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孩子尿液颜色发红时,很多家长都会感到惊慌失措:
孩子这是尿血了吗?
出现血尿是肾脏出问题了吗?
是不是得了肾炎?肾结石?
孩子“血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家长要如何应对孩子“血尿”的情况?今天就来聊聊这件事。
血尿,即小便中混有血液,是儿童肾脏病常见的症状之一。
炎症、泌尿系畸形、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外伤致泌尿系损伤等。
出血性疾病、结缔组织病、感染性疾患、心血管疾病等。
如放射线照射、药物(磺胺类、庆大霉素、丁胺卡那等)、食物过敏、剧烈运动等导致的血尿。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尿液发红,其实并非都是“血尿”。
儿童血尿有真假性之分,一般来说,引起假性血尿的常见原因有:
食用某些含有人造色素或花青素的食物(如红心火龙果、甜菜、胡萝卜等)后,可能导致尿液被染色,从而呈现出红色尿液。
服用某些药物(如氨基比林、酚红、利福平、苯妥英钠等)后,因药物代谢导致尿液呈现红色。
因此,发现红色尿液后,家长应首先辨清“真伪”,在停止食用这些食物或药物后,观察一段时间后的尿色是否恢复正常,以此排除假性血尿的情况。
如果孩子出现血尿的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时,要警惕可能是以下疾病:
孩子血尿且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等刺激症状,可能提示泌尿系感染;如伴有发热,可能提示泌尿系感染较重。
孩子在排尿时如伴有上腹或腰部的绞痛,可能是由泌尿系结石引起。
除此外,由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血尿,都有相应疾病所特有的症状。
因此,排除假性血尿的情况下,其他不明原因引起的血尿都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就诊时,一般将尿常规为作为基本检查;另外,可能通过泌尿系统彩超、泌尿系统的影像学检查(如造影、CT、磁共振等),必要时肾脏活检等进行确诊。
虽然儿童血尿的原因很复杂,但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护理,也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总结来说,孩子出现血尿,家长不必太过惊慌,但也不能大意,如果发现异常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