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书能让你哪怕一生只读这一本,也可以受益终生? 答案肯定是《论语》。 当我们劝解他人时,会说:“小不忍则乱大谋”; 当我们开解自己时,会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当我们看见别人争执时,常劝解到:“和为贵”;
……
1 《论语》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语言形式朗朗上口,画面描述生动形象。 小到举止言行、衣食住行、生活习惯,大到修身立德、为政处世、治国理政,无一不涉及。 比如梁启超在《论语》里想到了历史:“苟无孔子及《论语》,则中国非复二千年来之中国。” 杨绛在《论语》里见到了不同的人:“读《论语》,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书里的一个个弟子,都是活生生的,一人一个样儿,各不相同。” 林语堂在《论语》里读出了趣味:“吾尝细读《论语》,精读《论语》而咀嚼之,觉得圣人无一句话不幽默。” 余秋雨在《论语》中体味到了美德:“美德的最高文本,是孔子的《论语》。” 每位文学大家读同一本书得到的都是不同的收获。 也正因如此,才更说明了《论语》跨越时代、跨越种族不朽的价值,只要学了《论语》,哪怕一句,也会带给他前所未有的启发。 2 《论语》的注释与解说的版本不计其数,无论选择哪一种版本,最大的问题就是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无法与自己当下的生活结合在一起。 梁冬老师 3 《论语》道尽了为人之道、处世之道、成功之道——小到言行举止、衣食住行,大到修身立德、治国理政。读懂《论语》,无论你做什么都能轻松成功。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我们常常会为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与朋友的关系、与客户的关系、与领导的关系、与合作伙伴的关系……而焦虑。 其实,焦虑的本质是一个需要自我检讨的过程。 书中告诉我们:要解决所有的人际焦虑,需要我们扪心自问能否做到“贤”。 ——能否把焦点放在对方美好的品格上,能否把焦点放在改造自我、让自己的品格变得更好上。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孔子的建议是有深刻的人性洞察的,只要不犯错,得罪的人少,时间到了就慢慢往上走,时间长了也就升到一定位置了。 把这个话题放得更开一点儿,不管是当干部、经商还是做学问,如果一个人能多多少少地以安全为边界,以风控体系为目标,稳健上升的话,大概率事件,他会获得一个不错的结局。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人生的前半段已经把“型”塑造出来了,后半段其实有很多的细节是可以打磨的。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不断地切磋和琢磨中,虽然看着没什么变化,但其实质感和颗粒度就出来了;随之而来的,细腻的感觉也就出来了。 其实,人生的后半段,拼的主要是细节,拼的是切磋琢磨之后那种细腻的,只有同等段位的人才能体会到的差异。 4 这是一套极具设计感、雅致考究的收藏级经典读物,捧在手里阅读,极具仪式感。 无论是装帧还是设计,本书都称得上最精美的版本。颜值与内涵并存,既可珍藏于室,亦可馈赠亲友。 封面采用击凸、烫金工艺,低调雅致,从细节处见用心;击凸质感超棒,即便只是手捧此书,也能心生愉悦与安然。 全书采用裸脊锁线装帧,可180°平摊,随便翻开哪一页都无需按压,解放双手,轻松阅读无障碍。 ![]() 为了提高阅读体验,我们特别将金句重点标注,唤起内心的共鸣,让你充分感受经典的魅力。 ![]() 书中精选“扬州八怪”的“四君子”——梅、兰、竹、菊经典绘画,体味《论语》中的君子之道,领略中国传统艺术之美。 ![]() ![]() 仔细读《论语说什么》,并随时践行其中的大智慧,哪怕是只言片语,冥冥中就能得到“仁”的加持,慢慢地,你走到哪里都不会有敌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