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多数家长的烦恼来自于:对孩子太高期待,对自己没有期待

 反恐精英秃鹫 2019-12-16

1

这几天看见一个还没有得到官方确认的新闻:2019年新生儿出生数不足1100万。

大家可能对这个数字没太多概念,我放一张1980年到2009年新生儿出生数量的图片,大家感受下。另外21世纪10年代的数据是:2010年:1588万、2011年:1600万、2012年:1635万、2013年:1640万、2014年:1687万、2015年:1655万、2016年:1786万、2017年:1723万、2018年:1532万。

看到这里,有两个地方大家需要注意下:

1、1999年和2000年是一个生育的低点,所以未来两年,毕业生的数量会下降很多,企业招工会更加困难;

2、2016年实现全面二孩政策,所以人数相对来说一个比较大的跳跃,但是很明显,边际效应正在递减;

综合来看,1100万的人数我是不信的,年底看官方数据吧。

不愿意结婚、结婚完不愿意生小孩的青年人的比例不断提升,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其中的原因很多,譬如结婚的成本、买方的压力,抚养下一代的成本等等。另外,还有一个很多大的原因,就是还没生小孩的人看见那些已经生了小孩为了下一代所有的操劳和烦恼后,生小孩的勇气和欲望也没了。

而这其中的烦恼,对于很多家长来源于:对孩子的期望太高,但是对自己却已经没有了期望。

2

上个月,给二宝举办了满月酒。一男一女,人生之幸!

席间,很多多年的老朋友一起聊天,其中有一些已经有了小孩的,有的和我年级差不多但依然单生的。大家自然少不了小孩的教育问题,有几个朋友说:你好像很少为了小孩的教育问题烦恼啊,两个小孩了,看你依然该打球打球,该旅游旅游,该看书看书,生活没受大的影响。我说:那是因为这辈子我对自己期待高于对小孩的期待!

说起小孩的教育问题,我们常常说到一个词:不让小孩输在起跑线上!很多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什么都要趁早,所有能学的尽量先学起来,能给与的基础教育尽量给与好的,包括好的学校、好的老师。于是可以看到,很多的家长,在小孩还不到6岁的时候就逼着小孩学英语、钢琴等这一类某种程度上很考验毅力和记忆能力的技能。

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不让小孩输在起跑线,起跑线就是父母的见识、父母的素养、加父母很大一部分的财富。

不管我们承不承认,很大概率,小孩的未来的是否过得好,都取决于父母这辈子是否过得好,是否有好的见识、素养、好的成就。自己这辈子没有什么好的成就,却期盼自己的下一代能够天赋异禀、脱颖而出,这是一种小概率事件。

“寒门再难出贵子”这个话题这几年被讨论的很火热。其中一个现象就是清华、北大等一等学府的生源中农村及小城市的比例占比越来越小。很多人借此怀疑中国的教育是否不公、是否逐渐精英化、阶级是否越来越固化?

其实这是整个中国社会一个不可逆转的必然现象,而非教育资源不公等简单导致。而且不仅仅在教育界,在产业界也是一样的。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41年,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即将过去。在那些草莽发展的年代,很多的领域没有存在既得利益者,很多规则没有建立。很多人靠着胆大赚取第一桶金,也有很多拆一代靠着拆迁暴富。正所谓“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

但是如今社会已经慢慢稳固,机会已经没有那么多,对我们80年代来说,机会可能相对还可以。但是基本可以肯定,我们的下一代,这类机会已经越来越少。

欧美国家,这已经是一个大家都承认的事实。比如,大多数社会精英都来自于常青藤联盟学校,而常青藤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父母已经功成名就的家庭。再譬如,政治界的布什家族、克林顿家族等等。

所以我们这一代的机会是远远好过下一代的。如果又想下一代过得好,最好的方案是让自己这辈子过好!

3

然而,我们很多父母不是这样的。

我们不要求自己在全公司的销售业绩第一,却要求小孩子能够全班第一。

我们全年自己不看一本书,却要求小孩子热爱学习,能够博览群书。

我们自己年级轻轻,在而立之年就轻易的承认自己的命运,没有了奋斗的动力、只期盼着岁月静好,不甘却又无奈的接受平凡的工作、平凡的收入、平凡的成就。

对自己没有过多的期待,却期待着自己的小孩未来能够脱颖而出、光宗耀祖。

我们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小孩的身上,给小孩报各种培训班,企图让他们每次都先人一步,把小孩累的不行,也全然没有本该属于自我的时光。

而这个社会飞速的发展,我们自己的认知如果不能更新迭代,又怎么有能力给与小孩正确的方向指引呢?

年过三十,我愈发感受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它不仅仅指的是父母的日常行为和价值观给孩子带来的榜样作用。更重要的是见识、意识形态、对世界和社会运转逻辑,对财富认知方面的影响。

对于大多数小孩的成长历程来说,他在工作之前,除非遇到“超链接”(这个超链接包括“读书”和一段独特的经历等等),否则他的思维、见识、人生观、事业观的发展基本上也是父母的延续。

比如我自己,高中毕业遗憾没有考大学的父亲从我小学就十分肯定的明白一个道理:我的未来一定是需要读书才有可能跳出周围一般人的成长轨迹。而这种认识通过带我参观省重点高中校园,讲村里个别人的成功案例,在我的脑海中也根深蒂固了,所以我可以顺利的读完大学。而我的很多发小都是初中肄业,然后到工厂打工,这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没有这方面的认识。

这是父母认知方面带给下一代的影响。

但是,在我读大学选专业的时候,我却完全没有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而父母此时已经不能给出很好的建议,这已经超出他们的认知能力了。所以我大学选了一个我现在看起来简直是浪费大学生涯的专业。

再比如,从小我对金融、投资理财都没有什么基础的教育。因为父母这块确实没有给予我基础的启蒙。但是如今的我,通过看书阅读自学、我已经越发越发看清这个社会财富运转的底层逻辑。对于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我相信我的下一代一定站在比我高得高的起点上!

4

关于小孩应该学什么的问题。我并不是想也没有资格告诉别人应该怎么做,只是想阐述下我是怎么做和怎么认为的。

学前阶段的教育,我不太喜欢给他们上一些需要死记硬背的课程或者需要频繁的手脚练习才能掌握的技能。所以,我不期待我的小孩能够很早的背诵出什么“三字经”“唐诗三百首”。对了,很多人所谓的钢琴对小女孩的形体和的淑未来女的形象有帮助,我内心是:滚吧,我小孩不需要淑女。钢琴想练到专业的程度,对眼睛的伤害和其中苦练的心酸我是看到了。

我现在比较看重的两个方面:想象力和身体机能的开发。所以目前我给小苹果的课外培训是两个:绘画和舞蹈。

关于想象力,我觉得绘画是最能体现的。绘画的过程是最能天马行空的,而且越是小时候,想象力越是宝贵,越是稀缺。而且绘画能够比较锻炼一个人的平面构思能力,这种平面构思能力在很多其他的领域都是十分需要和重要的,比如说:建筑业、服装设计业、广告业。目前最能靠自己崛起的自媒体和内容创业领域也是十分需要的。比如,最近流行的“漫长条”类的公众号就非常依赖绘画的功底。

奥、对了,常玉的《曲腿裸女》刚刚拍卖了1.8亿港币,所以学画学好了也是很有前途的哈。

关于身体机能的开发,我选择的是舞蹈。

对于小孩子来说,身体还未完全发育,柔韧性较好,如果小时候不塑造,长大了想学身体也是不允许的。所以小时候的舞蹈教育比较重要。

舞蹈同时有助于锻炼小朋友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而这类特性对未来她学习其他的技能都是十分有用的。另外,据说56个民族,只有汉族人大部分不会舞蹈,可见,舞蹈对于很多民族来说,是一项基本技能。

综合概括下,我比较看重小孩的底层能力和思维的锻炼,而不是具体某项技能的获得。我希望目前的教育是搭建一个平台,在这个底层的平台搭建好后她未来可以发展更多的其他技能。

现阶段,我另外比较注重的一个是培养小孩的阅读爱好能力,家里的书籍应该算是同龄人最多的之一了。因为我认为,一个普通人想超越身边所熟悉人平常的认知水平,阅读是独一无二的捷径,也是我前面我认为的“超链接”。

而未来我给安排他们的家庭教育还包括:逻辑学、金融基础学、法律学(这个可能需要请人或者报班)。

其中逻辑学、金融基础学是现阶段中国教育十分欠缺和被忽视的,但是却是十分必要的。而法律,我认为在未来将成为一个合格社会公民的通行证。

以上学科,后续有机会再继续深入探讨。

简而言之:给小孩过多期待,不如给自己高一点的期待并付诸行动!你的现在决定下一代的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