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榫卯里的“明争暗斗”,谁更胜一筹?

 329525 2019-12-16

榫卯

一凹一凸之间

一转一折之际

唤醒古典家具的生命

浓缩了中国千年的智慧

在时光流转中沉淀出数不尽的经典

成就了传统家具文化的辉煌与灿烂

榫卯里的“明争暗斗”,谁更胜一筹?

榫卯,在大家的眼里已经不再陌生。

建筑的风貌能够在漫长的岁月里始终如初,榫卯包含的力学概念、思维基础,一般的钢筋混凝土是无法比拟的,它们的存在不是为了哗众取宠,结实、牢固、耐用才是它诞生的原则。

榫卯里的“明争暗斗”,谁更胜一筹?

坚守榫卯的千年企业

在日本一家企业用中国榫卯工艺,存活了1400年不息,有辉煌也有没落,在沉寂中守候了千年。

不为旅人惊鸿般地回眸,

也不为贪恋这个喧嚣的世界,

只为恪守那份信诺与初心,

珍藏这稀世的宁静和禅意。

榫卯里的“明争暗斗”,谁更胜一筹?

榫卯里的“工匠精神”创造了永恒的价值,百年后,亦或又一个千年,无论何时修缮,前人的心意依然触动着后辈,那个时代独属的印记,永远不会淡去。

榫卯里的“明争暗斗”,谁更胜一筹?

凝结着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精粹的榫卯,在当今的中国已经非常罕见,我们都看惯了钢筋混凝土,很少能见到依靠它造出的建筑奇迹。

属于中国的传统技艺,却在国外被发扬光大,有时候觉得欣慰,也很可惜。

出于对艺术的致敬,也希望榫卯能够更多的被了解。

榫卯里的“明争暗斗”,谁更胜一筹?

榫卯,存在的形式

一个概念,千百种结构,每一种都是历经岁月动摇依然鼎立天地的存在,布迹世界。

今天,我们先不提它令人叹为观止的种类,而是从明榫和暗榫两种形式,来见识让人拍案叫绝的精妙。

榫卯里的“明争暗斗”,谁更胜一筹?

明榫、暗榫是两种重要的榫卯形式,广泛应用于在古典家具中。

在形式、耗材上差异微小,但从家具审美、做工要求、结构牢固性等角度考量却相去甚远。

明榫也称出榫、过榫、透榫,即榫头从卯眼中穿出,但榫头顶端与被连接部件的外表相平。

暗榫也称半榫,榫头较短,卯眼不打穿,从外表看不出打孔的痕迹,在明代家具中多见,因其美观的特点,时至今日在家具中应用依然十分广泛。

榫卯里的“明争暗斗”,谁更胜一筹?


明暗,各有千秋

暗榫的制作难度系数远大于明榫,对榫卯的结合要求“天衣无缝”,因此暗榫禁加明楔。

暗榫加暗破头楔是一种绝技,无法拆卸,除非刻意破坏。

清中期宫廷家具的制作多使用暗榫,明榫则较为鲜见。

榫卯里的“明争暗斗”,谁更胜一筹?

明榫与暗榫所用的部位不同,明榫多用在桌案板面的四框和柜子的门框处。

明式靠椅和扶手椅的椅背搭脑和扶手的转角处常用暗榫。

不同时期明榫与暗榫在使用上也多有不同。

明式家具中多使用明榫,包括凳、椅、桌、床、柜等。

能用明榫的地方皆用明榫并配以破头楔,以达到坚固并维修方便的目的。

榫卯里的“明争暗斗”,谁更胜一筹?


左为暗榫,右为明榫

明榫与暗榫在家具使用及审美上,各有所长。

以暗榫为接驳手段,材料的光润感得到很好的保护,而明榫则使家具多了一份自然的乡村野性美。

明榫穿出榫眼,突出的榫头中间可见到木销的痕迹,榫头深而实,在榫头中间加木销,即使木材收缩也能保证榫也不会脱落,弥补了古代加工技术、加工工具等条件上的不足。

暗榫更显美观,将宫廷家具的高贵与众不同,流利明畅的表现出来。

但因为榫眼深而榫短,或眼大榫小,容易产生虚榫,如果用胶来填塞,会影响结合的牢度和耐固性。

榫卯里的“明争暗斗”,谁更胜一筹?

大观,榫卯

榫卯结构是一项精湛的木工技艺,诞生于石器时代,发展成就了中国古代皇家建筑和传统古典家具的巅峰。

在现代化的今天,传统的工艺已然在我们的社会里濒临绝迹或者正在被人们淡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