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胆囊息肉也许需要从解决肝郁脾虚着手

 澹水老逸 2019-12-16

胆囊息肉很常见,发病率约5%,大多为良性。常见症状:右上腹痛、向右肩背放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个别病例有胆绞痛的症状。具体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朗,但临床数据显示有四种人容易得胆囊息肉。

一是油腻饮食的人群,比如经常吃火锅、烧烤、蛋黄、动物内脏等;

二是饮食不规律的人群,比如不吃早餐,饱一顿饿一顿;

三是经常熬夜和生活不规律人群;

四是家庭成员中已经有人得过胆囊息肉的人群。

呃逆、反酸、胁痛,检查出约0.9cm胆囊息肉

患者程某,女,61岁,近1年来呃逆、反酸,食欲减退,稍食油腻便觉右胁不舒,看病前一个月症状加重。17年11月12日经中日友好医院诊断为胆囊息肉,大小约0.9cm*0.5cm。经多方了解后2017年12月1日找到我处就诊。刻诊见患者面色红,舌红苔黄腻,脉弦。

你的胆囊息肉也许需要从解决肝郁脾虚着手

辨 证:肝郁脾虚

处 方: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味

青皮、陈皮、赤芍、丹皮、炒栀子、醋香附、吴茱萸、黄连、煅瓦楞、海螵蛸、夏枯草……(具体用药及克数不表,每个人情况不同,不建议抄方使用。)

服药两周后,症状减轻,两月后,检查显示胆囊息肉消失!

根据病情开了14付中药,水煎服。服药两周后,患者告诉我,呃逆、反酸症状减轻,饭后仍觉右胁部不适,舌红苔黄腻,脉仍弦,遂在原方基础上加减续服2月余。

2018年2月1日至中日友好医院复诊,查胆囊B超显示息肉缩小至0.68cm,效不更方,续服1月,期间患者诸症状减轻,右胁部不适感缓解,食欲增加。2018年4月至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医院复查,B超结果显示胆囊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患者惊异于中药治疗胆囊炎的奇效,分别于18年6月、8月再次复查B超,皆提示胆囊未见明显异常,困扰患者已久的胆囊息肉已了无踪影。

你的胆囊息肉也许需要从解决肝郁脾虚着手

中医认为胆囊息肉的致病因素有两点:

一是由于肝郁气滞,疏泄失常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久郁成瘀而致;

二是因肠胃积滞,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蕴而化热上蒸肝胆,使肝失疏泄,久郁成瘀。

其中第一点,也是很多胆囊息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一点,想要取得良好的效果,一定要详细问诊。

按语:

诊查患者表现为呃逆、反酸,肝胃不和,舌红苔黄腻,脉弦,辨证为为肝郁脾虚,肝胆经络循行两胁,肝失疏泄气滞不行故两胁不舒;木郁克土使脾胃气滞故纳呆食少;湿热内蕴肝胆气逆表现为呃逆、吞酸,舌苔黄腻乃肝脾湿热上蒸所致,因此治疗应当疏肝利胆、清热泻火、健脾祛湿,处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味。

《景岳全书》化肝煎善解肝气之郁,平气逆而散郁火,青陈皮理气解郁,丹皮、赤芍凉血活血通络,栀子清泻肝火,配合左金丸泻火疏肝和胃,金钱草利胆祛湿,鸡内金健脾消积。诸药合用,共奏平肝火、化肝郁、健脾胃之效。

患者坚持服用三月余,胆囊息肉缩小直至消失,中药汤剂内服在治疗外科疾病上也卓有成效,免去患者承受外科手术之苦。

患者平常的饮食注意事项:

1、胆囊息肉无症状的病人,饮食要规律,不要饱一顿饿一顿,尽量不要吃油腻的食物,比方说肥肉、猪蹄、火锅。

2、有腹部不适症状的病人仅能清淡饮食,如稀饭、素菜,尽量少沾油。症状缓解后也要忌口,不要吃油腻的食物,如肥肉、猪蹄、火锅等很容易再次诱发症状,蔬菜、水果没有特别的限制。#关注男性健康##关注糖尿病##2019算数健康大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