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病生于气,气顺则百病消

 佛啊呀 2019-12-17
  中医常说:百病生于气也。
  《黄帝内经》讲:夫百病之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又说:百病生于气也。“气”就是情志。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jiong,即热)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这些话,说尽了人所有疾病的来源。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正常情况下他们都能和睦相处,各司其职,一但一方显胜,则出现情感性气机失调,身体就会出现疾病。

  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人体大多疾病,都是由于脏腑、经络的气机失调导致的。明代张景岳在它的《类经》里,给这段原文做了清楚的解说,张景岳说: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生,故百病皆生于气。

  中医认为,“气”既是构成身体的物质,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对于人体而言,“气”是无形的,可感知而无法看到,正常状态下,是布散全身,无所不在的。也无时无刻不在周身运动,推动人体一切的生理机能,具有温煦机体,防御外邪,固摄精微等多种作用。
  正是由于“气”是广泛分布在全身无所不在,所以无论外感六淫之邪,还是内伤情志之郁,都能引起“气”的机能失调,导致脏腑经络功能的紊乱,从而发病。所以“气机失调”是大多数疾病的辩证所在。    

  人活一口气,不是让人去争强好胜,非要优胜于别人才好,而是说,人要保养好自己的气,让精满气足,气机通达。否则很可能“气”出病来。心结太多,直接影响气脉,使之紧张不放松,身体感觉沉重。要学会宽容、学会忍让、学会看淡、学会感恩,要有一颗爱人爱已的心。
  “你若心有阳光,处处都是明媚,你若心揣严寒,何处都不见温暖。
  1. 保持平和的心态,方能拥有健康。

  2. 温馨提示:百病皆生于气,学会掌握自己的情绪,做自己身心的主人,莫做坏情绪的俘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