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放下

 一起成长一起学 2019-12-17
图片发自简书App

想过的,想通的问题,我们才能够放下,不再想。放不下的都是没有想过和想通的问题。

处在平常的顺境中,人忙于日常琐碎,不可能进行真正深入的思考。只有遇到意外的变故打击生死考验,生活无法正常继续时,人才会真正思考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才有可能获得大智慧,大慈悲。

慈悲和智慧是生命对于不幸者的奖赏,幸运的人与慈悲智慧无缘。

慈悲智慧是救苦救难的条件,经历过苦难的人才能懂得别人的苦难,才有能力让别人超越苦难。

超越苦难的唯一方法是经历它,救苦救难。不能超越的原因是没有经历过。并非每个人都能遇到苦难,许多人一辈子都非常平庸。

我们的内心是什么状态,一定会在文字中体现出来。想通的问题越多,我们的思想越全面。想通的问题越接近宇宙人生的根本,思想越深刻,越接近道。

思想就是头脑的偏见,有局部,片面,肤浅,相对等特征,是相对真理,世间法,有为法。

但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量变引起质变,成为圆满、圆融、无懈可击的绝对真理,出世间法,无为法,心灵境界。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有为法和无为法,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实际是一个整体。

对于开悟的人,佛法就是世间法,一切法都是佛法,都能让人觉悟。

对于真正的修行人,做一切事情都是修行,任何时间空间都离不开修行。

烦恼即是菩提,生死就是涅槃,当下就是永恒,人间就是极乐,不求解脱就是真正的解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