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枣锈病的发生为害枣锈病,在我国各地都有发生,其中以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山西等枣主产区发生较为普遍,具有发病早,传播快,持续时间长,发生重等特点。从发病到落叶,一般需要30天左右,全树落叶则需要60天左右,其中以幼树受害比较重,严重时会导致幼树枯死。 主要危害枣的叶片,常在果实膨大期引起大量落叶,枣果发皱,萎缩,果肉含糖量降低,严重影响枣果品质和产量,甚至失去商品价值,发生严重时还可能绝收。另外,染病的枣树在落叶后还会出现二次发芽,第二年的产量也有大大降低。一般年份,病叶率在10%~30%、病株率在30%~60%,大发生年份达90%以上。 二、枣锈病的发病症状一般从7月初就能看见病叶,并以此为中心向外快速传播蔓延,到7月底,发病率就可达90%,8月上旬开始落叶,一直持续到9月中旬。 枣锈病主要为害叶片,老叶,嫩叶都可以受害发病。发病初期,在叶片背部的中脉两侧,叶尖,叶片基本等部位可以看见一些零星分布的淡黄色小点,随着病情发展,淡黄色小点逐渐凸起,颜色也变成黄褐色,即病菌的夏孢子堆,往往多个连接成条状或片状,开始产生在叶片表皮下,成熟后表皮破裂,流出黄色粉状物。翻过叶片正面,可以看见夏孢子堆对应的地方,出现不规则的褪绿小斑点,慢慢失去光泽,变成黄褐色角斑,最后叶片干枯,脱落。值得注意的是,落叶一般先从树冠下部开始发生,并逐渐向上部蔓延扩散。到了秋季,染病叶片上的夏孢子堆旁边会长出黑褐色不规则物质,即病菌的冬孢子堆,稍有凸起,但是不会突破叶片表皮。 为害叶片 三、枣锈病病原介绍枣锈病的致病菌为枣层锈菌,属于担子菌亚门。枣层锈菌是一种严格的寄生菌,有着高度的变异性,对作用单一的杀菌剂非常容易产生抗药性,使用单一杀菌剂一般作用不大。 初侵染:枣层锈菌主要以夏孢子堆在叶片上越冬,还可以以多年生菌丝在芽中越冬,来年夏孢子借助风雨传播到健康叶片上,再从叶片直接侵入,引起初侵染。 再侵染:进入6—7月后,随着雨水增多,空气湿度比较大时,越冬夏孢子开始萌发,从叶片的自然气孔侵入,潜伏12天之后,在7月中下旬开始发病,并形成新的孢子堆,成熟之后借助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持续再侵染:随着夏孢子不断萌芽-成熟,夏孢子数量不断增多,不断进行 再侵染,发病达到高峰。 枣层锈菌越冬后的夏孢子萌发温度范围比较广,在3~33℃内都可以萌发,以24℃为最佳温度,同时需要较高的湿度,要求相对湿度在70%-80%,因此,枣层锈菌具有喜温好湿的特点,高温,多雨,高湿有利于病害的流行和蔓延。降雨多少决定发病轻重,同一温度下,降雨多,时间早,次数多,湿度大,病害发生早且重;降雨少,降雨晚,次数少,湿度小,发病比较晚且比较轻。叶面露水,雾天会加重病情发展,有利于病菌在田间侵染和再侵染。 为害果实 另外,栽植密度大,树冠茂密,果园通风透光差,园内湿度大,有利于病害发生;忽视防治,田间大量菌源不断累积,增加;不合理的间作,大量施用氮肥,管理粗放,园内杂草丛生,土壤板结,潮湿,修剪不及时,树形紊乱,枣树抗病性差,也会加重病情发展。此外,品种间抗病性不同也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 四、枣锈病防治措施枣锈病发生初期发展缓慢,但是到了中期后会逐渐加快,因此在防治枣锈病时,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方针,同时注意,如果当年降雨较多,要重点进行防治,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1、农业预防 (1)选择抗病品种。枣树不同品种间抗枣病性有明显差异,其中,赞皇大枣,九月青,安徽小枣等抗病性比较强,一般发病几率较低,晋枣,团枣等抗病性比较差,很容易感染枣锈病。新建枣园时,注意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这是防治枣锈病的重要措施! (2)田间管理非常重要。
枣树修剪
枣树施肥 2、化学预防 (1)枣树发芽前,对树体喷施3~5°Be石硫合剂1次,消灭越冬病菌。 (2)可以适量根外追施肥料,不但可以提高坐果率,还可以有效防止枣锈病的发生。已经发生枣锈病时,可以叶面喷施0.5%尿素液或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 (3)在6月底或7 月上中下旬或8月上中旬,各喷1次1∶4∶200倍的波尔多液;或800倍三碱基硫酸铜溶液。 需要注意,如果天气良好,比较干旱,可以适当减少喷药次数;如果雨水将多,就要及时喷药,特别注意,雨后3天内或早上露水严重时,一定要使用保护+治疗双重作用的药物,间隔7天后再用保护剂。 3、防治措施 (1)枣锈病发生后,要对已经发病的局部地点进行封锁处理,以控制病情蔓延,彻底清除病原物,摘除病叶后集中深埋,对已经发病的枣树进行喷药处理,再用8000倍液40%福星乳油或20.67%万兴喷雾全园,然后用68.75%易保1000倍液进行保护。 喷药 (2)发病地方,选择喷施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或50%灭菌铜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40%福星 10000倍液加68.75%易保1500倍液;20.67%万兴 2500~3000倍液喷雾等,连用2~3次,间隔2周喷1次。 枣锈病病菌有着高度的变异性,对作用单一的杀菌剂很容易产生抗药性,因此在进行防治枣锈病时,要联合运用治疗剂,保护剂,不能只喷保护剂,要在喷完治疗剂后再喷保护剂,处理好保护剂和治疗剂的关系,是控制病害蔓延的关键,果农们要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枣锈病的发生除了气候因素外,更多的是人为田间管理中存在不足,因此,枣农在日常管理中,一定要精耕细作,及时,全面做好每一项管理工作,田间管理做得好,才会减少病害的发生。通过农业措施,改善枣园大环境,打破病菌生长环境,加强枣树抗病能力,结合化学措施,及时,合理用药,控制病情发展,保证药效最大化,保证枣树丰产丰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