黄腐酸可增加磷在土壤中移动的距离,抑制土壤对水溶性磷的固定,使无效磷转化为有效磷,促进根系对磷的吸收。利用黄腐酸保护水溶性磷肥或以磷为主的复合肥,减少磷的固定;促进磷的吸收,提高磷肥利用率。肥效试验表明,普钙、重钙或磷铵中添加10~20%的黄腐酸,可使肥效相对提高10~20%,吸磷量增加28~39%。放射性磷示踪试验测定磷肥利用率,添加黄腐酸后,磷肥当季利用率从15.4%提高到19.3%,即磷肥利用率相对增加四分之一。
黄腐酸配合磷肥在植物体内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能量储存和传递、细胞分裂、细胞增大和其他一些过程。

3、对钾肥的增效作用
黄腐酸的酸性官能团可吸收、贮存钾离子,减少钾在沙土及淋溶强的土壤中随水流失数量。黄腐酸可以防止粘性土壤对钾的固定,增加可交换性钾的数量。黄腐酸对含钾矿物有溶蚀作用,缓慢增加钾的释放,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黄腐酸还可以利用它的生物活性,刺激和调节作物生理代谢过程,使吸钾量增加30%以上。
黄腐酸与钾配合使用能够促进光合作用,能明显地提高植物对氮的吸收和利用,并很快转化为蛋白质,还能促进植物经济用水。

4、促进微肥吸收,有效解决缺素症
黄腐酸螯合中微量元素形成移动性强、易被作物吸收的黄腐酸螯合物,传递到作物中的缺素部位,有效解决缺素症。
作物生长发育除需要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外,还需要铁、硼、锰、锌、钼、铜等微量元素,它们是作物体内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对促进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加产量改善品质都有重要影响。
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多数处于植物难以吸收的无效状态,向土壤中施入微量元素肥料也很容易被土壤固定。
经研究指出:黄腐酸与铁、锌等微量元素可以发生螯合反应,生成溶解度好,易被植物吸收的黄腐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如黄腐酸-Zn、黄腐酸-Mn、黄腐酸-Fe等,有利于根部或叶面吸收,并能促进微量元素从根部向地上部运转。
试验表明,黄腐酸铁从根部进入植株数量,比硫酸亚铁多32%,在叶片中移动数量比硫酸亚铁多一倍,使叶绿素含量增加15~45%,有效地解决了因缺铁造成叶片黄化。
5、保水
黄腐酸是具有胶体性的有机物质,它能使土壤疏松,吸附水量大,透气増湿、养墒,防旱,使土壤有良好的水、气、热条件,适宜于种子萌发和苗期生长二、改良盐碱地
6、改良盐碱地
黄腐酸的分子量小,活性较高,可以吸附土壤中的有害阳离子,从而降低土壤中盐的浓度,减少盐类对种子和幼苗的危害,改良盐碱地
7、抗旱抗寒
黄腐酸喷施到植物叶片,能够使植物的气孔关闭,減少植物水分蒸腾、黄腐酸颜色深,有利于吸收太阳能;黄腐酸受到微生物的作用分解时会放出热量,能使地温提高,从而起到抗寒的作用
8、抗病虫害
黄腐酸能增加植物体內酶旳活性,增加榼物机体的抵抗力五、防重金属污染
9、防重金属污染
黄腐酸参与土壤中离子交换反应,把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回定,防止它们进入生物循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