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同城墙的命运(二)‖修复与重建

 来来永胜 2019-12-18

很多同学抱怨小编迟迟不更新内容,小编也有苦衷的。每天发布很多信息的公众号大多是盈利性的,他们有固定的工作人员每天更新内容,更新内容是他们的本职工作,而本公众号是非盈利性的,小编平时还得工作学习,所以不能做到每天都更新,希望各位同学谅解。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本公众号开通了留言功能,大家可以把想要说的话随意写下来,想说啥就说啥。


 

20163月发布的《大同城墙的命运(一)‖一步步沦为土坡》中,小编给大家叙述了大同城墙由盛转衰的经过,时隔数月,小编再用翔实的文字和海量的图片给大家介绍大同城墙的修复、重建过程。敬请收看《大同城墙的命运(二)‖修复与重建》。


对于大同城墙来说,否极泰来的事发生在2008年。2008年开始,一位热衷于修缮古建筑的耿彦波市长被调来了,大同市包括城墙在内的古建筑命运突然峰回路转,原先改造旧城的规划等被推翻,城内的各种古迹开始大规模修缮、复建,连只剩一个塔的法华寺也被复建。古城修复工程包括修复只剩一层土坯的古城墙,重修钟楼、代王府、华严寺、善化寺、文庙等建筑,拆除古城内的现代建筑等,这涉及8万至10万户居民的拆迁。

 

来说说耿彦波以往保护古建筑的作为。19953月,耿彦波任灵石县长,开始主政一方并打造“王家大院”。20003月到20042月,耿彦波施政山西榆次,在这里修复了“常家庄园”。

耿市长

施工方式

施工方式共有两种。第一,对夯土保存较好的地段,外侧墙基用大青条石垫底然后砌砖,砌砖方式为外砌两层大青砖,内铺三层普通机制红砖,间隔一段距离用红砖砌甲墙,之间用夯土填充;第二,对夯土不存在的部分,采取钢筋水泥框架结构,内砌机制红砖,外包青砖。内部空间合理利用,东城墙内部空间建和阳美术馆,北城墙建中国雕塑博物馆,南城墙建中国民俗博物馆。

从照片上可以清晰的看出,采用水泥框架结构,内侧用红砖,外侧用青砖,内部是空的。


对于夯土存在的部分,用红砖砌出格子,并向格内填土、夯实,最外侧砌青砖。

东城墙

20095月东城墙开始修复,年底主体工程近于完工,较真实复原了城墙的辉煌,和阳门(瓮城)为原址重建(水泥框架结构、外包大青砖),内部合理利用为和阳美术馆。



修缮前的东城墙


东城墙修缮效果图


大同东城墙永久拆迁安置办公室


东城墙的城门

其他照片

城墙上的防空洞

西城墙

西城墙是四面城墙中毁坏最严重的,西城墙中瓮城以北部分保存完好,而以南则损毁严重,保护修复难度较大。西城墙保护修复工程全长约1800米,底宽18米多,含瓮城1座、望楼12座等。因展览馆占据了城墙的位置,所以需要对展览馆进行整体搬迁。

钢筋水泥结构

由于展览馆占据了西城墙的位置,所以对展览馆进行整体搬迁。

20105月,大同市开始大规模修复南城墙。20115月,北城墙修复工程开始,实际正式开工已经到了10月以后,又经历了中间将近5个月的冬季停工期,真正施工时间不过7个多月。修复后的北城墙较南城墙高0.75米,总高为12.75米;比南城墙宽4米,总宽为22米。 


南城墙建设夜景

市长耿彦波

2011年,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凤凰卫视主办,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华侨城集团公司协办的《智慧东方》“2011中华文化人物”的颁授典礼上,大同市长耿彦波荣获“中华文化人物”称号。著名学者余秋雨在颁授典礼上点评耿彦波市长:“在保护文化古迹的路上中走得很艰辛,遇到很多很多的问题,但他把它做得光彩亮丽,虎虎有生气,让每个人都知道我们作为一个中华文化传承者的骄傲。”


201327号,山西省委决定,原大同市长耿彦波任太原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没人预料到这一纸调令会引发市民强烈的反应。此后正月初三到初十,连续7天,大量大同市民涌上广场街头,用不同方式表达对这位市长的挽留之情。


至此,关于大同城墙的介绍还没有结束,敬请期待《大同城墙的命运(三)》

小编在此提醒同学们,最下方可以留言哦,不要错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