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机字

 黄毅弘 2019-12-17

如何才能像优秀的人一样解决问题呢?凭经验吗?

二战期间,盟军的轰炸机损失很大,少部分返回来的飞机机翼上也布满弹孔。盟军决定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增加飞机部分位置的钢甲,保护飞行员的生命,提高战斗力。可是加在哪里呢?凭经验,既然机翼上满是弹孔,那最需要加强的部分应该是机翼。于是,司令决定,用钢甲加强机翼。

这时,一位担任盟军顾问的统计学家说:“司令,你看到机翼中弹还能飞回来,也许正是因为它很坚固。机头和机尾没有中弹,也许正是因为这些部分一旦中弹,飞机就飞不回来了。”

司令大惊,赶紧派军队去战地检查飞机残骸。果然,被击落的飞机,都是机头、机尾中弹。飞回来的飞机,可能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被击落,只有被击落的飞机才知道。但是,被击落的飞机,已经永远无法开口了。

普通人凭借飞回来的飞机的“经验”,决定加强机翼钢甲。但是优秀的人会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知道那些被击落的飞机应该是由于机头或者机尾中弹。


昨天清晨,躺在床上偷偷给玩手机,隐约听见我妈在楼下对我爸说:你去叫姑娘起床。

我爸轻轻的走上了楼,我赶紧背过身装睡。

爸轻轻的给我掖了掖被子,拉了拉枕头就走了,我十分感动,然后就发现枕边的手机不见了。


那年,他坐在咖啡店等朋友,一位女孩走过来问:“你是通过王阿姨介绍来相亲的吗?”

他抬头打量一下她,正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心想何不将错就错,于是忙答应道:对,请坐。

结婚当天,他坦白,当时自己不是去相亲的。

老婆笑,说:我也不是去相亲的,只是找个借口和你搭讪……

机遇来了,只要方式合理,就快去抓住它。


几,既是形旁也是声旁,表示凳子。机,篆文(木,树)(几,凳子),表示做凳子的树木。造字本义:名词,做凳子的条木。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用“机”合并简化“機”。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机,机木。从木,几声。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机,作凳子的条木。字形采用“木”作边旁,采用“几”作声旁。

“机”的字义引申我评引申线索:      网友总评: 0分

“机”的词汇分类我评词汇分类:      网友总评: 0分

①本义,名词:做凳子的条木。  本义只见于古文

单狐之山多机木。——《山海经 · 北山经》

②本义,名词:弩弓上控制发射的扣板。  机关  /  板机    

主发谓之機。——《说文》

耳目,心之枢机也。——《国语 · 周语》

施关发机。——《后汉书 · 张衡传》

机发吐丸。——南朝宋 · 范晔《后汉书 · 张衡传》

③形容词:巧妙的,灵活的。  机变 机动 机警 机灵 机敏 机巧 机智    机构  /  灵机    

大夫不闻齐、鲁之多机乎?——《列子 · 仲尼》

攻城之机变。——《墨子 · 公输》

有机事者,必有机心。——《庄子 · 天地》

衡善机巧。——《后汉书 · 张衡传》

④形容词:关键的,重要的。  机密 机要    

助理万机。——《汉书 · 百官公卿表》

⑤名词:关键时刻。  机会 机缘    机不可失  /  乘机 随机    杀机 危机    良机 契机 时机 转机    

因机变化。——南朝梁 · 丘迟《与陈伯之书》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资治通鉴》

⑥名词:巧妙设计的器械、设备。  机车 机床    机电 机器 机械    机能 机制    机修    机工    机舱 机场 机群 机组 机长 机务

机耕  /  电机 动机 轮机    微机    飞机 客机    心机 司机    绊拌机 打字机 缝纫机 起重机 收音机 拖拉机    轰炸机 预警机 运输机

战斗机 侦察机 直升机    

在璇机玉衡。——《虞书》

公输班为楚设机。——《战国策 · 宋策》

成于机杼。——《后汉书 · 列女传》

不闻机杼声。——《乐府诗集 · 木兰诗》

⑦名词:活力,生命力。  机体  /  生机    无机 有机


机【机機】(jī)

  “机”,繁体为“機”。在古代,“机”与“機”的意义并不相同,均为形声字,从木。“机”为几声,繁体“機”为幾声。

  “機”的本义为弩箭上的发动机关。《说文·木部》:“機,主发谓之機。”“木”为木头、木料、木材;“幾”中之“戈”是兵器、击杀;两“幺”有细小、微小之意,是小部件、小零件儿,又像是丝绳牵扯,为千丝万缕的联系;“幾”内有“人”,表示处于内部的要害、关键部位。

  “機”为木制的、有细小零部件或丝线可以牵扯发动以击杀人的机关,后泛指机械。“幾”的本义为细小、细微。细微的事件往往是引起变化的关键因素,因此,“機”有机缘、机遇、机会、时机等意义。

  《说文·木部》:“机,机木。”“机”为木名,即桤树木,外形与榆树接近,可以作为稻田的肥料。如今“机”的意义已不常用,而仅作为“機”的简化字使用。

  《释名·释兵》:“機,言如機之巧也。亦言如门户之枢机,开合有节也。”由此可见,“机”为简易而巧妙的机械装置或设有这种装置的器械,是一切机器、机械的通称。典故“断机”出自《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远游寻师求学,仅一年时间就因思念亲人回到家里。妻子拿着刀剪断了织布机上未织成的布,对乐羊子说,你弃学回家,半途而废,跟我割断织布机上的布有什么不同呢?乐羊子很受启发,回去继续完成学业。后来人们就用“断机”赞美女子的贤德明见。机关是机械发动的关键,故“机”由本义引申为事物的枢要、关键。“机务”指机要事务,多指有关全局的绝密大事;“机密”指重要而秘密的事务或信息。“机”也指运动。“机者,发动,所谓造化也。”成语“神机妙算”是指把握事物变化的高明智谋和料事如神的智慧、才能。所以,把能够根据事物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策略的行为称为“机”。现代汉语中的“机变”、“机灵”、“机智”、“机谋”等,表达的都是能够以变应变的意思。

  “机”也为机会、机遇。“機”从幾,“幾”上是个“幽”字头,表明机会孕育在冥冥之中,一闪而过,稍纵即逝,来不可遏,去不可止;其征兆小,转折小,发动力小,故“機”中有“幺”;其变化大,影响大,故“機”中有“戈”;机会多由外界环境影响而生,但又由人来把握发动,所以“人”字虽小但处于要害之地。“幾”又表示数目不定,具有不确定性。说明机会来临没有定数:何处而逢,何时而来,何时而发,机率大小,均属未知,关键在于把握。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人要善于发现和捕捉来之不易的机会,就需要非同寻常的洞察和决策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果断坚定、把握机会就能品尝到成功的欢乐;犹犹豫豫、思前想后就会错过很多机会。

  先哲们认为,“机”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枢纽,是一切事物、现象乃至整个客观世界的关键所在。《庄子·大宗师》:“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东汉王充认为,机遇乃“不求自至,不作而成”。人们渴望机遇,看重机遇,但机遇只是一种可能,而不是必然。机遇是有情的,它总会眷顾那些勤奋执着的人;机遇又是无情的,它总是苛刻地将失败留给那些懒惰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