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水画临摹,需要注意些什么?这篇总结太全面了!

 解连环 2019-12-17

在绘画的学习过程中,临摹、写生、创作是三个必须的阶段,并且一次一次的循环、一次比一次更高级、更进步。因之,作为起步的临摹之路一定要走的准确。

谈到山水画临摹,每一个临摹过的人都有体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能临摹得很像临本是非常不容易的。即便是起初临摹得不像临本,也要保持高度的认真精神,坚持下去,必有收效。

临摹之前,要选择好的、高水平的临本,这是奠定一种欣赏的高标准的需要。初学者宜于选择宋明阶段的优秀作品,宋明阶段的作品唯美、唯自然,工整,堪属经典。这个时期的作品方方面面都很讲究,耐得推敲,能学到很多、很基础的东西,能培养很好的绘画习惯。

另外,因为是画水墨山水画,所以它的笔墨很重要。因此,选择工具材料是首先的和重要的。初学者需要选择熟宣纸或者半生熟纸张,这样的纸张走水慢,比较听指挥、容你在画的时候慢慢体会笔墨运行、干湿浓淡、造型技巧等等,比较好把握。

关于构图

构图就是布置要表现的物象的位置。如果是创作的话,构图要心中有数,有所谓“胸有丘壑”就是这个意思。传统山水画最主要的三类有代表性的构图有:平远构图,深远构图,高远构图。

这三类构图特点大致是这样:平远构图视野开阔,适合表现湖光山色。深远的构图适合表现重峦叠嶂,山重水复的景致。高远构图适合表现峻拔的山岭,高山仰止的感觉。而如果在百米长卷的创作中或许可以囊括三种不同的构造予一幅作品中(当然这只是比较特殊性的请况)。由此说来只要将最主要的三种构图都能够驾驭,或许也就基本解决了所有可能的构图问题。所以在临摹之初就要注重分析,作品每一处都是什么样、为什么这样?这样分析一下,你就会渐渐知道里面的规律。

构图不是空谈,里面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很多因素。构造安排的是物象,有物象就有造型,就有大小、多少、聚散、掩映等等你想得到和想不到的问题,就有调整和确定位置这个难题,需要在临摹中学习和积累这一类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透彻构图,就可以起草稿。山水画草稿不必很细,但构图不能准确的话需要反复修改,因此用柳炭条起草最为理想 ,因为柳炭可以很容易掸掉不会粘在纸上。虽然说是“线”的结构,“线”的结构与画出山石之后“面”的关系会有所改变,但还是需要首先有线的构造, 位置,边画边调整为“面”。一旦构图确定,就可以开始落墨。

开始落墨,首先要说的是不管是水墨画还是着色画,中国画传统山水画在绘画之初一定是先用水墨而不用颜色的。画成的作品可能就是纯水墨作品,也可能经过这个水墨阶段后再染色,这就是说水墨山水画是基础。

另外,还因为宋元明水墨山水不像写意花鸟那么多的大块面,而是小线段、线条比较多,可以说是用碎笔慢慢堆积起来的,但这种堆积都是笔法的显现,技法的显现,不能马虎从事。

关于树木

山水画一般先画前景,比较多的是画树,前景的树木比较大,结构比较明确。所以这时候画前景的树,还是要讲究树分四歧,就是立体的树,要有所透视关系。还有要掌握笔法的特征以及树的老干与出枝的方向和结构,这些都要把握好,要注意研究分析临本的笔法和意味。

画树,每部分的笔法要一致,笔意要连贯,要在一致中求变化,要看起来一气呵成。树干要结实、树枝要有序,树叶要蓬松,要浑然一体,不能脱气。树叶大致有几种画法,夹叶勾线的不必说了。点叶子有大致两种:一种是以墨为主,浓浓淡淡点出叶子的造型和叶组的造型,以后如果设色也仅仅在外围看出一点色相。二是点叶子都是虚的,以干擦味道的点厾比较多,注重大外形,注重留下许许多多的细小空白,将来设色的时候空白之处都变成了叶组的感觉,还可能是一组树或者一丛树种最亮的那些树木。由后面的浓墨树木或者浓墨丛林衬托,会显得浑厚有纵深感。

远处的小树不能太细致浓烈,会跳到前面来破坏空间效果。

丛林的树干和叶子都要有序和成组,为衬托环境者。画树林要画得浑然一体,画出郁郁葱葱的感觉,也不能琐碎脱气。

单棵的大树需要有好的姿态,她的姿态会影响整个画面的感觉。

几棵树的组合即一组树木要讲究的是相互掩映顾盼揖让,不能互相拥挤,它们组合的大外形要把握好。

关于山石

画山以及石头,轮廓很重要,要有笔意变化,不能画成框子,要研究透彻用笔、笔法、笔意、笔触的有机结合,具体就是说注意勾勒和皴法的有机结合。

勾勒山石轮廓要求把握住临摹范本的“精神”,石头的方圆错落大小结构要合适,这是大的布排。再说皴擦。皴擦的作用就是分出阴阳面和强调立体感。皴与擦有所不同,皴法线的因素多,尤其是披麻皴、折带皴和解索皴。擦的特点是可能笔痕不明显,面的因素多,它的作用是使得石头更加浑厚立体有质感,或者是补充皴法的不足。所以皴的时候效果可能是线条比较清晰,其中皴的走向、排列、疏密、苍润都应该很讲究。

但是一定要注意,画画时脑子里一定将物象的塑造放在首位,在勾染皴法的下笔伊始就是造型,是结构,是物象。对皴法,不能只是把它看作一笔笔的小线条,虽然说它肯定是线条,但它同时也是形体、是物象!它有形状、有色彩,笔法有干湿浓淡、有聚散疏密。勾、皴、擦过以后,山石结构阴阳就基本确定。应当说,勾是山石的筋骨,皴擦是山石的皮肉。

关于山水的置景

山水中的少量置景是山水画的画眼,是视觉中心、吸引人仔细欣赏的地方。配景的笔法造型以及位置都要认真把握,不能随意潦草,它是否精妙关乎整个作品的风貌,如果配景画不好,山山水水画得再好也会减色,不说是前功尽弃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失败。配景主要是房屋建筑,舟车船揖,人物动物等等。配景的笔法要有讲究,以书法入笔,造型要概括而又准确,是见功力的地方。配景的大小位置、线条轻重等等都需要非常注意。

山水景物中水流、瀑布、云雾烟岚也是需要认真观察的。

关于“水”

有道说“山无水而不媚”,水也有关于画面的整体感。要首先搞清楚水的来龙去脉,再进而分析笔法墨色,笔法墨色不可脱离于物象形态而存在。

关于“云”

有道说“山无云而不高”,云在山水中极其重要,一定要深入研究好好地掌握。云的画法很多,有的勾线,有的渲染衬托,这时位置和型状都要顾及。要了解几类大的云的形态和画法,把它们的特征画出来,要有立体的感觉,就会加助山水的笔墨效果。反之,就会削弱山水的笔墨效果。

关于烟岚雾气

另外,比云要薄、淡、轻、清的烟岚雾气很微妙,是增添山水画气韵的重要因素,是自然现象中不可忽视的部分。虽然它们似有若无,但又不能缺少,要靠淡染、留白、衬托等手法处理。切忌画得生涩、污浊,需要细心分析,认真对待。

关于雨雪气象

雨中山水不是山水画主要题材,但雨景山水一般和雾气挂钩。再就是于点、雨条、风的感觉、配景中人的装束和动作如蓑衣、伞、船只等等。雨条就是倾盆大雨了,表现不多。但是如果表现的话,也可以用染法、刷染法、洒矾水法等等表现雨景。

传统山水之雪景一般用留白的办法画雪的效果。雪景山水的勾轮廓的墨色不要太重,色度不够可以慢慢地加勾。雪景山水的皴法比较少,但是要注重的是染。用淡墨染出厚度,决不能空洞无物。临摹前很好地分析临本,力求找到雪景山水的规律性的东西。

把全部水墨程序画好,就完成了一件纯水墨山水画。而如果要画成设色山水,就可以进入设色程序。

关于设色

需要设色的山水画在纯水墨的过程中要掌握住笔墨的明度对比,要比纯水墨的黑白灰对比度强,设色时中间调子加上去,色度正合适。如果对比度照着纯水墨方式完成,设色时再加上颜色,就会感觉灰了、勾、皴、擦的笔意都不精神了。如果再重新提亮,很容易破坏了浑然一体的感觉。宋明阶段山水画的设色主要有水墨、浅绛(也叫吴装)、金碧和青绿几种。

关于浅绛山水

浅绛是一种着色山水的类别。浅绛设色是先用赭石掺上花青或者墨,调出很沉着的暖灰色,淡淡的用大羊毫笔大面积染出,色相需要把握,不能太火气。这样就是浅绛了。

关于一般山水画的设色

在浅绛基础上进一步用花青、墨青或者花青调黄色,进一步丰富层次、淡染,把各个景物染得气韵相生浑然一体,一般的着色山水画就完成了。

关于金碧和青绿

需要提及的是金碧和青绿,这类山水有些像山水中的工笔画,如果是画面上有亭台楼阁就更加如此了。勾金线金碧也叫大青绿、不勾金的叫小青绿。

金碧和青绿的设色:金碧和青绿两者有些相似,只是金碧更加浓艳,画完时最后一道程序需要在楼宇、山石轮廓上勾金线。所以金碧和青绿最重要的区别是在建筑和部分山石树木上面使用泥金与否,现在则使用“金色”,是化学物质、替代品。

需要一再强调的是,金碧和青绿山水在水墨阶段需要墨色较重,勾出来轮廓、结构皴法比较少,要给将来的厚重石色留下能够中和的色度和空间。如果不能预先考虑到这些因素会给后面的程序造成不便。

金碧、青绿山水在设色之初同样要先用水色染,在同类水色花青等等的基础上再染石青和石绿。所有青绿的石色都不能在白纸上直接用,直接用的效果会火气、干燥、没有生命力和没有润泽感。但是也有例外,在仿古的纸张和绢上有时候可以直接使用,因为已经预先有底色了。

和工笔画类似,石青石绿在画的正面大部分情况下都不能厚涂,都要少量多次才能染好,以求不完全盖住绢丝和纸纹。但是也有例外,背托以及夹叶点才可以厚用。青绿山水中的树木可能有很多夹叶,画叶子颜色要调准色相,需要一笔一笔地填出来,可以厚用。一般正面还是要薄用。

青绿山水中还可能有深色的、颜色很重的花青色调的树,此类树木在水墨阶段的线轮廓也要把墨色画浓,才会适应后来浓重绿色环境中的表现。

各种山水画完成后大致的设色效果特点如下:

纯水墨山水,画面要清澈、韵味足和文人气息(虽然不能说纯水墨就一定是文人气息,但是,纯水墨会有的文人气息特征比设色山水强,这是不可否认的)。

浅绛山水,要明净、清雅。

青绿山水,要富丽、精致。

这几大类山水印象,翻一下各类画册或者看一些展览就会明白、会有直观印象。然后,在临摹中不断分析和学习就会掌握。

因为画画是一步一步边画边审美来完成的,把握住以上的特点就可以在绘画的时候把握你绘画的每一步乃至一个全过程。

关于画面中的“苔”

点苔是作画的最后程序。纯水墨山水画在画面完成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用点苔来调整、收拾画面。

需要设色的山水画在水墨阶段也可有点苔,但是主要的点苔是画面染色全部完成以后,也是最后的收拾和整理。

这样的点苔,可以最终调整画面,对画面影响很大。这时候最需要的是仔细研究一下临本及自己临出来的画面,对照画面的“精神”特质,以确定画中点苔的用笔和墨色,找出相应的处理手法。

重要的是,画面上的苔点同样牵扯到造型、位置、色彩、干湿、浓淡等等。苔的造型大概有胡椒形、大浑点、小浑点、水滴形状、平头点等等很多很多。近景的苔点是草卉,远景的苔点可能是树木,需要分析,要根据画面的不同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说,因为最后的苔点是调整画面即将完工的程序,一般是用最重的墨色,这样才可以提醒、强调、使画面有神彩。即点苔是最后的点睛过程,点过苔痕之后就不再继续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