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才是真正的好书法,形神皆从古帖中来,百体汇集自成一派,好字

 石鼓山人 2019-12-17


申明:本文由清雅阁书画原创首发头条,图文版权归清雅阁所有


汉字从实用性向书法艺术演变的关系简述:

文字的最初产生和投入使用,实用价值捷足先登,稍后,文字的存在,不光是为了实用,还要满足自然的审美需要;文字的演化之所以那样迅速,与两足的竞走和兼顾关系重大。到商周时代的甲骨文和钟鼎文,虽然文字还主要是为了实用,但是已经有了象样的书法,“艺术之足”先声夺人。至秦汉时代,文字的沿革,已经偏重于艺术价值一侧,至魏晋时代及以后,文字几乎不再发展,它的存在,已经不是为了记事,更多的是表现为艺术价值凸显的书法艺术。

汉字之形是书法艺术的“物质”基础,书法艺术是由汉字之形生发出、抽象出的艺术美,所以书法艺术一直受制于汉字之形,古代书法艺术发展的历史,一直依附于汉字发展的历史,字体的演进带动着书法美的发生和变化。应该说,书法艺术创作须臾不可脱离文字之形,书法与文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没有汉字,就没有书法。二者确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紧密联系:


著名书法家范笑歌楷书《千字文》品鉴:

  •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梁武帝(502-549年)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

书者介绍:

范笑歌楷书的宗旨是雅俗共赏与推陈出新,在前人基础上勇于变革,借鉴了晋、唐、元各大家的特点。在他的楷书中,既有颜真卿的沉稳,也有柳公权的骨力、既有欧阳询的劲挺,也有褚遂良的俊逸,结体方面借鉴柳赵,笔画方面借鉴欧褚,同时在点画细节方面又有钟王的影子。范笑歌本着他所提倡的拟象论的思想,对各种书体进行变革和汇总,创造出不同于前人、启发于今人的书法体系。

书法创作的心境——道法自然

在书写过程中中国传统书法强调观自然以悟宇宙,悟宇宙而得心性,只有将这种悟宇宙而得到的心性融合在艺术创作中才能达到中国书法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也是汉字艺术创作所必须追寻的。例如王羲之关于书法“点”的理论,他指出“点如高空坠石”。这句话或许在国外的学者看来不能称其为理论,因为它是一个比兴似的句子,但国外学者却不知王羲之在这一句简单的话中包含了万千宇宙物象与个人心性之间的对应关系。

中国书法在具体的运笔落纸过程中正是在这种辩证思维的指导下展开的。它关于创作中转折、起落、曲伸、逆顺等辩证对立关系都可以作为我们今天汉字艺术创作的指导理论,这些指导理论充分体现了中国哲学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当这种辩证统一关系与艺术家的个人情感相结合,运用于汉字艺术创作时,必将为我们带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新艺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