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古代到新中国,纪念功臣的建筑除了凌烟阁,你还知道多少?

 每天学点冷门史 2019-12-16


对于辛苦打下江山的皇帝来说,一路上为自己披荆斩棘、出谋献策的文臣武将们总是需要犒赏的。此时的一般操作就是给手下人加官进爵、赐田封地,但有些皇帝觉得仅仅这样还不够,一帮老伙计出生入死多年,开创如此伟业,除了应该在史书中歌功颂德,还得留下画像给后人们瞻仰。

这方面大唐凌烟阁可算典范,但却并不是唯一。上至两汉,下至新中国,很多朝代都设有专供纪念功臣的建筑。

向功勋们敬礼


西汉麒麟阁

 ̄ ̄ ̄ ̄ ̄ ̄ ̄

“人非昆山玉,安得长璀错。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李白《拟古》

元朔年间,汉武帝在狩猎时觅得一只“一角五蹄”的异兽,时人称之为“麒麟”,视为祥瑞。为纪念此事,刘彻便将年号改为“元狩”(前122年),并在未央宫中建了座新阁,取名为“麒麟阁”。

麒麟的形象原本是一角,明朝时改为两角

名字虽不凡,但与其他楼阁相比,麒麟阁并无特别之处,仅是用以存放一些记录资料和历史文件而已。如此,麒麟阁平凡地度过了70余年。直到甘露三年(前51年),它才通过刘彻曾孙——汉宣帝刘询之手,在历史的碑石上刻下了大名。

作为中兴之主的刘询,有感于匈奴归降,为纪念辅佐他的功臣,乃令人画十一功臣像,立于麒麟阁中,即“麒麟阁十一功臣”。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权倾朝野的霍光和北海牧羊的苏武。此后,立像于麒麟阁成为人臣最高荣誉,被历代文人所歌颂,李白便写有:“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的诗句。

西汉未央宫


东汉云台阁

 ̄ ̄ ̄ ̄ ̄ ̄ ̄

“豪持出塞节,笑别远山眉。捷报云台贺,公卿拜寿卮”——杜牧《少年行》

汉明帝刘庄知道,尽管他爹刘秀称得上神文圣武,但若无那一帮勇冠天下的大将,这天下很难继续姓刘。因此,永平三年(60年),刘庄令画师为辅佐刘秀、建立东汉王朝的28位佐命大将画像,立于洛阳南宫的云台阁之中,这就是“云台二十八将”的由来。

东汉洛阳城

之所以是二十八将,乃是为了对应二十八星宿,比如大司马吴汉,便是对应亢金龙。另外,能够入选的大将,除了要有大功,还不能与皇室沾亲带故。著名的伏波将军马援,其功绩足可入列其中,但因其女为明帝皇后,为避嫌便只得将他剔除。

云台阁本来是汉光武帝与群臣议事之所,因此“云台”常被用来表示朝廷;后来有了二十八将图,“云台”一词又成了贤臣良将功勋榜的代表。清代文学家——洪昇,在其创作的戏剧《长生殿》中,就写有“拥大将、气雄哉;合图画、上云台 ”。

亢金龙


大唐凌烟阁

 ̄ ̄ ̄ ̄ ̄ ̄ ̄

“会取安西将报国,凌烟阁上大书名”——张籍《赠赵将军》

以知名度来说,凌烟阁绝对是所有功臣阁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贞观十七年(643)之前,这座后来大名鼎鼎的建筑,彼时只不过是大明宫中三清殿旁不起眼的小楼。所谓“山不在高,有龙则灵”,从二十四位功臣图被放进去的那一刻起,凌烟阁就注定不再平凡。

大唐长安城

二十四功臣图是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作赞,楷书名家褚遂良题字,由画坛大国手阎立本绘制而成的等身画像。所有画像分隔为三层:最北一层为功勋最高的宰辅;往南一层为功高王侯之臣;最靠外边的则是其他功臣。

与东汉云台阁不同的是,李世民选定凌烟阁功臣时,并没有考虑避嫌,甚至反其道而行,将最亲密的大臣列在上位。二十四功臣首席和次席,分别是长孙无忌李孝恭,前者是国舅爷、后者是李世民堂兄。除此二人之外,后面还有高士廉、柴绍、长孙顺德等一帮皇亲国戚,这倒颇有些“内举不避亲”的味道。

大明宫


南宋昭勋阁

 ̄ ̄ ̄ ̄ ̄ ̄ ̄

“诏太常寺建功臣阁,以‘昭勋崇德’为名”——《宋史·理宗本纪》

如果宝庆二年(1226),从宋理宗赵昀那里,拿到功臣名单的画师是从前朝穿越而来的话,那他看到名单后一定会感到十分诧异。因为赵昀令他画像的这二十四位功臣,竟然绝大多数是文官,真正属于武将的仅有五人。这份十分怪异的名单,就是所谓的“昭勋阁二十四功臣”。

南宋临安城

有宋一朝,文官地位一直高于武官。皇帝带头防着武官,怕他们造反;国危之时,又指望他们来救火。凌烟阁画像绘制之时,二十四功臣多已去世,李世民并沒有因此就忽略掉这些功勋。但恪守祖宗“轻武”宗旨的宋皇,对死人也吝惜恩赐,毕竟死掉的武官,也是武官。

从宋太祖的建隆元年(960),到宋理宗的宝庆二年(1226),二百余年间出现的武将,除了曹彬、潘美、曹玮、李继隆、韩世忠,再无他人上榜。赵普、韩琦、范仲淹等人能立像于昭勋阁,自是顺理成章;但其他一些碌碌之辈,只会让昭勋阁掉价,所以岳飞、狄青没有入榜可能还是好事。

岳武穆



清朝紫光阁

 ̄ ̄ ̄ ̄ ̄ ̄ ̄

“碧汉层云敛,金风别馆开。驺虞宾射礼,士马羽林材”——康熙《秋日紫光阁阅射》

若说昭勋阁含金量不高的话,那清朝的紫光阁功臣榜就更水了。

紫光阁所在之处本是正德皇帝的演武场,初名为“平台”。后来“平台”废弃,新造阁楼,名为“紫光阁”。自建阁之日起,承袭演武传统的紫光阁便与“武”结下缘分。清朝时,皇帝把它当做了殿试武进士检阅侍卫大臣的场地。

紫光阁

当好大喜功的乾隆帝执掌江山后,紫光阁再次变身,成了装载乾隆“十全武功”的容器。1755年,准格尔和回部之乱皆被平定。为庆功,乾隆大笔一挥,下令绘制百位功勋画像,置于阁内。后来平定大小金川,画像因此增加了一百人;到了乾隆后期,又添加了平定台湾的50人和平定廓尔喀的30人。

紫光阁

前后共二百八十幅的功臣图,由于清朝后期的羸弱,绝大多数被战火焚毁,最终仅剩二十幅流传于世,而且多被外国所收藏。这些画本来就是为了宣扬乾隆功绩而绘制的,如今散落世界各地,某种意义上倒是替乾隆实现了“威加海外”的宏愿,只不过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今人的耻辱之上罢了。

紫光阁功臣像



人民英雄纪念碑

 ̄ ̄ ̄ ̄ ̄ ̄ ̄ ̄ ̄ ̄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毛主席

新中国自然也有开国功臣,最有名的就是十大元帅十大大将但是,新中国并没有建造或者设立过和麒麟阁、凌烟阁同等性质的开国功臣阁楼。如果要说有那么一处纪念、表彰过往功臣们的建筑,那只能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首都北京设立纪念碑,以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这个高达37.94米,重达60.23吨的大石碑,上刻有毛主席亲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背面则是由毛主席起草、周总理题写的碑文。

新中国的建立者,除了有元帅、大将,更有广大的人们群众。奠定解放战争胜利的三大战役都有人民群众的身影,陈老总甚至说:“淮海战役的胜利,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乾隆为了“耀武”,恨不得把所有上过战场的大臣都放进紫光阁。而新中国的功臣,是所有参与其中的中国人,如果和乾隆一样每个人都立一幅画像的话,那整座紫禁城估计都容纳不下。

纪念碑雕刻——《胜利渡长江》



上面所有纪念功臣的建筑,你觉得哪一个含金量最高?

说说你心目中的排名吧,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若本篇内容对你有所帮助,那赶快分享给其他人吧!

- 完 -

 ̄ ̄ ̄ ̄ ̄ ̄ ̄▼ ̄ ̄ ̄ ̄ ̄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