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时夜影:重庆人气飙升的新空间,一群“收藏”瞬间的人

 Mix杨林 2019-12-16

日时夜影,日食夜饮

在前往“日时夜影”之前,只因为名字就平添好感。

日时夜影,英文名One Day,让人想起那部同名电影——“我遇见那么多人,可为什么偏偏是你,看起来最应该是过客的你,却在我心里占据这么重要的位子。”

直觉这个缱绻的店名背后,是一群懂得在平缓流淌的时间中捕捉动人片刻的人——敏感、易动情、还有点儿“吹毛求疵”。

万象之上,“无隅花源”

走进重庆万象城,乘坐直梯到达6层,从狭窄的电梯走出,眼前是一隅郁郁葱葱的户外空间,有种误闯桃花源的豁然开朗之感。

见到日时夜影的品牌创始人胡剑锋,离上次在刀锋书酒馆的见面,一晃一年多。

 图为刀锋书酒馆新店。2018年,面临关店危机的独立书店刀锋书酒馆曾公开招募合伙人,胡剑锋在前期问询阶段,就给创始人江凌发了一封近千字的自我介绍,没有其他人这样做。最终,老胡成了新的合伙人,2019年,刀锋书酒馆也在解放碑协信星光广场开出新店。

“走,我先带你转一圈”,进入日时夜影之前,老胡先带我走进了“无隅花源”。

位于万象城6楼屋顶的“无隅花源”,由9个带花园的独栋玻璃体建筑四面围合而成,日时夜影正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其它独栋玻璃体里分别“盛放”着酒店、瑜伽、spa、咖啡馆、独立小剧场等空间,被定义为“艺术商业群落”。

“无隅”二字来自《道德经》中的“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意为没有边界;而“花源”则指隐于闹市的“桃花源”。

在繁华庞大的综合商业体之上,无隅花源像一个意外,也像个“隐喻”——纯粹的物质之上,彻底的虚空之下,在中间找到某种适度的缓冲和平衡。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来自“无隅花源”内的无隅酒店

MONOCLE在探讨“如何建造更好城市”时,给出了10个建议,其中之一就是“get high:make use of rooftops for leisure and pleasure(充分利用屋顶,使之成为休闲享乐的空间)。

如今,我们可以看到城市里出现了越来越多不同功能的公共屋顶空间,比如迪拜Mall of the Emirates的屋顶滑雪场、日本大阪森之宫Q's MALL的屋顶跑道、南非德班盖特威购物广场的屋顶足球场花园,以及屋顶牧场、农场、咖啡馆、游乐场等等。

这些点缀在钢筋丛林的屋顶花园,让闲置空间得到利用,也柔化着城市线条,成为繁忙都市里的“桃花源”。

作为在景观设计领域深耕十几年的资深设计师,老胡最初是应邀来打造无隅花源的景观,却被这个藏在繁华商业体之上的秘密花园打动,随后决定在此打造一个全天业态的美食酒廊——“日时夜影”应运而生。

 日时夜影

时间和光影的秘密

在日时夜影,时间的流逝被具像化。

原本太过直白的玻璃体独栋建筑被拆解,用白墙、原木、植物和透明玻璃等丰富的设计元素,“修辞”出更丰富的空间语言。

空间丝丝入扣地诉说着从日到夜的光影变化——白天,斑驳的光影在白墙、绿植、原木之间游走,营造出亲切温馨、返璞归真的生活感。让人忍不住把身体和灵魂通通扔进亚麻质地的绵软沙发里,忘掉外面的繁忙城市,偷偷度个假。

  白天的日时夜影

时间流逝,暮色四合,暧昧迷离的氛围渐渐升腾,空间换上一副欲望都市的“面孔”。

白天空间里那些清晰的界限,在入夜的暖色灯光下,变得含混不清。就像记忆中很多莫可名状的瞬间,细节早已不明晰,只留下当时当刻的微妙感觉久久萦绕心头。

  夜晚的日时夜影

日时夜影的室内空间由设计师谢柯打造,他是《梦想改造家》的人气设计师,也是重庆生活美学空间壹集和格外小馆的合伙人。在重庆,他的作品还有新山书屋、格外小馆·屋顶顶、既下山·重庆等等。

 从上至下依次为:既下山·重庆、屋顶顶、壹集。摄影: ICY、小枝©ICYWORKS

作为土生土长的重庆人,谢柯认为重庆最值得回味的还是那种真实的烟火市井气和江湖气息。接地气的地域特质,以及川渝地区骨子中的“安逸”与“闲适”,都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了他的作品之中。

日时夜影的空间设计,延续着谢柯粗粝与精致并存的设计风格,却又在自然质朴中,巧妙地融入了大都会的时髦和老练。

就像层次丰富的电影角色,不是脸谱化的路人甲,而是有七情六欲、生活悲喜的鲜活个体——在不同的时间相遇,便会撞见TA的不同面目。

 不同时段的日时夜影。

“九龙坡弄潮儿?”

空间是剧场,人是主角。

越了解日时夜影,越印证了我最初的猜想——这个空间背后的人,不简单。

随手点开一篇“日时夜影”的推文,便读到这样“风情万种”的文字:

重庆最热的日子,她带我去空中花园跳舞,两杯Moscow Mule,一根骆驼双爆下肚。摇摆的双手变成十指紧扣,深蓝的眼睛凑到眼前渐渐闭上,醉酒的路人笑嘻嘻地在身旁起哄,夜半的Deep House音乐里,一个混杂着姜和柠檬味的长长的吻。

 日时夜影

文字出自温公子之手,这是一个在“酒圈”不得不提的名字。他运营着“人如其饮”、“醉在魔都”等关于酒和酒吧文化的媒体平台,也是不少人气酒吧的顾问。

此刻温公子站在我们面前,和风情万种的文字相反,显得谦逊而又亲切。他回忆起日时夜影的初创期:“在那个喝大了的午夜,我们站在九龙坡的街头做了个决定——开一间美食酒廊,最屌的那种。虽然我们穷,没尊严,但依然为了九龙坡孩子们的夜生活操碎了心。”

 初创团队在项目工地。

最终,日时夜影集结起资深设计师、米其林大厨、蓝带厨师、调酒大师......从“日食”到“夜饮”全部安排得明明白白,迅速跻身重庆九龙坡片区最“拿得出手”的美食酒廊之一。

“还算对得起当初吹过的牛逼”,温公子笑着说。

 日时夜影团队。

日时夜影的厨房总监Elmen Chang,曾到塞舌尔、新加坡、澳大利亚和比利时等世界多地学习烹饪料理,多年的海外米其林餐厅工作经历,成就了Elmen如今独特的烹饪技巧。

他的出色厨艺也曾获得众多奖项,比如2010年,新加坡的FHA2010 Culinary Challenge比赛,Elmen以一道“低温鸡胸”获得金牌。

 日时夜影的美食。

日时夜影的主厨Jojo则是一位从美国蓝带毕业归国的川妹子,回国后Jojo去了上海著名法餐厅Jean Georges工作。海外生活、学习的经历以及在顶尖餐厅的工作经历,成就了Jojo对西餐烹饪的独到见解。

 日时夜影的下午茶、甜品。

夜幕降临,觥筹交错,日时夜影酒吧主理人Allen Hsu现身吧台,如魔术师般催化着蠢蠢欲动的都市夜生活。

自2012年从台湾来到上海,Allen先后在各大知名鸡尾酒大赛中斩获佳绩,而他真正被大众所熟知的是他主理的Lab Whiskey&Cocktail和另一家沪上时尚潮流热店Flask,这些都是鸡尾酒爱好者如数家珍的酒吧。

 日时夜影的原创鸡尾酒,从上到下从左至右:万物生长、二十世纪的盖茨比、日本武士手上的鲣鱼刀、重庆森林的菠萝罐头。

后记

很喜欢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的一句话:“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听来有些悲观,但众生皆苦,没有哪种人生是轻而易举的,谁不是靠着几个闪光的瞬间或前方灼热的光活着?

这样的瞬间倒并不一定是多么盛大的场合或多么紧要的人生关头,或许就像《四重奏》里,九条和别府在寒冷清晨,围着同一条围巾,迎着熹微的晨光,在阳台上吃一碗热腾腾的札幌拉面。

大概有人并不理解这样的细枝末节有何值得喟叹,但我想“日时夜影”背后的人们,一定是懂的。

因为,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况味和乐趣,总是属于那些愿意多付出时间和情感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