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普通人来说,西门庆要风光的多。首先,他投胎有技术,从小不愁吃穿,长大了继承家产,家族经营的药房生意全部归了他。西门庆善于钻营,把阳谷县上上下下各路人脉打点得十分到位,生意越做越大,人脉越来越广,也越来越有钱。所以,也难怪开茶馆的王婆酸溜溜夸他一句:潘驴邓小闲,样样都齐全。 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有了钱之后,之前不敢想、不敢做、不能做的欲望都被暴露出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反正有钱。西门大官人自然也难以免俗,开始胡作非为。西门庆有结拜的十兄弟,还有家奴、狐朋狗党等爪牙,高利放贷、吃喝嫖赌,甚至在县衙里当掮客弄钱,一副标准的暴发户兼地头蛇嘴脸。 武大郎娶了年轻貌美的潘金莲,在阳谷县紫石街买了一栋临街的二层小楼,每日卖烧饼为生。后来武松在景阳冈捶死了猛虎,名声大振,受阳谷县县令欣赏,在县衙当了个都头,在大街上正好碰到哥哥武大郎,加上嫂嫂潘金莲,一家人算是团聚了。后来的故事情节人人皆知,武松去东京出差,期间西门庆和潘金莲勾搭成奸,合伙害死了武大郎。 不过话说回来,西门庆明知武松在县衙做都头(约相当于刑警队长),而且还有单杀猛虎的强悍武力,他凭什么还敢这么肆无忌惮?很简单,他有底气。 一、武松当的这个都头,在地头蛇西门大官人看来根本不值一提。西门大官人资产雄厚,人脉更是宽广,阳谷县县令也要卖他几分面子。不难看出,西门大官人的社会活动能力是相当大的,在阳谷县他也一直很顺利,一个新来的武松,能掀起多大风浪? 二、武力水平。水浒世界弱肉强食,敢出来混的基本都是练家子。西门大官人也练过,而且还不弱。《水浒传》中这样描述:“(西门庆)会打七星拳,精通棍棒,善使双锤”,“为人奸诈,贪淫好色,使得些好枪棒,在阳谷县罕逢敌手”。有钱人家请江湖高手来传授武艺,是很正常的事,因此西门庆武功高强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一点,在后来的狮子楼那场打斗有所体现。武松回来,查知武大郎被害的真相,自然是要报仇的。先是杀了潘金莲,随后带着人头提着刀,到狮子楼收拾西门庆,好戏正式开场。 武松左手提了人头,右手拔出尖刀,挑开帘子,钻将入来,把那妇人头直接砸向西门庆。正在喝酒的西门庆看到是武松,又被迎面扔了一人头,吓了一跳。第一反应不是迎战,而是“一只脚跨上窗槛,要寻走路”,结果窗户太高,没敢往下跳。说好的武艺高强西门庆,为啥瞬间怂了?一心虚理亏,二此时此战,他心里没底。 练武之人别的不懂,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是清楚的,只要是个正常人,自问谁能赤手空拳捶死猛虎?气势上,武松就赢了。但是既然走不脱,就只能打了。仓促应战,最考验习武之人的水平,至此,西门大官人才把真功夫露了出来。面对持刀的武松,大官人心不慌手不乱,他见武松“来得凶,便把手虚指一指,早飞起右脚来”。 这个“指上打下”的临场战术选择,足见大官人的应变能力。手上是虚招,目的是掩护下面这一腿。大官人下盘功夫十分了得,曾一脚就把武大郎踢成重伤。不过这一招在武松看来犹如儿戏,只是“略闪一闪”,谁知武松还是有些小瞧了大官人,“恰好那一脚正中武松右手,那口刀踢将起来”。第一回合到此结束,大官人一脚踢飞了武松的刀。 这一脚让武松收起了轻敌的心思,却也让大官人有了个错误的认知:这可是打虎武松,我TM竟然这么强!一脚就踢飞了他的刀?于是大官人得出了一个致命的结论:打虎武松,不过如此!书中有写:“见踢去了刀,心里便不怕他”。随即大官人又做出了一个后悔莫及的决定:单挑没有兵器的武松!第二回合开始。 岛国动画片都知道,同样的招式是没用的!于是这一回合,大官人换了战术,改先前手脚配合的“上虚下实”为双拳连击的“右虚左实”。“右手虚照一照,左手一拳,照着武松心窝打来”,以“拳打”代替上一回合的“脚踢”,可见大官人手段还是不错的,最起码没少在街头跟别人干仗。 但是,“街头把式”在强悍的没人性的武松面前,怎么可能奏效?“被武松略躲个过,就势里从肋下钻入来,左手带住头,连肩胛只一提,右手早捽住西门庆左脚,叫声:下去!”至此,大官人做完了人生最后一个动作,从窗户飞出,一头栽在街心,不动了。这就是武松的特点:后劲足,下手狠,爱秒杀。 从决定杀了武大郎,当潘金莲把毒药放进碗里,倒进武大郎的口中那一刻,不但意味着武大郎的死亡,也宣布了自己的死刑。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你弄死了别人,也弄死了自己。西门庆既然敢做出草菅人命之事,他就一定想过对策。西门庆自恃财力雄厚,人脉深厚,不管武松的官司打到哪,他都有底气应对。 但是他万万没想到,武松报仇会是如此的简单粗暴:打死他!这正是应了那句老话:穷的怕横的,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不要命的怕不要脸的,不要脸的怕有精神病的! 喜欢历史的朋友请点一下关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错误,还请指正!欢迎大家留言互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