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板桥梅花: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攸州刀郎 2019-12-17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屋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郑板桥《山中雪后》

板桥梅花: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初衣解诗:几百年前,李商隐在都城长安岁末年初里,为诸事繁杂,回忆起了曾经在玉阳山学道的经历,如果他当初一心一意的做道士,人生会不会有所不同?当然我们也知道,李商隐绝对不是一个甘心做道士的人,至少在唐朝,在他那个年代,包括他自己,道士只是进入仕途的一个敲门砖。但是玉阳山的奇峰秀景,以及那些高深的典籍,还是深深地影响了李商隐。至少他经常放飞灵魂,遨游在玉宇琼楼之间。

和他一同做道士的,有人因为资历,而做到了更高的级别。李商隐偶尔会回忆起他们,或者回忆起一起度过的清修的时光,经过岁月沉淀的美好,以艺术的形式显现出来。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烟炉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板桥梅花: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这句“童子开门雪满松”,是一夜之后的豁然。经过了晚上的萧瑟寒冷,大自然属于这样的礼物来酬劳修行的人。以扑面而来的雪景,大雪青松,来升华修行者的辛苦,给他们灵魂的愉悦。

圣洁,高远,沉定,欢喜。

但李商隐只能心向往之。唯其京城的劳碌压抑,而使这种回忆或想象变得格外吸引。亦是李商隐用来赞美尊重上师的一贯手笔,初衣喜欢他的郑重。正是这种加冕的郑重,“童子开门雪满松”成为冬天的一句名诗,一处名景。

板桥梅花: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几百年后郑板桥同样是在山中。和李商隐不同的是,他所在的时代,比李商隐更压抑。在清朝,汉族子弟想通过科举做官,那几乎就是和中彩票一样。有人说纳兰性德轻取功名,说实话这是内定的,所以纳兰性德也并不以为骄傲。李商隐虽然艰难,25岁也是皇榜进士。邓板桥自20岁左右考中秀才,在通往举人的路上,走了23年。

这期间生存与进取的挫折,是邓板桥大量的接触了基层。可以说他是来自于民间,并在民间颠沛的游历生活中,奠定了生活的希望与性格的乐观孤直。所以他的开门雪满,是更真实而笃定的生活,能从这生活里品出不一样的乐观傲然的滋味。

李商隐的最后一句话,被他移做了开篇,而且这本身就是他的实景: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如果说李商隐是远笔画庐山,有一种远境之美,那么邓板桥就是身在山中,要的就是那种淋漓的快意。

当早上起来打开门时,大雪封山,好一片壮丽的雪景。而雪晴之后,天云浅淡,日光清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这真是雪中的飒爽俏皮,玲珑剔透,而且也只有住在深山,看见屋檐结冰,梅花成冻的人,才真的能体会到琉璃世界,何等不同。

世人多写梅花与雪,只有极寒的时候,大雪才一夜成为冰凌。而梅花上头,不只是雪,而是冰冻。这样的景观,也只有在山林中间才可以看到。因为城市较暖,时逢大雪的时节到底不多,而且都市中的人忙忙碌碌,也非常容易忽略这些景色。

但是郑板桥,在人生相当长的时间之内是非常寒苦的,他不断的卖画,给别人做幕僚,不稳定的生活,当然有另外的一种馈赠,那就是山水美景,和磨砺出的坚韧的品格。

板桥梅花: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如果说李商隐是远写意念中的美,生活中总还有诗情和远方。那邓板桥不折不扣的就是在劳苦的生活中体会美,表达美,加上他画家的天性与天赋,这首梅花诗写的清澈明爽,更加吸引人。

邓板桥在40多岁以后做了10年的县官,身体力行爱民如子,这是将有限的生涯,奉献给了这片土地和人民。他当然是不求清朝朝廷对他的肯定。因为没必要。这也是在当时汉族的知识分子,能够为国为民尽到的最大的努力。

我佩服的是他一生保有梅花的清气和乐观,更加受人民的尊重和喜欢。

李商隐生在晚唐,虽然有着时代的局限,但他的诗,深情厚意,言简意深,是晚唐文字意境的高峰,所以两首开门雪满,都是诗作的佳品。

李商隐胜在绵缈深情,而邓板桥则胜在清丽嶙峋。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古典诗词的爱和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