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冬天,气候不仅冷还很干燥。很多人容易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比如,咽喉肿痛、耳鸣、目赤、牙龈肿痛、口腔溃疡、便秘、尿赤......令人徒增烦恼。 声音嘶哑,不愿张口说话,硬是把自己变成了哑巴 咽喉肿痛,本来口渴难耐,此时喝水都变成了百般折磨 咳嗽不止,咳声大,频率多,能震得整个胸口都痛 ...... 中医认为是“上火”啦! 上火是很多病症的一个综合性的俗语,并不是疾病,也不是一种症状,在现代医学上没有明确的定义。 从中医的角度认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即为“上火”。所谓的“火”,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而上火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证候”,是感受外邪引起的阳盛阴衰的热证症候。 中医认为,五脏有“火”,百病丛生。不同部位的“火气”,上火原因和症状都会不同,需要仔细分辨。 实火 ↓↓ 上火却不伴有身热性症状的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尿黄、牙痛、咽喉痛等,这种属于外感火热,也可以说是实火,往往症状重、来势猛。 胃肠、心、肝胆多属于实火,阳盛而热,表现为牙龈肿痛、咽喉肿痛、口舌生疮、便秘等; 虚火 ↓↓ 由工作生活压力大、经常熬夜、吃辛辣食物等引起的则是属于内火上炎的表现,是属于虚火往往症状轻,时间长又反复发作。 肺肾阴虚多属于虚火,阴虚而热,表现为燥热、盗汗、口热干燥不欲饮。 上焦火 ↓↓ 上焦火多指心经和肺经出现火旺的情况。 主要症状:咽喉肿痛、目赤、口干、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头晕、耳鸣等偏于上部(心肺)的症状。 中焦火 ↓↓ 主要症状:胃火亢盛,食不知饱、时而呃气上逆、烦躁口渴、胃脘痛等中间部位(脾胃)的症状。 下焦火 ↓↓ 主要症状:大便干结、小便短小、尿赤、浑浊有味、尿痛、带黄等偏下部(肝、肾、膀胱、大小肠)。 肝火 ↓↓ 主要症状:目赤肿痛、眼屎分泌增多、脾气急躁。 肺火 ↓↓ 主要症状:鼻干、鼻扇气喘、咽痛、干咳、痰粘黄。 心火 ↓↓ 主要症状:口舌生疮、心烦梦多、小便黄、尿痛、口渴。 胃火 ↓↓ 主要症状:牙龈肿痛、口干、胃脘灼痛、吞酸嘈杂、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如何正确“清火”? 一味清热泻火就能祛火吗?当然不行!只有“实火” 需要清热泻火,“虚火 ” 当以养阴为主。 01 胃火 胃火的产生和饮食有关,如吃太多肥甘厚味,导致脾胃运化功能下降,表现为胃胀痛等,可用清胃散、牛黄清胃丸等。 02 肺火 虚火表现为干咳少痰或痰少而黏、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可用百合固金丸。 实火常表现为痰多色黄、黏稠、喉燥咽痛、面红口干、心烦口渴、胸满气喘,可服用牛黄清肺散、鲜竹沥等。 03 肝火 多与工作压力,生活环境,以及身体的激素变化有关,有时还会感到心烦易怒、睡眠欠佳。 推荐三花茶:取金银花10克,菊花10克,茉莉花3克,沸水冲泡。可提神醒脑、宁神静思,有疏风清热、养肝明目的作用。 04 心火 引起心火的原因比较复杂,建议咨询医生后选药,饮食上应多吃酸枣、百合等。 吃点降火餐 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 白菜可益胃生津、滋阴润燥、清泻肺热、通便利肠,是很好的降火菜。 白菜可以与百合、山药一起清炒,能清肺火,有助防治呼吸系统疾病。 梨能止咳化痰、养阴生津、滋润肺胃,主治咽干口燥、声音嘶哑、大便干结等,食用可以去火。 梨既可以生吃,也可以与白萝卜等一起煮水喝。 不过,梨性寒凉,脾胃虚寒而致的大便稀薄和外感风寒而致的咳嗽痰白者忌用。 中医认为,鸭肉性寒,有养胃补肾、消水肿、止热痢、消毒热、止咳化痰等功适用于体内有热、食欲不振、大便干燥者食用。 鸭肉的蛋白质含量高于一般畜肉,而且其中的脂肪酸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适宜“三高”人群食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