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借和贷、利润推手以及应付账款周转率

 pure0216 2019-12-18

1.日本人将Debit译为'借',Credit译作'贷',在日文里前者表示'借来的',后者'借出的',因此对日本人而言'借'和'贷'没啥歧义。但将它们原封不动搬到中国来就出问题了,汉语中借与贷为同义字,不知道让多少人晕了。实际上,记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的左边增是借,减是贷,右边相反'的规律,就不晕了。

2.请大家思考一下'Asset(资产)+ Expense(费用)= Liability(负债)+Equity(所有者权益)+ Income(收入)'这个公式,就会发现等式左边表示公司的钱到哪里去了,要么是以非现金资产形式存在公司中,要么被公司花掉了;而右边表示钱是从哪里来的。当左侧增加,则记为Debit(借),减少记为Credit(贷);右侧相反。

3.上市公司如果虚增利润,必然同时也会虚增资产。这些虚增的资产最终是要被'消化'掉的,我们要是看到上市公司计提巨额的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实际上大多数情况是上市公司在'消化'虚增利润而形成的不实资产,将资产中的'水分'再挤干。上市公司通过对资产进行'注水'和'挤干',就可以人为地操控利润。在一定程度讲,上市公司的CFO就是高超的利润推手。比如可以通过调整折旧摊销、费用支出资本化、资产处置、债务重组、关联交易、资产并购、退税、政府补贴等,将利润和亏损在各个年份推来推去,谋求一条符合证监会监管指标要求的利润曲线图。

4.应付账款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反映本企业免费占用供应商资金的能力,它代表公司的一种信用,一般来讲,该指标越慢越好。应付帐款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应付帐款。如应付账款周转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说明公司较同行可以更多占用供应商的货款,显示其重要的市场地位,但公司同时也要承担更多的还款压力。如应付账款周转率较以前出现快速提高,说明公司占用供应商货款降低。一方面,可能反映上游供应商谈判实力增强,要求快速回款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可能预示公司的信用开始恶化,供应商对它的支付能力丧失信心,财务危机的表象逐渐显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