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州美术历程》备用稿——

 昵称19788366 2019-12-17

我的美术历程

              李长生

郑州美协组织编辑《郑州美术历程》一书,很荣幸,我能有机会参加此次活动,这更是郑州美术界的一件大喜事。

回溯往事,渐渐忆起自己在绘画艺术道路上发展的点点滴滴……

幼时,母亲买了不少儿童画册让我看,我对画上的色彩颇感兴趣。牙牙学语般地比照着涂鸦,画完后交给母亲看,她表扬我说:“多画些吧,我给街坊邻居们看看。”亲戚和街坊邻居串门来到家里,看到我画的画儿,一番赞扬后,就想带回去挂在自己家墙上。我真的好开心啊,就这样渐渐喜欢上了画画。1959年,我上了小学,班里办墙报,我积极报名参加,小小墙报竟成为我展示才华的小天地了。1965年上中学时,一位同学知道我爱画画,就找我商量,想放学后到我家去……到了家里,他从书包深处神秘地取出了一张折叠的纸,展开说:“你能不能用这张纸给我画幅画儿?”看到这张纸,我顿时皱起眉头,问道:“这是什么纸?”他说是宣纸,又讲:“齐白石画虾用的就是这种纸,搭上毛笔能出水印,不然你试试?”

六十年代后期,很荣幸,我随亲友遏见著名书画家林国选先生,并将随身带来的临摹画呈请先生指点。林老看到我临的是谢瑞阶先生的一幅山水画,很高兴,以为可堪造就,就收列门墙。林老师教我画花鸟画,先教我学画柳树的枝条,而后又添加了几只春燕。林老师的传授让我大开眼界,认识到了画写意花鸟的诀窍。最难忘的是林老师领我到市新华书店,在丛书中挑出上海画家陈秋草编绘的国画图书《小蝌蚪找妈妈》送给我。回来后,我就反复学习起来。通过临摹,我意识到要多读书,在书本的海洋里找答案,这实在是太重要了。

我的老师唐玉润先生,与我是近邻又经常在街上踫面。父亲时常给我讲起唐老是书法家,他的榜书遍布郑州大街小巷的店铺。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以随师友到唐老府邸求写匾额,仰望己久的夙愿终于实现了。唐老平易近人,见到站在面前的我,笑着对我讲:“长生,今天你可来我家了,我也到你家看看。”后来,他到我家,见墙上悬挂着林国选老师送给我的画轴《春风杨柳万千条》,感情备觉融洽,从此后,我常与唐老往来于丹青之道。唐老师存有很多名家字画。他所画的牡丹、梅兰竹菊四君子,使我了解到他不仅仅书写匾额,而且还是一位大书画家呢。唐老师对我讲;“人家都知道我写匾额,那是商铺、店家给我做的长期广告呀。'

我的家境清贫,母亲长年有病去世很早,十六岁的我便与疾病缠身的老父亲相依为命……唐老师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时常来看望我父亲,还带来些糕点和水果。我父亲感谢唐老师,就对我说:“好好跟唐老师学习,为老师争光啊!”林国选、唐玉润两位老师,不仅仅是无私地传授学子画艺、画技,而最重要的是教育学子们:人品乃画品。没有一个好的人品也就不会有好的画品;做人要做什么样的人?要做一个好学向上、向善、向美又勇于拼搏的人,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出成绩来报答社会。

1970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我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了郑州市先遣队,先期到达农村作宣传动员工作,动员村民给知识青年下乡腾房子。在农村,我与吴扎根同学一起写了标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等等。连续一个多月,我们都在打浆糊、悬挂粘贴标语,又同住在一个漏风的牛棚里。下乡知青大部队人马到农村安置任务结束后,我回到了自己的连队。几个月没有与同学见面了,他们不了解事情的原委,想是我当逃兵了?考虑到连队的生活质量和伙食改善问题,连队决定安排我带队到郑州卷烟厂搞副业,为车间自动化流程、过滤嘴装接等技术改造做设计、描晒蓝图。当时,河南省工业展览馆组织了“新医药、新设备、新科技成果汇报展”,我接受了展馆的设计制作任务。不久,郑州市委举办“知青书画汇报展”,农场领导安排我马上赶回场部,并接受了新的任务。 

 1975年,我被招工到郑州水工机械厂,做了翻砂和大炉工。因有绘画特长,我经常利用节假日、休息日为单位出专刊和板报,从事“安全教育展览”,并参与市政府组织的各单位大型彩车和机械灯展的设计制作。由于工作勤奋,我得到了厂领导的关注、支持和培养,受公派参加专业绘画培训。在中央美院举办的国画班上,我受到了金鸿钧、姚有多、李行简诸先生的戳力栽培,汲取了金鸿钧'工笔花鸟'、姚有多'屋漏痕用笔”、李行简“计白当黑、积墨法'等绘画诀窍,收益非浅。1985年,恰逢河南大学美术系招生,单位领导指派我参加高考,旋即,我被录取。在河南大学,我系统地学习素描、色彩、透视学、美学理论、中外美术史等科目,得到河大老师王威、丁中一、马岭、张寅彤等教授悉心栽培。“造化者,自然也;师造化者,抒自然之奇趣。”到大自然中去采风,同学们对艺术的认识都上了一层楼。学习期间,单位推荐我参与“国际水利展”、“国际能源展”、“国际标准化展”等大型展览的设计创作和制作。创作过程中,我到长江葛洲坝工地、黄河小浪底工地写生,绘出了《不夜天》《造福》《万州山城》等一系列作品,参加了全国展和省展;1988年,被省美术家协会批准为会员。

八十年代末,应郑州市青少年宫美术学校聘请,我利用业余时间教少儿国画。幼儿的童心、童真,使我忆起了在农场养雏鸭、鸡、鹅的情景。我要以“童心入画”,找寻自己的艺术语言。唐玉润老师、张寅彤老师、王威老师都在教学中反复强调“多汲取姊妹艺术,譬如书法、文学、戏曲、舞蹈、摄影等方面的修养,但凡有益者均应兼收并蓄。”

1992年底,由于工作需要,我调入郑州贸易中心栈,在广告部工作,接待全国各类交易会。每年筹备大型会议达十几个之多,繁重的工作耗时颇多,我只能在闲暇的时候画些简单的小品了。朋友们看我画雏鸭异常兴奋,不断送来小鸭供我写生和研究,这就苦了我的夫人。她不仅承担家务,还要辛勤侍奉这些“小宝贝”。江河湖畔、池塘岸边,凡是有水的地方都是我想去采风写生的地方,龙其是养鸭场。1992年,我参加“海内外河南籍画家邀请展”时,雏鸭画作得以问世,时任市美协主席的禹化兴先生给予我高度评价和肯定。在“中日建交25周年暨日中友好条约缔约20周年纪念会”上,我国选出了56幅作品参加交流展,其中,我的雏鸭作品《春江水暖》占了一席之地。随后,我的画作多番在中国美术馆、河南博物院、深圳天下名人馆、日本东京艺术馆、台北国父纪念馆等展出并被海内外人士收藏。

 李长生作品

2002年,我荣幸地赴约进京,携《百鸭图》先后拜访了张世简先生、娄师白先生。张世简先生看了我的长卷作品后,很高兴地与我谈起“笔墨”,他说;“笔墨是画家要奋斗一辈子的事,中国画几千年来的传统都论笔墨当随时代,长生画乳鸭生动活泼,颇有天趣,笔墨简炼有新意,风格别具,至为难得,可佩可喜”,并欣然在我的《百鸭图》上题跋,并加盖其堂兄张书旗留下的帅印。齐白石老人的弟子娄师白先生看完了《百鸭图》后讲道:“我以前见到过你画给李准先生的小雏鸭,今天我看到你画的雏鸭破壳,你是怎么想起这个题来的?”娄老和夫人感觉我的画有创意,这无疑是用心做出来的。于是,他欣然用篆书题写了“李长生画雏鸭百图”,并取出了齐老为他篆刻的印章加盖,以示赞赏。

北京之行使我信心倍增。《郑州日报》记者为此作了专访《李长生和他的百鸭图》,郑州电视台记者也作了相应专题报道。艺术为我展开了一个新的大千世界。2006年,北京荣宝斋为我举办“李长生中国画作品展”,多年的梦想来得太突然了。唐海先生适时给予我鼓励和勇气,并帮我挑选作品;唐玉润老师欣然为画展题写了“童心入画”;余波先生为画册作序。郑州的朋友、画家们专程赶到京城为我祝贺;中央文史馆馆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世简先生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给予我极大的鼓励和鞭策;京城名家陈半丁的后人陈燕龙,以及齐惠娟、李福安等知名画家也莅临现场表示祝贺。

继荣宝斋个人画展之后,我多次应邀,相继在南京孙中山纪念馆(2011年)、北京燕京书画社(2012年)、河南博物院(2013年)、海南省博物馆(2014年)举办了个人的画展。

李长生作品

李长生作品

李长生作品

在此,我将2013年河南博物院举办的“李长生中国画展”(甲子展)前言呈献给各位,并为此文作结:

这是我自河南大学美术系毕业以及在中央美院进修以来,近三十年坚持不懈、研究积累的部分作品,它们分别代表了我每个阶段的思考、创作和艺术渐变的过程。

我自幼受母亲的影响,喜爱画画,没想到绘画竟成了我一生追寻的目标。从学校毕业到知青下乡、进工厂,又转做广告人,其中有艰辛、有困惑、有愉悦、有成就……人生在世,总要经历春醒、夏茂、秋凋、冬残,朝起暮落。许多年来,尽管生活、工作环境不断变迁,但我始终坚持着一份对中国画艺术的挚爱,不愿丢下毛笔。“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些个性化的作品逐渐在焚膏继晷中问世,也还算不曾虚度光阴。只是在冬夜冷雨敲窗之际,夏日挥汗如雨之时,面壁辄思,个中滋味儿,谁与言说?

借此展览机会,我要感谢所有帮助和支持过我的老师、同学、朋友、同仁。没有你们的关照与鼓励,我的艺术事业不会发展到今天。人,终究无法得享两个生命的轮回,因而需要认真地把握当下,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作品,这是最为重要的。“路漫漫而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创作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而继续努力攀登……与此同时,我也拋砖引玉,广交同好,以结墨缘。

感谢大家了。

 李长生作品     郑州航空港 国际贵宾厅:《高粱红 

李长生

  1953年生  祖籍河南省开封市

1985年、1988年,先后进修和毕业于中央美院国画专业、河南大学美术系。作品曾多次参加海内外及国家级、省级展览并获奖,被社会各界人士收藏。

2006年,在北京荣宝斋举办个人作品展

2011年,在南京孙中山纪念馆举办个人作品展

2012年,在北京燕京书画社举办个人作品展

2013年,在河南博物院举办个人作品展

2014年,在海南省博物馆举办个人作品展

现为中国美术研究院研究员、河南省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中山书画院艺术顾问、河南省黄河书画院常务副院长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