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消化道出血治验方

 海天神龙 2019-12-17

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大量出血时,若胃腔内有积血,则可引起恶心,经口吐出,即为呕血。血液在胃内与胃酸按触转变为酸性血红素,呕出的血液便呈棕褐色;通过肠道排出时,血液中的铁经肠道细菌作用变成硫化铁而使粪便变黑,即黑便。出血量超过60毫升可引起黑便。如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短,呕出血液呈鲜红色或紫红色;如在肠内停留时间短,则排出粪便呈暗红色。一般认为,幽门以上出血多表现为呕血,幽门以下出血多表现为黑便。在幽门以下出血量多时,血液返流入胃,也可引起呕血。黑便患者可无呕血,而呕血患者则常有黑便。少量出血或缓慢中量出血,可不发生明显的症状或仅有头昏。急性大出血,则可发生休克的表现,如心悸、出冷汗、口渴、恶心、上腹不适、畏寒、烦躁、昏厥等,体检时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心率加速,血压下降。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很多,常见者有消化性溃疡、糜烂出血性胃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胃癌。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可依据病史与体征,确定出血的病因,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多提示出血来自消化性溃疡;有服用乙酸水杨酸等损伤胃粘膜的药物、酗酒或有应激病史者,应考虑糜烂出血性胃炎的可能;有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或慢性酒精中毒史,并见到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或腹壁静脉怒张者,应考虑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的出血;对于年过40岁而近期上腹痛,伴有厌食、消瘦者,应警惕胃癌的可能。X线钡餐检查、纤维内窥镜检查、选择性动脉造影等则有助于出血的定位诊断。

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用止血的措施,包括止血药物的应用。三腔管气囊压迫止血,纤维内窥镜直视下高频电灼或激光止血,降温止血等。此外,对急性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必须积极补充血容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时,应查明病因,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本病在中医临床中多属“呕血”、“便血”范畴。胃中积热,热伤胄络,可导致呕血,肝火亢盛,横逆犯胃,胃络损伤,或火热迫血妄行,均可导致呕血;脾气亏虚,统摄无权,血液外溢,可引起呕血。脾胃虚寒,中气不足,统血无力,血溢肠内,还可引来黑粪(便血)。若出血过多,气随血脱,症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脉微细欲绝,则为元阳暴脱。  

1.[处方名称]血愈方

[功能主治]功能收敛止血。主治上消化道出血。

[处方组成]血见愁、地榆各等量,制成浸膏颗粒轧片,每片0.25克(相当于生药2.5克)。每次服4片,每日3—4次。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105例,有效101例,有效率为96.2%。

[处方来源]上海市纺织工业局第二医院林宗广。

[处方备注]林氏通过临床观察认为,本方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较好,但对原发病灶无明显治疗效果,故血止后仍需继续治疗原发病灶。治疗中除1/3病例有不同天数的便秘,少数病人服后胃中不适外,一般无其它副作用。

2.[处方名称]虎乌止血方

[功能主治]功能止血止酸收敛。主治上消化道出血。

[处方组成]虎杖、乌贼骨粉。取虎杖87.4克的提取物40毫克(大黄酚和大黄素各20毫克)、乌贼骨粉研治混和。每次1包,每日3—4次,重症每次2包。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80例,治愈77例,无效3例,有效率96.2%。止血时间最短为1天,最长为6天。

[处方来源]江苏省苏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龚正亮等。

[处方备注]本方实验证明虎杖中的大黄酚与大黄素能缩短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乌贼骨粉具有止酸、收敛作用,其主要成分钙离子参与凝血。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3.[处方名称]白云地散

[功能主治]功能凉血止血散瘀,消肿定痛生肌。主治上消化道出血。

[处方组成]云南白药1克、白芨1克,地榆1克,上药研末过筛后混和。每次3克,每日3一4次吞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100例,有效95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5%  。大便潜血转阴性平均4.26天。

[处方来源]解放军413医院崔洪林等。

[处方备注]本方适宜于胃炎、单纯性溃疡合并出血及不宜手术的胃癌合并出血。凡有失血性休克、血色素低于7克以下、血压低于80/50毫米汞柱、肝硬化并发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均不宜用本方治疗。

4.[处方名称]地榆方

[功能主治]功能止血止痛收敛。主治溃疡病大出血。

[处方组成]地榆12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60例,其中34例呕血患者,用药后有31例(91.2%)立即停止呕血;56例便血患者,用药后有41例(73.2%)末再便血。60例大便由黑转黄或隐血由阳性转阴性平均为5天。

[处方来源]湖南省长沙市第一医院杨景宽等。

[处方备注]杨氏等用本方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发食道下端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例,肠扭转并发便血1例,均无效。使用本方有便秘倾向,可能与地榆所含鞣酸(25%  )的收敛作用有关

5.[处方名称]榴红白芨汤

[功能主治]功能止痛止血。主治上消化道出血。

[处方组成]榴木10克、红木香10克、白芨10克、制香附10克、杭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90例,有效88例,有效率为97.8%。止血时间最短1天,最长10天,平均3.3天。

[处方来源]浙江省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朱广根。

[处方备注]朱氏认为,治疗中对呕血量多者禁食1~2天,但不禁药。对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脉搏在100次/分以上、血红蛋白低于6克的年老和身体衰弱者,给予补液或输血。

6.[处方名称]化瘀止血散

[功能主治]功能化瘀止血。主治上消化道出血。

[处方组成]三七  0.75克、炒蒲黄  2克、五灵脂  2克、白芨5克、大黄1.5克,制成散剂,每日3次,每次1包,空腹凉开水吞服。上药剂量为1包量。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40例,速效9例,显效  5例,有效16例;大便潜血转阴最快者24小时,最长9天,平均4.05天。随机抽样用西药治疗  34例作为对照组,结果速效  2例,显效  11例,有效20例,l例转外科手术治疗;大使溶血转限最快者48小时,最长22天,平均  8.39天。

[处方来源]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赵先党等。

[处方备注]本方用三七、五灵脂、炒蒲黄活血化瘀止血;白芨止血;大黄通里攻下,排出瘀血,达到止血不留瘀,又迅速止血目的。这与报道插胃管抽瘀血后再行止血的思路方法是一致的。

7.[处方名称]张氏四味方

[功能主治]功能祛瘀止血,收敛生肌。主治上消化道出血。

[处方组成]白芨45克、枯矾18克、牡蛎30克、大黄1000克。上药中大黄1000克煎成300%浓度备用,其余3味煎煮浓缩成150毫升1瓶备用。服法:l日1瓶;出血量大者可加期至300毫升;病重者可配入大黄,用量一般为15—30毫升。出血量多而致休克者,酌情补液及输血,但不用西药止血剂。

[辨证加减]脘腹痛甚者加服失笑散;呕吐甚难以入药者,配服半夏竹茹液;气血虚衰者加服独参汤。

[疗程疗效]治疗42例,全部治愈。止血时间最短  1天,最长18天,平均5.21天。大使潜血转阴最短1天。最长19天,平均7.1天。

[处方来源]湖北省黄陵县中医医院张介眉。

[处方备注]无

8.[处方名称]四黄汤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凉血,补气活血化瘀。主治上消化道出血。

[处方组成]生大黄  15克、黄连  9克、生地黄  30克、生黄芪15克、生甘草6克,研末;过筛混和,用时加水煮沸2分钟,过滤去渣凉服。5天为1疗程。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100例,止血有效(大便潜血试验检查5天内转阴)  9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0%。有效者大便潜血试验转阴时间平均为3.1天。

[处方来源]甘肃省兰州化学工业公司职工医院题文卿等。

[处方备注]部分病人服药后出现轻度腹泻,随服药时间的延续而自行缓解,个别病例出现轻度恶心呕吐。本方对门静脉高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胃癌等引起的出血和老年因动脉硬化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无效或欠佳,故需采取综合疗法,以免贻误病情。

9.[处方名称]芨竭散

[功能主治]功能止血行血祛瘀。主治上消化道出血。

[处方组成]白芨粉4.5克、血竭粉1.5克。上药混合为1次量,温开水调成糊状,每日3~4次。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94例,有效90例,止血天数平均为2.6天,其中2天内止血58例。以单纯应用西药止血20例作为对照组,止血天数平均为9.4天,其中2天内止血2例。

[处方来源]江苏省南京煤矿医院臧吾。 BR>

10.[处方名称]海黄散

[功能主治]功能祛瘀止血,收敛制酸。主治上消化道出血。

[处方组成]海螵蛸、生大黄。上药各研细粉,过100目筛,将细粉务等量拌匀装入胶囊备用。每次服用4—6粒(每粒含生药0.5克),每4—6小时1次,凉开水送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50例,有效  49例,无效  1例,有效率为98%  。止血时间最短  12小时,最长72小时,平均  26.1小时。随机抽样用西药治疗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止血者48例,有效率96%,止血时间最短24小时,最长7天,平均50.6小时。

[处方来源]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章文亮。

11.[处方名称]芪乳苓榆汤

[功能主治]功能止痛止血,大补气血。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并发出血。

[处方组成]炎黄芪12一18克、炒党参  9克、炙甘草  15克、茯苓皮12克、乳香珠4.5克、大青叶15克、蒲黄炎9克、地榆炭12克,水煎服。云南白药1.2克,分4次吞服,3小时1次。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38例,全部治愈,大使隐血转阴日数平均为  2.63天。

[处方来源]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俞尚德。

[处方备注]据俞氏观察,本方止血作用与大便隐血的程度似无多大影响。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12.[处方名称]生大黄方

[功能主治]功能祛瘀止血。主治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

[处方组成]生大黄粉,每次3克(或相当于生大黄3克),每日3次。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1055例,止血有效率达96.68%,平均止血时间为2.2天。

[处方来源]上海市香山中医院焦东海。

[处方备注]焦氏认为单味大黄止血对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只有在下例情况下较为适宜:(1)溃疡与胃炎合并出血,特别是以黑便为主,出血量在500毫升以内者;(2)对中风伴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而不宜使用凝血药物的患者,特别对伴舌苔黄腻、便秘及有吸收热的患者更为适宜;(3)用其他止血药物无效,而不宜手术治疗者。实验证明,采用西药或中药止血,若加用大黄后,均可使止血时间缩短。

1 溃疡止血方(粉)

【来源】谢昌仁,《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黄芪15克,太子参12克,白术6克,炙甘草5克,当归6克,白芍10克,阿胶珠、地榆炭,侧柏炭各10克,乌贼骨12克,煅龙骨、煅牡蛎各15克。

溃疡止血粉:乌贼骨3份、白芨2份、参三七粉1份。

【用法】(1)溃疡止血方:以水两碗约1000毫升左右煎煮滤液350~400毫升,每日1剂,每剂煎2次,早晚分服。

(2)溃疡止血粉:上药按比例配制,共研极细末,贮瓶备用。每次服5~10克,温开水送下,每天服2~3次。

【功用】(1)溃疡止血方:健脾益气、养血止血、和营定痛。

(2)溃疡止血粉:收敛止血、活血化瘀、制酸止痛、生肌护膜。

【方解】上消化道出血者,以脾胃虚寒证型为多,即所谓“阴络伤则血内溢”是也。所以然者,脾胃络损,气不摄血而溢出。气与血密切相关,“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内经》早有所云,故治血当治气为其原则。《类证治裁·血证总论》即曰:“气和则血循经,气逆则血越络”,“活血宜调气”。

治气者,又有降气、清气、益气之别。此因脾胃虚寒、阴络损伤,治当益气。是方以参、芪、术、草补脾益气,又取其甘温之性,祛脾胃之虚寒,得以温中摄血固脉,使血行经脉之中;伍以当归、白芍、阿胶珠,气血双补,阳中有阴,和营血而能止痛;乌贼骨收敛止痛,能制酸止痛,《本草纲目》言其主治“唾血,下血”,血“见黑即止”,故用地榆炭、侧柏炭;更以龙牡收敛止血、益气固脱双重作用,以防血随气脱之变。本方功能益气摄血,气血双调。固涩而能护膜,且能防止虚脱,临床治愈率达98%。

溃疡止血粉,方中以乌贼骨收敛止血,制酸止痛,对胃脘痛伴吞酸、嗳气,便血者颇有功效;白芨收敛,药性黏涩,止血颇佳。参三七既可止血,又能活血散瘀定痛,合而成方,收敛止血,生肌护膜,收效颇佳。

【主治】上消化道出血,不论便血与吐血、尤以溃疡出血疗效最佳。

【加减】若肝郁气滞、暴怒伤肝动血,则宜加疏肝和血之郁金、焦山栀、当归各6克,赤芍10克,丹皮6克,牛膝12克,去益气生血之品如生芪、太子参等;热郁气滞、和降失调、久病伤络者可清中止血,加炒川黄连3克,陈皮6克,姜半夏10克,炒竹茹6克,茯苓12克,甘草4克;胃阴亏虚,内热耗津伤络者,宜养胃阴,酌加沙参12克,麦冬10克,川石斛、玉竹各12克等,去生芪、白术。

【疗效】多年应用,治验甚多。临床治愈率达98%。

【附记】本方为治“脾胃虚寒,不能统血”之上消化道出血者而设;若证属虚多实少者,仍可用本方。但胃脘胀痛明显,舌苔厚腻者不宜使用本方。

临床一般以溃疡止血方(汤剂)治疗即可,若证情重者,应配用溃疡止血粉(散剂)治疗为宜。

2 止血要方

【来源】刘茂甫,《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焦地榆、白芨各30克,阿胶、仙鹤草、棕榈炭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或共研细末,每服5~10克,凉开水送服,日服2次。

【功用】凉血止血。

【主治】各种胃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出血)。

【疗效】屡用效佳。一般服1~2次见效,3~5次即止。

3 大黄白芨粉

【来源】陈泽霖,《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组成】大黄、白芨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服3~4.5克,日服3~4次,温开水送服。出血量多势急者,可每2小时服药1次。

【功用】止血、祛瘀、生新。

【方解】方中大黄既能止血,又能祛瘀;白芨性胶黏,有收敛止血及生肌作用。二药配合,止血而不留瘀,屡用屡效,其功甚速。因白芨中含有白芨胶,其性极黏,有收敛止血及生肌作用,并能促进红细胞及血小板凝聚,形成血栓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大黄含大黄酚,能缩短血液凝固时间而止血。据临床观察,本方局部止血作用优于明胶海绵。

【主治】呕血、黑粪。可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疗效】笔者反复验证临床,效果甚佳。止血效果达100%。

【附记】据(《中医杂志》(8)1983年)报道:本方大黄、白芨按1∶3配伍,研细过筛,每次服2克,日服3~4次。胃痛者加服金铃子散,每次服1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43例,全部治愈(大便潜血化验3次,转阴为治愈)。转阴时间平均3.8天,未见不良反应。

4 治吐血方

【来源】岳纯德,《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旋覆花6克,代赭石12克,三七粉3克,阿胶15克,牛膝炭9克,藕节炭、仙鹤草各15克,小蓟30克,侧柏炭9克,茅根炭30克,黑山栀9克,生地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降逆、凉血、止血。

【主治】吐血(上消化道出血、偏血热者)。

【疗效】屡用效佳。

上消化道出血
   赤白散
[药物]  赤石脂,白及。 [用法]  上药分别研末,按 1∶1 比例配制成散剂,每天服 3 次,每 次服 3克,温水调成糊状空腹服用。 [疗效]此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40 例,其中痊愈 31 例,有效 7 例,无 效 2 例。[来源]袁道生,等,浙江中医杂志

番泻叶散   
[药物]  番泻叶 3 克,白及、乌贼骨各 9 克。 [用法]  上药研末,混匀,每天 1 剂,分 3 次冷开水送服,3~10 天 为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病出血 69 例,其中痊愈 58 例,有效 7 例,无效 4 例。[病例] 康××,男,  36 岁,工人。胃脘痛、泛酸、打呃 8 年,饥饿及夜间疼痛易发作。进食或服胃舒平等药物疼痛暂时缓解,多次胃镜及钡 餐检查,均被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来诊前 5小时突然感胃脘部胀痛、烧 灼感,恶心,呕出咖啡色液约 200 毫升,并解柏油样稀便 3 次;伴心慌、乏 力、眼花,血压10.7/6. 67 干帕斯卡,胃皖部压痛,血红蛋白 92 克/L,大 便隐血(++++)。立即予输血、补液,并予上方口服。1天后恶心呕吐 止、胃脘痛减,2 天后大便转为黄褐色,3 天后转为黄色。大便隐血试验阴性, 临床痊愈。[来源]达南,等,浙江中医杂志

冰冻血愁汤   
[药物]乌贼骨、大黄炭各 30 克,苎麻根 50 克,生地炭、黄岑炭各 20 克,黄连 15 克。

[用法]上药用文火浓煎 3 次,合取药液 1000 毫升,置于冰箱冷冻至 1~ 4℃。经胃管快速注入 200毫升,协助患者转动体位,使药液与胃各部接触, 每 4 小时 1 次。观察 48 小时,未继续出血者,即可拔出胃管,改为口服。

[疗效]此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85 例,痊愈 78 例,显效 5 例,有效 1 例, 无效 1 例。

[病例]刘××,男,52 岁。因吐血、黑便,伴汗出肢厥 6 小时,于 1986 年 10 月 14 日下午 4时急诊入院。宿有胃痛病史,此次因疲劳饮酒后, 猝然吐鲜红血盈碗,泻下黑便如胶漆,胃脘灼热隐痛,龈肿,暖气吞酸,心烦躁扰,头昏疲惫,面色苍白,急性失血重病容,神识惚恍,汗出如油,四 肢厥冷,舌红、苔黄腻,脉沉细数;体温 36.1℃,脉搏 132次/分,呼吸 24 次/分,血压 10. 64/8.51 千帕斯卡。血红蛋白 42 克/1,红细胞 2×\u65297X09/L,白细胞 18×\u65297X09/L 中性 0.8,酸性 0.2 大便隐血试验(++++),证属血热迫血妄行,气随血脱。急宜益气固脱,泻火止血,以冰冻血愁汤灌胃,参 麦针 150 毫升,加 5%GNSI500毫升静滴,翌日厥回血止,继以原方口服收功。

[来源]任明,四川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