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孤剑黄酒江湖行:1300多年前王勃写滕王阁序前后的凄美爱情故事

 9tx22v工人 2019-12-16

孤剑黄酒江湖行:1300多年前王勃写滕王阁序前后的凄美爱情故事

初唐四杰,王勃

编者按:本文写作时间约为2005年,具体时间无从可考。时隔多年,看到自己写的文字,依然觉得“不尽人意”。特此刊发,贻笑大方之家。

孤剑黄酒江湖行:1300多年前王勃写滕王阁序前后的凄美爱情故事

正文

孤剑黄酒江湖行:1300多年前王勃写滕王阁序前后的凄美爱情故事

才华横溢的王勃

你,千年之后仍旧被人敬仰;你,海内天涯秋水长天诗文既然名流江湖;然而,命运多舛,苍天无意,是谁让你孤寂地徜洋于南洋海底淤泥,终究没有谁人驾舟洪波为挥圣躯,终究没有谁人担忧南海龙王及蟹蛇鲸侵噬你的三尺微命,是真的这样?也许屈平原的伤国忧民实令湖荆夷民追慕,故衍有五月端阳划舟丢食而举行祭祀,难道你的任侠,你的豪情,你的风骨,不足以光耀文库,不足以盛扬人性,不足以令全民沉思……竟是时势天运使然。日月之行,经纬有别;潮起潮落,晦朔相间。冥冥之中,天地已有数定,我终于还是相信茫茫人海彼岸,芸芸众生相畔,有神灵作了安排,晨间兴昏作,雾霾充斥于江河岸边,山隐成了汪洋中的孤舟,原本的江河却似游龙惊凤穿行其里。我涉足沙砾,涉山索水而来,多想渡过这条鸿沟,与在云一岸在水一方的伊人,相见如欢,然而水流湍急,无可适从。隐隐之中,望彼云水岸方不见,忽现水中孤洲,水冲闪岸,涉沉圩畔,原来这是江水行运之中,沙石泥土沉隔积累而成小洲,其上,有水草蔓延,蒿苇芦芽正绿,矗立于乱石中,拓风展枝,偶尔,一二只白鹭三车只玄鸿栖息沙泥边,游戏洲岸的小鱼虾们是他们追逐所在,凝望稍久了点,眼睛隐隐作痛,伸指轻轻揉几下之后,再定睛望去,忽见一青年男子,穿着一身湿漉漉的布衣,全身似乎透着寒气,他?他??他???从冰雪刚融,江泽成流的略见浑浊的江流之中爬出;从蔚蓝海洋的千年淤泥里溯回江湖沙洲上想体验春日柔情;从浩瀚天空巡游,憩脚此处,洗濯足……难道,他就是你!

孤剑黄酒江湖行:1300多年前王勃写滕王阁序前后的凄美爱情故事

唐朝地图

直抒的,是你,子安。

孤剑黄酒江湖行:1300多年前王勃写滕王阁序前后的凄美爱情故事

是相念友谊长久,知己经常的子安;是悲嗟关山路难越,失意人狭路而逢的子安;是一把孤剑佩身,任萍浮沉,挥舞而行的子安,我明白,剑于你,只是一种饰物一种风情,因为你目光如剑,心中有剑,足以敌千军凌万马,而佩上它只是显现你的风度。

佩孤剑,饮黄酒,这人生非你所愿。然而现实太暗。你多么不拘小节,敢藏罪奴,为其脱身,仅此一举,功盖三皇了;可是你也任性拔剑斩家奴,终弃于江湖草野。王府斗鸡,向其雄壮;佩剑咕酒,何其悲伤,兼济天下,事与愿违;独善其身,情有可原。

孤剑黄酒江湖行:1300多年前王勃写滕王阁序前后的凄美爱情故事

行蜀川,流三峡,转汉中,涉湖丘,游山历水,结识豪雄,不歌“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不作“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而是踏月而行,剑佩撞动衣着,叮当起声,黄酒漏须,温遍布鞋。星星也亮了,这时节——可是,然而,也就是,在江汉之行途中,你遇上了一个姑娘,那是江汉晚春的一个黄昏时分。你行在一山间小道上,其时你的酒壶空空,浑身不爽,忽地山重水复,转过山拗,小路所向处,一茅草房露于其间,(茅房背路而筑),后门半掩着,门前路旁有一棵桃树,眼下山脚桃花落英纷纷,而此处却繁盛鲜艳地绽放。姑娘倚着草房,眼中到底落在花还是专注于行色路人呢,难以揣摩。你也是瞬间看上她的,迷醉的眼睛,湿漉的灵魂,统统都忘记,只有你心中或许知晓她的心思。你走到了树下,她还在门边,于千万年时间无崖的限度里,于千万人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恰好就在门边与树下间两人站定了,也没有多余的话说,原来你也是在这里……剑鞘挂在桃树枝上,糯白米酿陈白云边米酒灌满你铜壶,而你已飘然跨进了那草房门,盘坐在野山丛岭芳草地上的人居处。姑娘不言语,望着你,气若游丝,只是在你酒壶见底后再度满上。相叹而嘘。姑娘理会,而你,是无尽的悔恨——姑娘自患重疾,不日而伤,而自己却没有银两与她治病。可惜,一缸米酒净了,姑娘拿了米借曲再酿,昆时,你,眼里常含泪水,因为——你跑到集镇,当了与相随多年的剑佩,共七两纹银,捡了中药,装进陶罐,你从火上移走了酒缸,放上了陶罐,侧身望向后门,桃树枝上珮剑没有了,绳索还缠绕着,恨只恨,当年行乐不想今生今世今年今载今日今时此手中情状。药熬好,你斟了一海碗,用勺子一勺一勺喂给她,尔后是沉默沉默再沉默。药的冲味还弥漫着,酒的香味又呛鼻了,你一个转身,见她又坐在了塘边,浓烟冒上了茅草屋顶,香汗爬满了她额头。

孤剑黄酒江湖行:1300多年前王勃写滕王阁序前后的凄美爱情故事

又是黄昏,残月挂在树捎头。姑娘坐在门槛旁,你伫立于桃树下,繁星遍满天宇,银河隐约潺流,摸起午间从山间折回的竹杆做成的青簘,你吹出了一个男人的情觞……

翌日,天明。你又翻上桃树,卧在枝头,横听竹簘,昨夜星河,悄然隐约,山中树叶,灼灼其华,流水淌淌,索饶耳畔。无意中,你听到了行路人语,九月九,重阳高处,洪州腾王阁上胜友文豪,畅饮赋诗,丝调布匹五百。顿时,你重回屋宇,喟然顾盼,米酒一壶,伤心满肠。独步,你上路了,姑娘喘气紧紧跟上,从袖中拿出珮剑插在腰旁,好好地。

孤剑黄酒江湖行:1300多年前王勃写滕王阁序前后的凄美爱情故事

风尘仆仆。汗水沾透了衣背,分也分不开;脚趾磨起了泡;草鞋脱也脱不掉。初九日,天沿晴好。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贤主贵宾。阁上,闾阎可见,飞鸿上睛,一阁内,阎公放言,雅客美文。他心怀江汉之滨眼现料酒青簘,时机不多,他执笔跃字,一气通篇,韵律俱成。一时间,群众惊动,喝彩连绵。而他,从阎公手中领回丝绸布缎五百匹,于市上易成银两二百,火速行舟经车,赶回江汉草房。

紧时节,落英亦缤纷了,山中。后门开着,姑娘不见在树下,姑娘不见在门边,姑娘躺在靠门的芦草铺就的床上,虚望着门外东南的天空,天空不空……秋水没望穿,她,望见他回来了。

孤剑黄酒江湖行:1300多年前王勃写滕王阁序前后的凄美爱情故事

滕王阁序

你终究很快回来,甚至洪州豫章腾王阁子蒋赋墨迹都未干,群公正共赏析着,而江汉山中,又在熬药。多少年以来,或者是多少天后沉溺于交趾那带海滔中时,依旧觉得这药味是人世间最美的气味罢了。

孤剑黄酒江湖行:1300多年前王勃写滕王阁序前后的凄美爱情故事

孤剑黄酒江湖行:1300多年前王勃写滕王阁序前后的凄美爱情故事

滕王阁序金句

她,姑娘。走了,在你怀里,悄然地。奇文豪情换作的银两因时日拖延而再也无法挽回这无言的结局。当时,她笑着合上了眼睛,睫毛还动了一下,似乎想再睁开看一眼,留恋了世间,纵清贫也罢!却不行了。

七个纹银仅剩的,你用珮剑上的一截绳子串上,白干上你曾仰卧的那段桃枝上。你让上门半掩着,树上毛果已遍桠了,人,却不再。

…………

…………

……

孤剑黄酒江湖行:1300多年前王勃写滕王阁序前后的凄美爱情故事

江湖行

风流那个掀起啦,在南洋舟上,你受惊了,担心江汉那里怕是寒风刺骨,姑娘身上衣正单啦,怕冻着了。一个忽悠,你侧身于滚滚洪波中……

孤剑黄酒江湖行:1300多年前王勃写滕王阁序前后的凄美爱情故事

PS:谨闻去年(2005年)中国某作家赴越南(古交趾)访问时,在某河入海的村庄里发现了一座坟墓,碑文志“大唐王子安之墓”,想必其时,子安文名四海,获天下名众敬尤,惊闻子安溺水乃竞相捞打,立碑掘墓,欲彰后世之人。

几点说明:

1.《滕王阁序》的写作时间

唐朝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到底创作于何年,学界有14岁、19岁、22岁、26岁等多种说法,以14岁和26岁两种说法为主。这两种说法是这样的:一种认为是王勃14岁时往江西省父路经南昌而作,另一种认为王勃26岁前往交趾省父途经南昌而作。也许14岁的年纪创作惊世美文《滕王阁序》更让人对读者产生惊叹和羡慕之情,也许26岁的年纪创作《滕王阁序》更让人信服,诸多原因使这两种说法在学界引起过很大的争议。

孤剑黄酒江湖行:1300多年前王勃写滕王阁序前后的凄美爱情故事

山西省万荣县通化镇王通庙内王通,王绩,王勃塑像

文章的写作时间,历来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源自唐末五代王定保所编著的《唐摭言》。该书记载称:“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那时,王勃的父亲可能任六合县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且文中有“童子何知,躬逢胜饯”之语,也可佐证此说成立。第二种说法源自元代辛文房所著《唐才子传》。该书称《滕王阁序》应是上元二年(即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在今越南河内西北)看望父亲(时任交趾县令)路过南昌时所作。

此外,清朝文人吴楚材在《古文观止》中认为,这首《滕王阁序》创作于咸亨二年,即671年,此时的王勃是22岁。

王勃的生命中只经历了27载春秋,一篇《滕王阁序》却让王勃活了1300多年。

2.王勃墓在越南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运城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孤剑黄酒江湖行:1300多年前王勃写滕王阁序前后的凄美爱情故事

王勃在越南的墓地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

关于王勃亡故的原因和时间,各种文献都说是:赴交趾省父,于公元676年溺水身亡。至于王勃遗体的最后下落,所有文献均无记载。

直到本世纪初,曾任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的作家王充闾访问越南,才找到王勃的最终下落。

当时在越南首都河内,王充闾听到一个惊人的信息:唐代诗人王勃的墓地和祠庙在紧靠南海的义安省宜禄县宜春乡(xã Nghi Xuân, huyện Nghi Lộc tỉnh Nghệ An),并到实地进行考察。越文资料中对王勃记载比较详细。说他26岁时,挣脱了缧绁之苦,决意从此告别仕途,远涉千山万水,前往交趾看望被流放的父亲。公元676年夏初来到交趾,陪父亲一起度过了炎热的酷暑。秋八月踏上归程,由蓝江启航,刚刚驶入南海,即不幸为风浪所吞噬。当地民众出于对他的崇敬,为之雕像、修祠,作为纪念。

王充闾回国后,将这次越南“奇遇”写成散文,于2004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从此,王勃最后下落——魂栖越南,遂为国人所知。让国人深感欣慰的是,王勃在越南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敬仰,享受着延绵不断的香火。

孤剑黄酒江湖行:1300多年前王勃写滕王阁序前后的凄美爱情故事

3.《滕王阁序》由来的小故事

孤剑黄酒江湖行:1300多年前王勃写滕王阁序前后的凄美爱情故事

滕王阁

关于《滕王阁序》的由来,还有一个生动的故事。《新唐书·文艺传》的记载为:“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而唐末王定保的《唐摭言》却是这样演绎的:公元675年(唐高宗上元二年)为庆祝滕王阁新修成,阎公于九月九日大会宾客,本想让其婿吴子章作序以彰其名,不料在假意谦让时,王勃却毫不推辞提笔就写。阎公初愤然离席,至配室更衣,专会人伺其下笔。初闻“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公觉得“亦是老生常谈”;接下来“台隍枕夷夏之郊,宾主尽东南之美”,公闻之,沈吟不言;及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乃大惊“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出立于勃侧而观,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两种记载都突出了王勃年青气盛,满腹才华的个性特点,更夸张地表现出人们对《滕王阁序》一文的激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