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灿铁塔---承载新希望 再添增长点

 乡下土郎中5 2019-12-18

华灿集团短短20年,快速成长为上市企业,在通讯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源于老板率领团队不断进取,不断投入,拉长产业链,形成门类齐全的竞争优势。2014年、2015年对于华灿电讯来讲,可以算是一路高歌,通讯产品在同行业中遥遥领先,竞争力强。面对通讯市场高速发展,4G向5G过渡,老板高瞻远瞩、居安思危,构思着华灿未来的发展蓝图,把铁塔作为华灿未来发展的增长极,果敢决策,于2015年10月投资3亿多筹建华灿铁塔,用地4万多平方米,新建厂房3万多平方米,添置大型机械加工设备20多套台,形成年产万吨通讯塔的生产能力。

2016年华灿铁塔生产投入生产,涉足通讯塔市场。2017年开始批量生产三管塔,对接踵而来的单管塔应接不暇、无所适从。时为华灿工厂厂长的刘永生副总,敢于担当,接烫山芋,与大家一道披荆斩棘突破生产流程上的瓶颈,为进一步突破单管塔生产工艺上的难点,他请来了专业技术人员组建单管零部件车间、修整设备,疏通工艺关卡,奠定了单管塔得以成套生产的基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一旦具备了批量生产的条件,但是订单量又在开始急速滑坡,2018年完成产值3304万元,其中1-8月份产值仅1353万元,月均不足170万元。主要是市场局面没有打开,生产不均衡,队伍难稳定,技术人员流失,造成了生产断断续续,极不正常。这一卡脖子问题,给领导层带来了思考,是“进”还是“退”,关键时刻老板鼓劲加压,撑腰打气,开弓没有回头箭,咬紧牙关,全力拼搏,用优质的产品占领市场。

铁塔生产在艰难中起步,在竞争中生存,在锻炼中成长,在创新中孕育希望。就这样的现状老板还是接下了一个67.5米四管塔的订单,要完成这样的订单可以说是天方夜谭。没有人敢去担当做主,唯有刘永生副总没有退怯,愣是啃下了这颗“硬骨头”。刘永生副总带领大家从零起步,抓基础管理,推进积分制考核,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同时,聘请加工外包队,发挥“鲶鱼效应”。既对内部产生有效的制衡,也鞭策他们相互比拼,奋起直追、多干活才能多拿钱。由计时转为计件,工人由给公司做事变成给自己打工。最为棘手问题是技术方面的突破。就拿67.5米四管塔组织生产,没有设备解决折弯,送出去加工。组织大家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边做边总结边探索,最终顺利按时完成了任务。也为完成了75米塔积累了经验。过去机械加工是我们的短板,专业人才缺乏,市场几乎空白。铁塔厂不唯条件,只唯实,迎接挑战,知难而进,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上,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在摸索着前进,技术、质量管理方面,不断引进急需的技术人才,充实我们的团队。在市场拓展、订单增多的情况下,我们调整思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使产能与市场匹配,在组织生产中,强化基础管理,加大考核和处罚的力度。加强协调,保证前后套相互衔接。在这种奖惩办法的促动下,产能直线上升9月份225万元、10月份530万元、11月份533万元、12月份663万元。

事情总是一波三折,当我们摸索了通讯塔生产过程,逐步步入正常时,市场瞬息万变,订单急剧下滑,生产又再次面临危机。老板果敢拍板,扩大产品门类,向电力角钢塔拓展。4月份新建了7条角铁生产线,形成通讯塔和角铁塔两大产品并加群齐驱的局面。角铁塔一上马,给我们带来严峻考验,市场、技术、生产、质量、交货、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矛盾叠出,乱成一锅粥,技术出不了图纸,零部件供应不上,交货不得及时。

铁塔的市场呼唤大胆创新思维,跟上发展节奏,铁塔的成长之路就在我们脚下,爱拼才会赢。就在这个关键时候,刘永生副总再次临危受命,集中精力,负责组织铁塔生产,引导铁塔生产走上正轨。刘总经过充分市场调查论证和对生产技术方面的研究,根据生产实际,决定抓住“牛鼻子”,招聘急需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落实外包加工队伍,形成强有力的生产技术团队,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眼光在市场,功夫在现场”生产步入正常后,整顿重点就在现场,重点在零部件加工工段。我们提出凭技术清单生产、按清单转序、凭后套签字确认计算工资、料件不落地……对零部件采取承包,对每套工序转序数据严格把控,解决了板材到货发现场严重缺件、多件、混件等一些列问题,补件也大幅度减少。打包角钢塔是实现销售的至关点,也是产品的最后一道关口。一开始走了很多弯路,料包有缺件、多件、混包,给客户带来麻烦,影响了相互的合作。我们通过客户、售后服务反馈的问题,追本穷源,查找薄弱环节,落实责任。这样通过追溯、位置、处罚和赔偿堵住了打包这一块的“漏洞”。

铁塔加工是生产的核心环节,牵动质量、交货,带动着市场。管理的状况决定着生产的好坏,影响着效益的多少。自7月初开始,三管塔厂运作状况不理想。刘永生副总全盘考虑,借助外力解决短板弱项,外聘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管理,很快使通讯塔和零部件板材局势稳定下来。角钢塔厂一上马面临订单多,产能不足且前后工序不配套,经常出现“断档”“空档”,生产、交货、质量矛盾接踵而置,管理严重混乱,眼下,理顺关系,固化流程,成为当务之急。他们从基础入手,强化管理手段,抽调精干的财务、技术、质检人员协调“会疹”,查找问题,“对症下药”,并将角钢塔生产对外承包生产,且工价从220元/吨降至160元/吨,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管理也逐步规范。目前日产达三四十吨,而且缺件少件的情况也比从前少得多。材料利用率也由72%提升到78%。

随着铁塔生产逐步走向成熟时,技术和管理又暴露了一些问题,与产能不匹配不协调。图纸制约生产,管理严重缺失。短期出现忙乱,乱中出错。老板立马决策,作为难点突破,大力引进技术人才,技术队伍获得不断地扩充。由原来五六人扩充到二十来人,基本满足生产的需要。同时组织相关人员赴外地同行参观学习考察,学基础管理,并结合华灿已经形成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从基础方面入手,强化管理,逐步形成财务部、技术部、计划部、动力设备和后勤部等四个部门和四个分厂,制定岗位职责,修订KPI承诺书落实绩效考核。将绩效考核与管理的各个环节结合,探索符合铁塔生产实际的绩效管理办法,从而达到提升管理水平。

华灿人不畏难,敢啃硬头的精神在铁塔这半年的生产实践中得到诠释。铁塔人不埋怨,敢创新,踏实干的激情得到充分迸发。铁塔厂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市场已经打开,生产走上正轨,产品已销往云南、四川、贵州、浙江、湖南等省市,同时还远销到缅甸、蒙古国、乌干达、菲律宾、莫桑比克、厄瓜多尔、塞内加尔、印度尼西亚和非洲乍得等国外客户。1至9月份实现产值14006万元是去年同期1578万元的8.9倍,是去年全年产值的4.2倍。10月份我们入库产值就达到了2000多万,今年1至9月亏损额3000多万,平均每月亏损额300多万,至十月份亏损额已经减至50多万,十一月份有望扭亏。

有梦想就有目标,有希望才会有奋斗。华灿铁塔承载着华灿集团的未来,是最有希望的新的增长点。新的一年铁塔肩负重任和使命,在担当中磨炼,在奋斗中前行。国内外市场靠我们去开发,生产的潜能靠我们靠挖掘,新的历史靠创造。我们坚信,华灿铁塔人充满信心,迎接挑战,奋力拼搏,创变希望为现实,实干成就华灿梦,用付出挥就美丽篇章,用硕果迎接灿烂的明天!


2019年11月26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