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的前世今生

 奔四的男人 2019-12-18

公元1082年,寒食节,黄州。

绵绵细雨悠然而至,端坐书桌前的诗词大豪苏轼有感而发,铺开纸墨,挥笔写下《寒食帖》。

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的前世今生

《寒食帖》

他不会想到,这随手写下的书帖,会成为享誉世界的天下第三行书;更不会料到,这份行书,竟和自己一样,半生漂泊,命途多舛。

01 我从前年辞帝京,谪居躬耕黄州城

公元1056年,20岁的苏轼和弟弟一举中第,名动京师。一时之间,苏氏父子风光无两。原以为大展宏图,生活顺遂,殊不知,命运的阴谋正在伺机而动。

公元1067年,年轻的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实行改革,力图自强。

王安石认为,一切行动要以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为出发点,强调变法要快速高效。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两种恶劣的情况出现:

对于政府官员来说,变法使得一些心术不正的官员混进变法权力中心,企图在变法中为个人谋取私利。朝廷官员也因此以支持变法与否而分裂成两派,两派之间,互相争斗,内耗式的党争愈演愈烈;

对于老百姓来说,变法加深了官僚对社会下层民众的盘剥,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造成民不聊生的惨状。

热血青年苏轼见状,极力上书朝廷,建议改革要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我们一直误以为,苏轼是反对变法的,其实,他只是反对变法速度太快,反对这种一刀切的变法方式。)

但崇尚法家思想的宋神宗不予理睬,他把苏轼下放到地方上为官,免的他在朝廷上煽动人心。

当其他官员或在两派之间摇摆不定,或陷于无谓的意气之争,或趁乱谋取个人利益,苏轼辗转杭州、密州、徐州,十年之间,在远离朝廷的地方,实实在在为百姓办事。

他在杭州修水井,在密州捕杀蝗虫,在徐州抗洪抢险。他把满肚子的不满,化作为民服务的干劲,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他的这些功绩被人上传到朝廷,得到了皇帝的嘉奖。这让他的政敌妒火中烧,他们开始密谋如何拔掉这根眼中刺。

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的前世今生

苏轼

1079年4月,苏轼调任湖州太守。他在《湖州谢上表》中,不禁再次对改革的弊端发了通牢骚。

那些政敌,立马捞住机会,弹劾苏轼在谢表中大放厥词,愚弄朝廷。他们找出苏轼在杭州为官时所做的讽刺暴政诗,随意编排苏轼戏谑皇帝,讥讽朝政。

迫于改革派的压力,宋神宗不得不降旨逮捕苏轼。7月,苏轼入狱御史台。最后定了“讽刺政事”之罪,流放黄州。

原本被看好的宰相之才,顷刻之间沦落为偏远地区的犯官一名。云泥之别,让人来不及倒抽一口凉气。

苏轼就是在这种郁闷、委屈、不解的心境下,到达黄州。初来黄州的苏轼茫然无措。他既不知道如何摆脱乌台诗案的梦魇,也不知道如何开始新的生活。

还是他的朋友为他向太守借了一块无名高地,位于城东,苏轼便以“东坡”命名,自称“东坡居士”。他曾有过辞官为农的念头,没想到在这种情况之下,被迫成为了一个农夫。

第三年的寒食节,黄州天气骤然由暖转寒。到黄昏时分,细雨中竟夹杂着冰雹霹雳吧啦地从天而降。

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的前世今生

苏轼立于窗前,望向不远处的麦穗,眼看它起萌芽,眼看它青转黄,眼看它就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冰雹雨打得七零八碎。一种无力感顿时油然而生,又回想起自己如何落到这种田地,愤从中来,提笔写下:

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的前世今生

《寒食帖》全文

满纸惆怅言,一把辛酸泪!

02 妙手偶得如太白,笔酣墨饱如悍马

文辞之美:

自古以来,人们往往惊叹于《寒食帖》的书法技艺,却往往忽略了它的文辞魅力。要知道,苏轼先是诗词大家,尔后才是书法家。

上文我已介绍苏轼是在官场失意、生活潦倒的境遇下,即兴创作此诗。整个诗呈现一种苍凉、酸楚之调。

上半首: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少年子,病起须已白。

3年时间里,我日日盼春归,然日日春不归。诚如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今年又苦雨凄风,平添了几分荒凉。恐怕只有那海棠花稍慰我心。然夜深雨大,海棠花还是惨遭摧折。就像我一样,未老先衰,艰难苦恨繁霜鬓。

此处着重剖析一下“海棠花”这个意象。海棠是苏轼家乡蜀地盛产的名花,苏轼曾专门为其作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可见,其对海棠的喜爱。如今,借用“海棠”表示自身和海棠,都是形影相吊,孤芳自赏,深感前途迷茫,身心俱疲。

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的前世今生

海棠

下半首: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山雨已来,倒灌入户。我的小屋啊,就像一叶扁舟,在这满山风雨中,摇摇欲坠。而我只有寒食果腹,单衣裹身。我哪知道竟是寒食节啊,我只伤感,朝廷不能回,家乡不便回,能做的恐怕就是学学阮籍他老人家穷途痛哭罢了。

这里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将屋内的窘状一一描绘出来,又推物及人,联想到自己“身世浮沉雨打萍”,不免悲从中来,长歌当哭。又借由阮籍的典故,合理化自己“穷途痛哭”的行为,实则是对压抑已久的心情的一种宣泄。

可以说,全诗一改此前苏诗的乐观、洒脱,将抑郁、矛盾、委屈、苦涩的情愫全付诸笔端。

黄庭坚曾评价此诗:“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

确乎,李白也曾怀才不遇,但毕竟人生未曾经历像苏轼这样大起大落,过得也是“五花马,千金裘”的生活,最不济还有贺知章这样的大贵人“金龟换酒”,何其意气风发。此处黄庭坚所言,乃是表示,此诗颇有李太白风范,然李太白也写不出这种沉郁顿挫、三复叹息的情调。

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的前世今生

李白

书法之美:

《寒食帖》横34.2厘米,纵18.9厘米。细看之,作品变化多端,可用“跌宕起伏、气势雄浑”8字来概括,真为世间珍宝。

从笔法来看,笔锋偏左,129字,字字大小不一,短长肥瘦,各具特色。

书法界有个不成文的共识,同一幅作品中,相同的字,越是笔法不同,越显书写者之水平。《寒食帖》中有好几个相同字,挨个对比,果真不同。

比如,“年”字,诗中出现4处,重叠一处用点代替外,就是3次,次次笔法各异。第一处是第2行“年年欲惜春”的“年”字,四横清楚明了,长悬针直下,划破前行的平静;第二处是在第3行,字形紧凑,四横几乎黏在一起,给人一种紧张压抑之感;第三处是在第7行,方笔为主,短粗有力,收笔利索。

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的前世今生

从章法来看,开篇笔墨清淡,字形偏小,越往后,字越写越大,越写越重,似乎心中的委屈也越来越大;又好像与窗外骤然变大的雨势形成二重奏。

我上篇文章写颜真卿《祭侄文稿》谈到,最上乘的书法作品,无外乎都是掺杂着强烈的情感于其中,才使书法有了生命力和人性力。《寒食帖》此篇亦然。

《东图玄览编》中就评论此帖说:“即坡亦不知其手之所以至,与生平所作大殊绝。

言下之意,东坡所写,全是跟着内心所走,笔随情迁。心中愤懑,于笔下,就是那一个个的字好似万马奔腾,呼啸而来。

03 漂泊东瀛七百载,从此余生归故里

经年之后,朝廷一纸诏书,又将苏轼调到常州。仓促之间,苏轼将《寒食帖》落在了黄州衙门,被衙内的一名杂役暗中收藏。后被赶来寻求苏轼墨宝的、河南永安县令张浩,高价收购。

说起这个张浩,虽在文辞方面,一文不名。然独具眼光,喜好收藏大家之作,尤爱苏轼诗、词、书。他听说苏轼被贬黄州,前来求字,不想还是来晚一步。幸运的是,把这《寒食帖》收入囊中。这大概是他此趟最大的收获了。

从此,《寒食帖》藏于张浩老家江原祖宅善颂堂,莫说不示外人,就是家族子孙也无法得见真容。

寒来暑往,岁月更迭,《寒食帖》在张氏几代人的守护下,历久弥香。然江山易变,蒙古铁骑的到来,终究摧毁了这份平静。

公元1266年,蒙古铁骑踏平四川,《寒食帖》作为战利品,被送入大都城。元文宗为附庸风雅,蛮横地在《寒食帖》上盖上自己的印章“天历之宝”。

满人定鼎中原后,大词人纳兰性德打听到《寒食帖》下落,花重金购得,珍爱异常,每天手不释卷。纳兰性德殁后,《寒食帖》被内府收藏,重新装裱后置于紫禁城乐寿堂内。

众所周知,乾隆帝向来喜欢在书画字帖上添加一二,《寒食帖》也未能幸免。乾隆十三年四月初八日,乾隆帝于隔水处御题:

东坡书豪宕秀逸,为颜、杨以后一人。此卷乃谪黄州日所书,后有山谷跋,倾倒已极,所谓无意于佳乃佳者。……

题毕,乾隆帝仍嫌不过瘾,又专门用上好的仿澄心堂花笺纸,在卷首题上“雪堂余韵”四字,方才满意收笔。

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的前世今生

然,伴随着清王朝的腐朽没落,《寒食帖》也开始了其颠沛流离的生涯。

清咸丰十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寒食帖》险遭焚毁。帖中一角被烧过的痕迹,被认为是此时留下来的。

之后,《寒食帖》从宫中流出,遗落民间。先后被广东人冯展云、北京国子监祭酒盛昱密藏。盛昱去世后,又被书画鉴定家完颜景贤购得,价格也由五百金一路飙升至12000元。民国六年,完颜景贤将此帖在北京书画展览会上展出,颇为轰动。民国七年,此帖转流到收藏家颜世清手中。

4年后,颜世清携此帖畅游日本,以60000元高价,售卖给日本大收藏家菊池晋(字惺堂)先生。期间,《寒食帖》历经日本关东大地震、二次世界大战……次次险遭毁坏,次次化险为夷。

二战结束后,《寒食帖》为日本书法大家西川宁收藏。时日本战败,百废待兴,此帖被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王世杰先生低价收购。至此,这件国宝终于结束了它长达766年的异乡漂泊。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历经沧桑,文脉得存。世人方有机会,一睹这件劫后余生的艺术瑰宝,体味900年前那个愁云惨淡的苏东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