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京剧的“六场通透”?

 积沙成塔0u3svg 2019-12-16


 六场——伶界行内把伴奏的乐队称作“场面”,由于旧时场面以六件乐器为主,故又有“六场”一说;凡有孔能吹、有丝能拉(弹)、有楗能敲且一专多能造诣精深者,谓之曰“六场通透”。

    梅兰芳的琴师徐兰沅先生也说过:“京剧的乐队分为文场三大件与武场三大件,又称文三场、武三场,统称六场,故尔称好的乐手为六场通透”(司吹、拉、弹的叫文场,事敲、打的叫武场)。

    那么文三场和武三场都指哪些乐器呢?

    文三场即:京胡、月琴、弦子(小三弦),武三场即:单皮鼓、大锣、小锣。

    徽班进京时直至汉戏融入徽班前的五六十年里,属于京剧的孕育期,那时徽班的伴奏以唢呐为主,谈不上几场几件;汉戏在乾隆末年进入北京,这时徽班声势浩大,汉戏如果单独成班,难以与之抗衡,徽戏和汉戏在进入北京之前,相互之间已有多交流影响,且两者之间也有血缘关系,所以汉戏演员进入北京后,大都搭入徽班合作演出,为京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徽戏虽有皮簧腔,但不很发达,汉戏進入徽班,对徽班的声腔曲调起到了丰富和改造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徽班的演唱水平,胡琴也渐渐取代唢呐成为主奏乐器,形成了文三场与武三场的固定形式。

    这六种乐器是京剧伴奏中的主要乐器,但全部乐器可不止这六件,过去演出场地很小,所以为了少占用演出空间,也为了节省开支,其它乐器也由这六场的人分别兼任:

    京胡要兼管笛子、唢呐、海笛,月琴兼管笛子、唢呐、铙钹,弦子兼管笛子、唢呐、海笛和堂鼓;武三场的司鼓兼大堂鼓,大锣手兼管镲锅,小锣手兼小齐钹。

    六个人总共管十几件乐器;在二十年代,梅兰芳与徐兰沅、王少卿经过共同研究增加了京二胡作为主要乐器,后来又逐渐加入大阮、中阮、笙等乐器,铙钹也开始由专人负责;虽然在人数上早已经突破“六场”,但“六场通透”的说法还是延续了下来,专指那些对京剧伴奏乐器都能熟练掌握的乐师。

    艺术界对技艺水平的高低分类有“会、好、精、通、绝、化”的说法,我们常说“艺术都是相通的”,当然做到“好”或者“精”已经相当不容易,不过人往高处走,还是应该举一反三、一专多能,以至让人叫绝,甚至臻于化境的地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