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真题」2019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作文评述及佳作点评

 温暖2016 2019-12-16

李建新

【中考真题】

生活百味,有时候站在“别人”的角度看事情也是一种品质。今天请你站在鱼儿的角度,甚至化身为一条自由游动的鱼,走在鱼儿的思想里。请以“走在鱼儿的思想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文题解读】

今年中考,一条鱼游进了常州考生的作文里,考生普遍反映作文被“一条鱼”写哭了。在“核心素养”时代,一篇文章包含了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600多字的考场作文,能反映出一个考生的生活、性情和格局,堪称育人的一股清流,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颜值”最高的一道题了。

鱼的正确思想从哪儿来?这道题其实“不讲道理”。作为低等脊椎动物的鱼,哪来的思想?

鱼的思想其实是人的。论跟鱼的亲密程度,除了猫,谁也比不过人。鱼儿相伴人类走过了五千多年历程,用千万子孙换来了人类的幸福生活。人类自然从胃到心都没有忘记它:半坡遗址出土的鱼纹盆,生活中的各种鱼饰品,年夜饭最后一道鱼菜寓意年年有鱼(余),开张、乔迁之喜习惯摆上一缸锦鲤(进利)。鱼超强的繁殖能力寓意多子多福,鱼与水的难分难解比喻亲密关系。“尺书如不吝,还望鲤鱼传”表达思念, “桃花流水鳜鱼肥”“鲈鱼雪片肥”“姜芽紫醋炙鲥鱼”更是吃货最爱。鱼,越来越深地游进文化和寻常百姓家。

一些聪明人吃着鱼,剔着牙,开始了痛苦并快乐的思考:鱼究竟快乐吗?或者不快乐吗?为此,庄子和惠子还在濠梁之上认真飞了回唾沫。鱼是没有思想的,都是人类的思想在飞。

一、确定立意

像“走在鱼儿的思想里”这个题目,要确立一个正确、积极的立意并不困难,但要提炼出一个新颖、深刻而高远的立意,却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深入思考和精心设计。下面列举几种不同的立意:

(一)常规立意,由鱼的相关要素引发。

1.从鱼的生活环境看:海水、河水、溪水,清水、浊水,大鱼、小鱼,美鱼、丑鱼……可以通过尝试和比较,表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主题;或通过前后对比,表现对鱼生存环境的忧虑。

2.从鱼的生活习性看:贪食、健忘,可以提炼为:被欲望(鱼饵)所累的悲剧;学会忘记是一种幸福;遗忘意味着背叛和更大悲剧。

3.从鱼的行走方式看:逆游、顺游、浮游、洄游、偶尔滑翔,可以以游历表现鱼的自我寻找和超越过程,也可表现付出之爱与牺牲精神。

(二)新颖立意,表现对自由的思考。“海阔凭鱼跃”,是一种自由,但是终身离不开水域又是一种局限;向往自由固然可贵,但盲目追求自由可能适得其反。

(三)高远立意,借鱼写人。鱼身上的每一个鳞片,都反射着人性之光。在人类历史的河流里,有两条鱼,一条为名,一条为利,有没有第三条呢?

考场作文之殇,莫过于“撞文”。就像很多人努力活成自己的样子,却还是成了别人的复制品。在考场作文的汪洋大海里,在浩浩荡荡向往龙门的鱼群中,你敢不敢、愿不愿、能不能成为一条特立独游的鱼呢?

二、选用文体

“走在鱼儿的思想里”这个题目,大多数考生选择的文体是记叙文。站在鱼儿的角度,甚至化身为一条自由游动的鱼,走在鱼儿的思想里,换位思考与他人、与自然、与文化的关系。可以具体记叙作为一条自由游动的鱼曾经经历过的一个又一个动人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可以传递一种正能量,每一个故事都可以弘扬一种新风尚。从学生平常的写作积累看,这样的作文平时都曾写过,学生要善于在中考构思的时候把平常的积累与“鱼儿”这个特定的身份进行合理的嫁接,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是选用散文,在大多数考生选用记叙文的时候,选用散文可能更容易出彩,可以具体描述作为一条自由游动的鱼儿看到荷花、垂柳、蜻蜓、古桥、民居等物,可从外形、色彩、用途、周边环境、内在品质等多方面刻画其姿态,并从中领略生活风采,提炼生活哲理,这样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更能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

【佳作示例一】

走在鱼儿的思想里

◎常州一考生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投入水中,我摆动着尾巴向水面游去,去呼吸那最新鲜的空气。

“啪嗒!”一片枯叶落在我斜上方的水面上。

满怀好奇心的我慢慢向它游去。这只不过是一片枯叶,黄了,干了,没有生机了。突出的叶脉像一条条犬牙交错的羊肠小路,从茎延伸到叶尖。这里曾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养分,如今却像佝偻的老者,掉光了牙齿,在小路上蹒跚。唉,郁闷的心情溢满心中,我叹了口气,几个泡泡从我嘴边冒出。正当我转身想要离开的瞬间,一抹绿色映入眼帘。

我抬头看去……

满树的葱绿,我想,在某个枝头,一定冒出了新鲜的生命,那是纯洁的新芽,就像婴儿稚嫩的肌肤,散发着淡淡的奶香般的味道。

我突然产生了微妙的联想,再看枯叶:颜色有深浅变化,右上角不知何时被顽皮的小虫咬下了圆圆的一块,有的边缘已经发黄,几点黄色像是油画中的随性勾点,怪不得我常看见人类以叶脉为书签,原来枯叶也是一幅画。它衰败的表象并不是它的本质,也不是它顺应季节变化的虚伪。它汲取了一片叶子从嫩黄、青翠到墨绿、干枯的生命过程中的颜色来包装、修饰自己,用它来储存一种品格、一种尊严,沉淀浮躁,过滤浅薄。枯叶纷飞的时候,它的翅膀下划过深长的幽灵,安闲宁静,淡泊清高,笑傲人间,谁又会想到它也曾是一个绿色的精灵?

那一树的新绿诚然可喜,殊不知,没有枯叶的凋零,何来它的新生?新芽与枯叶交替着,当叶飘落,芽便生出,所以,才有这一树的葱茏,才有风中的沙沙轻语,才有草地上的光影作画……

我想,枯叶和新芽无疑是最完美的搭档。

“枯叶无心花落寒,云遮半月思晓凉。”叶有飘零,但新老交替是永恒的,就像默默付出的枯叶、生机勃勃的新芽,在生命的长河中连绵不绝。

花开花落,生生不息。

我再次摆动起自己的尾巴,向水底游去,心中满怀欣喜,满载收获……

【评点】

这篇托物言志的散文立意新颖而深刻。文章把“枯叶”和“新芽”作为描写对象,刻画出“枯叶和新芽无疑是最完美的搭档”这一主题。文章在结尾处以“叶有飘零,但新老交替是永恒的,就像默默付出的枯叶、生机勃勃的新芽,在生命的长河中连绵不绝”,揭示了文章立意,让人回味无穷。

【佳作示例二】

走在鱼儿的思想里

◎常州一考生

我是一条鱼,一条向往自由的鱼。

朝阳初升,温柔的光线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恍若细碎的水晶闪着点点光芒。

像往常一样,与邻居章鱼哥哥打过招呼,在珊瑚丛中与小伙伴玩几次捉迷藏,或是在水底挖掘一番,找到几颗小虾米吞进肚里,抬头望望,心满意足。

不知不觉,也许是不安于平凡的生活,也许是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期待着出去,去看看未知的世界。

终于,我看到了机会。那是一个闪着银光的弯曲而尖利的东西,我心动了。想起妈妈的告诫——那是不好的东西,它会要了你的命!但是,欲望战胜了理智,我咬了上去……

刺痛立刻席卷全身。那个东西带着我极速上升,终于突破海面,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欣喜跃上心头,但好景不长,我落到了地上。

睁开眼,在那里我看到了他们。有平日里横行霸道的螃蟹,有美丽的无忧无虑的鱼儿,还有……我亲爱的章鱼哥哥。我高兴地呼喊着:“快来玩啊,我们自由了!”但是,我只听到“快走……快回去……”那奄奄一息的话语。

我愣住了,突然间我被抓了起来,我拼命地挣扎着,试图挣脱束缚,追求自由的信念使我坚持着,幸运的是,我成功了!

我又重新落回了水里,想起刚才的种种,我慌了神,不敢与妈妈说起这一切,只是装作若无其事一般,又回到了平时的生活。只是,我的身边少了那些小伙伴,我天真地认为他们只是出去玩了。

直到那天,人们来了,和那可怕的机器一道,我们大家不得不处处躲闪着。美丽的风景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只是腥臭的垃圾,水也不再那么清澈。

朝阳初升,光线撒在水面上,只是,我再也看不到那蔚蓝的天空,有的只是无尽的黑暗。我不知道,我是否会再次遇见可怕的人类,我也不知道我是否还能看见明天的太阳,为什么人类不能与我们和谐相处呢?我无言,只能等待着命运的安排……

【评点】

文章记叙了一条为了追求自由不惜咬住鱼钩,最后差点失去生命的鱼,其中所蕴含的对自由、生命与环境的思考,可谓深刻而高远。文章一波三折,悬念迭起,引人入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